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支付寶之后 蘇寧易購近期也將開賣基金
又漲停了!從上周五至今,涉及互聯網金融概念的個股強勢上漲,昨日,蘇寧云商涉足貨幣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的消息就讓其牢牢封于漲停板。蘇寧云商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證實,蘇寧年初規劃互聯網金融產品時就規劃了基金產品,“近期落地的可能性大”,這是繼支付寶涉足貨幣基金產品之后,又一家涉足貨幣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的電商企業。面對互聯網金融咄咄逼人的態勢,銀行系也作出了迅速反應,多家銀行針鋒相對推出余額理財產品進行反擊。專家則指出,互聯網金融大勢已定,但要避免走向泡沫化。
易付寶號稱能叫板余額寶
昨日的消息稱,繼阿里余額寶之后,蘇寧易購的易付寶也將搶灘理財市場,將開始涉足貨幣基金等投資理財產品,后期“易付寶”將申請獨立域名。“電商金融平臺中,這可能是唯一一家能夠叫板阿里余額寶的。”蘇寧相關人士昨日信心滿滿地向本報記者表示。
上述負責人稱,蘇寧推出這一業務是看到了互聯網金融的蓬勃生機,“以易付寶推出的充值功能為例,一天的充值用戶最高曾超過1億元,而上線僅一個月的轉賬匯款功能,日最高交易筆數也超過了1萬筆”,互聯網金融的增長前景可見一斑,“誰不做誰就不能留住客戶”。
在具體的路徑上,易付寶將會逐漸擺脫蘇寧易購第三方支付工具的身份,逐步向功能完善、產品豐富的社會化金融平臺轉變,后期申請獨立域名,向個人和商戶推出金融服務。
記者了解到,此前,易付寶已經支持信用卡還款、銀行卡轉賬、手機充值等功能,接下來推出的基金產品,不僅在線上銷售,蘇寧旗下的1600多家門店也將設專柜落地,“雙線”同推互聯網金融產品。
電商涉足理財市場藏“野心”
“獲得支付牌照后,蘇寧短期目標是申請第三方銷售基金的牌照,長遠甚至對銀行牌照也有想法”,一位業內人士如是分析,理財產品只是第一步,電商平臺有更大的野心,金融平臺將成為零售企業核心陣地,“缺乏金融平臺的零售企業欠缺用戶黏性,勢必會對主業的銷售造成影響”。
蘇寧內部人士坦言,打造金融服務平臺的重點不在于賺錢,“不然我們也不會提供諸如免費轉賬匯款等服務”,“我們希望通過提供增值服務,擴大用戶群和積累沉淀資金,為主業產品銷售提供造血功能”。
銀行 互聯網金融加速存款搬家
事實上,此前在余額寶的示范效應下,部分電商和基金銷售機構開始借勢營銷,大力推廣類似的“余額理財”現金管理工具。一時間,“余額寶”、“活期寶”、“現金寶”先后涌現,加速了銀行存款“搬家”的進程。
銀行顯然不會坐視不理。廣發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總經理呂詩楓指出,是否能在最短時間內順利轉型,找到新的發展模式已經成為國內商業銀行的首要課題。 廣發銀行近期與易方達聯合宣布推出“智能金賬戶”,這實則是一款將“余額理財”與“自動還款”相結合的信用理財新工具。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廣東南粵銀行等本土銀行近期也將推出余額理財產品。
面對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大鱷紛紛闖入原本壁壘森嚴的金融界,傳統的銀行業也在加速金融互聯網化,進軍電商。以民生銀行為例,雖然該銀行否認與即將成立的民生電商之間存在股權關系,但外界普遍認為,擁有眾多相同股東的兩家公司,業務合作是遲早的事。而民生銀行與廣州閃購方面的合作也被認為是在移動互聯網金融進行的嘗試。
專家觀點
忽視“風險”屬性或釀苦果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對本報記者分析指出,科技革命帶來了商業模式的變化,任何企業只有適應它才不會被時代甩在后面,這是銀行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但這并不改變金融行業的風險管理屬性,“如果不重視互聯網金融的風險、監管缺位,行業就步入無序競爭,無法健康持續發展”,孫立堅認為,互聯網金融要避免走向泡沫化。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也指出,“就短期而言,無論是電商進軍金融, 還是銀行進軍電商,這種反向操作都具有一定的風險性”,郭田勇說,銀行缺乏電商思維,電商則尚不具備風控能力。互聯網金融的熱潮背后,或許我們更應該反思背后存在的風險。(記者 劉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