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春2月1日電 (記者 賀寶慶)吉林省省長王儒林1日在此間舉行的吉林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介紹,作為中國糧食安全保障的重要環節,吉林省于2011年實現了增產百億斤商品糧的目標,這比原計劃提前一年。
當下中國正面臨著耕地面積減少、水利設施陳舊、農田被污染等問題,糧食安全問題日趨嚴峻。2009年4月,中國國務院通過的《全國新增1000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提出,到2020年,糧食生產能力比現有產能增加1000億斤。
對此,作為中國主要商品糧產區的吉林省,編制了《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并獲得國務院批準,該規劃被視為是保障中國國家糧食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涉及10大工程29個項目,總投資達200多億元人民幣,計劃到2012年,吉林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600億斤。
據介紹,2011年吉林省通過開展糧油高產創建、增加糧食高產作物播種面積、推廣增產增效技術、實施玉米膜下滴灌等手段,提高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糧食總產量達到634.2億斤,比上年增產65.7億斤,占全國增量的13.3%。
值得一提的是,吉林省增產商品糧的相當一部分,是在西部鹽堿化土地上實現的。據了解,在吉林省西部有近千萬畝的鹽堿化、沙化土地不能有效開發利用。對此,吉林省啟動了堪稱中國規模最大的土地開發整理工程,建設總規模達511萬畝。
王儒林表示,2012年吉林省將啟動實施種子產業振興、重大技術推廣示范、全程農機化推進、農業科技研發等十大工程,并將加強中東部農村土地整治,使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保持在600億斤以上的水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