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超豪獲國家最高科技獎 家鄉網友發帖祝賀

      時間:2010-01-12 12:42   來源:浙江在線

      資料圖:谷超豪

        浙江在線01月11日訊1月11日上午,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揭曉,中科院院士、溫州籍知名數學家谷超豪獲得殊榮。同時獲獎的還有遼寧籍科學家孫家棟。

        據悉,國家最高科技獎每年授予人數不超過2名,獲獎者必須在當代科學技術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學技術發展中有卓越建樹;在科學技術創新、科學技術成果轉化和高技術產業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效益或者社會效益。獲獎者的獎金額為500萬元人民幣。

        谷超豪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的消息在網絡上發布后,不少溫州網友紛紛叫好。“在同一個城市走出如此眾多的數學家和數學研究者,這在中國乃至世界數學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谷超豪是溫州人民的驕傲”網友留言說。

        谷超豪的數學人生 一生嘗盡深奧與抽象

        谷超豪,1926年生,浙江溫州人。1948年畢業于浙江大學。1959年獲蘇聯莫斯科大學物理數學科學博士學位。在蘇聯留學的時候,谷超豪就因為研究K展空間的新方法而受到了學術界的關注,當時他的主攻方向是微分幾何。在1956年中國制訂科學發展規劃時,谷超豪就是規劃的參與制訂者之一,當時他和數學界的一些學者聯合提出數學領域要重點發展微分方程、概率論和計算數學。1958年,蘇聯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開辟了星際航行的時代,此時谷超豪敏銳地從中看到了偏微分方程這塊國內數學領域的薄弱園地很需要發展。

        1959年,谷超豪從前蘇聯回國時,他的研究能力和成就已經接近微分幾何研究領域的頂峰了,如果繼續從事微分幾何研究的話,很快就可以出新的成就。但是他并沒有繼續他的微分幾何研究,而是帶著當時復旦大學數學系的幾個年輕人一起轉向了偏微分方程,并取得重大突破。

        谷超豪的研究橫跨數學、物理學科的多個領域。他曾將自己的三大研究領域——微分幾何、偏微分方程和數學物理,親昵地稱為“金三角”。“別看它們表面上枯燥,其實只要深入進去,你就會發現奧妙無窮,簡直是開發不盡的寶藏啊。”

        1988年2月,谷超豪由復旦大學調任中國科技大學校長一職,上任伊始,就著手推動中國科大的多學科交叉研究。在他的努力下,1992年中國科大“非線性科學”獲國家正式立項,谷超豪被聘為該項目的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大成為國家在該領域研究的南方中心。

        2009年10月20日,“谷超豪星”命名儀式在上海復旦大學舉行。國際行星命名委員會將紫金山天文臺于2007年9月11日發現的、編號為171448的小行星命名為“谷超豪星”。谷超豪在命名儀式上表示,命名是一次極大鼓勵,自己在數學研究上只是取得了“一點點建樹”,“撫今追昔,我從事數學研究活動已60余年,我一貫認為數學研究要適應國家建設的需要,要不斷創新和不斷提高,并為此目標而努力奮斗。”

        谷超豪在純粹數學和應用數學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科學成就。他甘為人梯,獻身基礎研究,幾十年來為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培養出一大批高級數學人才和教學科研隊伍。在他指導培養的學生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6人、工程院院士3人,直接指導的博士生中有2篇論文獲得全國優秀博士論文獎。

        歷屆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 

        2000年吳文俊(1919— ,世界著名數學家),袁隆平(1930— ,雜交水稻之父)

        吳文俊:著名的數學家,其主要成就表現在拓撲學和數學機械化兩個領域。他為拓撲學做了奠基性的工作。他的示性類和示嵌類研究被國際數學界稱為吳公式,吳示性類,吳示嵌類,至今被國際同行廣泛引用。

        袁隆平:世界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是我國雜交水稻研究領域的開創者和帶頭人,為我國糧食生產和農業科學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

        2001年王選(1937—2006,漢字激光照排系統創始人),黃昆(1919—2005,著名物理學家)

        黃昆:著名固體物理學家,他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物理學數學部委員(院士),1980年被瑞典皇家科學院聘為外籍院士,198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王選:自1975年開始,王選組織并且進行了漢字激光照排和電子出版系統的研制工作。他主要致力于文字、圖形和圖像的計算機處理研究,其多項成果都屬國內首創并且位居國際領先水平。

        2002年金怡濂(1929— ,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

        金怡濂:我國高性能計算機領域的著名專家,是我國巨型計算機事業的開拓者之一。

        2003年劉東生(1917—2008 ,著名地球環境科學家),王永志(1932— ,著名航天技術專家)

        王永志:我國航天技術專家,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開創者之一。同時,作為載人航天工程的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他帶動了中國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

        劉東生:我國地球環境科學研究領域的專家,對中國古脊椎動物學、第四紀地質學、環境科學和環境地質學、青藏高原與極地考察等領域,特別是黃土研究方面做出大量原創性研究成果,使中國在全球變化研究領域中躋身世界前列。

        2004年空缺 2005年葉篤正(1916— ,世界著名氣象學家),吳孟超(1922— ,世界著名肝臟外科學家)

        葉篤正:中國科學院院士,研究員,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幾位學術巨匠之一,為全球變化、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研究做出了開創性重大創新貢獻,在全球變化領域提出了新的系統創見。

        吳孟超:肝膽外科專家,他在20世紀60年代首創簡便安全的肝臟外科手術新療法間歇肛門阻斷切肝法,并且突破肝臟禁區,施行中肝葉切除術成功。

        2006年李振聲(1931— ,遺傳學家,小麥遠緣雜交的奠基人)

        李振聲:1931年生于山東淄博,現任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研究員,植物細胞與染色體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55年的科學生涯中,他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同時開展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2007年閔恩澤(1924— ,石油化工催化劑專家),吳征鎰(1919— ,著名植物學家)

        閔恩澤: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3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為資深院士、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高級顧問。

        吳征鎰:1916年6月出生于江西九江,現為資深院士、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名譽所長。他從事植物學研究和教學70年,是我國植物分類學、植物系統學、植物區系地理學、植物多樣性保護以及植物資源研究的權威學者。

        2008年王忠誠(1925— ,神經外科專家),徐光憲(1920— ,化學家)

        王忠誠:神經外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山東省煙臺人。先后在北京匯文中學,北京大學醫學院就讀。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教授。

        徐光憲:著名物理化學家,無機化學家,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獲得多項學術大獎。著作有《物質結構》、《稀土的溶劑萃取》等。

      編輯:肖燕

      相關新聞

      圖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久免费看黄a级试看| 精品免费人成视频APP| 欧美人与动牲免费观看一| 国产卡一卡二卡3卡4卡无卡视频| 亚洲乱码卡三乱码新区| 色老头老太xxxxbbbb| 夜精品a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免费视频| 国内外成人在线视频| 久久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波多野结衣上班族| 国产久视频观看|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亚洲欧美韩国日产综合在线| 遭绝伦三个老头侵犯波多野结衣| 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熟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 91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久操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狼群影院www| 国产人妖系列在线精品| 91丨九色丨首页| 天堂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高清日本道免费观看| 杨幂13分20秒未删减bt|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无套露脸视频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99久久久久| 男女生差差差很痛的app| 日韩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床戏全程无遮挡在线观看| 麻豆视频免费播放| 国偷自产视频一区二区久| heyzo朝桐光在线播放| 无遮挡边吃摸边吃奶边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