一年一度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在太平洋正中位置上的夏威夷舉行。作為分處太平洋兩岸的兩個大國,中美兩國元首在會議期間即將進行的會晤引人關注。
在中國人看來,亞太經合組織與中美關系有著不解之緣。這不僅是因為兩國同為組織創始成員,更是因為這十幾年來亞太經合組織會議見證了中美關系的成長和變遷。
人們清楚地記得,1993年中美關系仍處在困難時期,江澤民主席在西雅圖會議期間與克林頓總統的會晤是怎樣推動兩國關系重返正軌;2001年小布什總統在“9·11”事件后不久仍按計劃不遠萬里出席上海會議,是怎樣開啟中美關系發展的又一重要階段。2009年奧巴馬總統的訪華之旅也是在出席新加坡會議之后展開的。
很多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其影響力和受關注度超過會議本身。
今年10月,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在《外交政策》雜志上發表題為《美國的太平洋世紀》的長文,闡述了美國的亞太戰略調整方向。人們普遍傾向于認為,21世紀是太平洋世紀。美國自然是這里的大玩家。但也很難想象,沒有中國發揮重要作用的太平洋世紀將會是什么樣子。中美關系日趨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事實,正在成為現實的太平洋世紀離不開中美協調與合作。
美國是本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東道主。會議舉辦地夏威夷是太平洋要沖,是改變二次世界大戰歷程的珍珠港事件發生地,是當年中國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的思想啟蒙之地,還是奧巴馬總統的出生地。沒有理由,中美兩國元首不在此舉行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會晤。況且,在2011年這個無論從經濟金融還是政治安全角度看都充斥著變化的多事之秋,中美各自宣示什么主張、共同發出什么聲音又是那樣重要。
太多事情需要中美雙方討論。世界經濟在債務危機惡浪中艱難前行,亞太產業鏈正經歷二戰后最重要重組,中美兩個最大經濟體面臨繼續擴大合作還是走向惡性競爭的抉擇。美國加緊經略亞太,其在中南半島、南海、東亞的動作似乎招招指向中國;在售臺武器、人民幣匯率等問題上一再惹惱中國;一些人為選舉政治炒作中國議題的跡象又在浮顯。中美雙邊政治關系也面臨推進伙伴理念還是重返大起大落怪圈的抉擇。
這一系列課題都攸關亞太地區乃至世界的前途。我們必須關注中美將如何在本次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接觸互動。希望答案是積極的。世界夠亂了,需要好的中美關系。問題夠復雜了,誰也不要陷入只索取不回饋、只強調國內政治不考慮他人難處、只追求眼前需要不顧全長遠共同利益的慣性。答案將由中美雙方共同做出。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