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父親五年來第三次住進腫瘤科了,頑固的癌細胞從胃到肺輪番襲擊后,轉移到頭上了。醫生說已經沒有治愈的希望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只是多陪陪他。
昨天去送飯,病房太窄只好站在走廊里。其實走廊也不過是間大病房,靠墻擺著一溜病床,住滿了病人。一個因化療而頭發稀疏的大嫂問我:“你說咋有這么多人得癌癥呢?”“可能是環境破壞了吧。報紙上說,因空氣污染,北京10年來肺癌患者增加60%。”“可你們城市環境惡化了,我們農村沒有啊!我們農村人為啥也得癌?”大嫂憤憤不平地說。
我腦海里馬上浮現出村莊里隨處可見的白色垃圾,小賣部里包裝粗劣的副食品,以及電視廣告上“現身說法”推銷抗癌假藥的農村老頭、老太太。不等我開口,大嫂的丈夫就激動地說:“誰說農村沒污染呀?化肥、農藥不都吃到自己肚子里面去了。稻田里的草以前都是用手拔,現在都用打草劑,什么樣的草用什么樣的藥。”“也是的,這幾年天又旱,莊稼呀、菜呀,要不打藥,全都給蟲吃了,我們都吃不到嘴里去。”大嫂說。
旁邊病床上的一個大媽也插話說:“現在吃啥都不安全。我們家親戚種的袋料香菇,自己都不敢吃。叫我們也少吃,實在要吃先在開水里焯一下。”“就是以前種香菇,把山上的樹砍光了,這才好幾年不下雨的。”大嫂的丈夫說。
于是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從化肥說到農藥,從種子說到天氣,從干旱說到癌癥。“好在現在都有醫療保險了,錢上面不太為難。”我說。“錢是不為難了,但國家好不容易有錢了,卻要花這么多錢給老百姓治病,感覺也不劃算。”大嫂的丈夫說。
今天再去給父親送飯時,那位大嫂已經出院了,她每個月來化療一次。那張病床上新來的病人又是個農村人,我從她那里經過時,她正拿著一把青菜塞給鄰床的大媽:“你拿去炒,我們自家種的。”她很慷慨地說。(孫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