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專題首頁 親歷與訪談 紀念活動 本網特稿 重要言論 文獻回顧 評論研究 海外聲音 對話商談 經貿交流 文化交流 臺灣記憶 歷史逸聞 圖片
       
       
      字號:
      從臺灣第一個眷村看外省人鄉愁史

        時間: 2008-11-29 13:29     來源: 中新網     
       
       

       

        臺北地標“一〇一”大樓腳下,保存有臺北地區最古老的眷村——四四南村。眷村是臺灣特色的社會生活形態之一,泛指1949年前后自大陸各地遷臺的軍公教人員聚集社區。四四南村是1948年底自青島遷來臺北的“陸軍聯勤兵工廠”員工及家屬自建的居所。該村落的改建工程已成為全臺800多處眷村的示范之一。 中新社發 許曉青 攝

       

        二00七臺北眷村文化節開幕,老人們在活動現場書寫對聯。 中新社發 陳國華 攝

        中新網8月27日電 臺灣有許多“外省人”,他們操著濃重的北方口音或是南方口音,生活在一個叫“眷村”的地方,書寫著臺灣當代的一段滄桑歷史。臺灣“今日新聞”網站近日刊載臺灣藝術大學學生Eureka的文章《蛻變后的四四南村》,講述了臺灣第一個眷村“四四南村”的興衰和記憶,還有衍生出所謂的眷村文化。

        原文摘錄如下:

        “包子……饅頭……”操著山東口音的大伯一邊叫賣著,一邊對在街上亂竄的孩子們謾罵著:你這死兔崽子,一連串的罵著,濃濃的口音著實讓人不明白他說些什么。卻從漲紅的臉龐,看見亂世里的惶恐與遠離家鄉的滄桑,改不掉的口音、甩不走的鄉愁,閉上眼盡是家鄉的親人,爭開眼身卻遠在臺灣,一個遠離家人的島嶼。

        他們就是所稱的“外省人”,居住在一個名叫“眷村”的地方。

        1945年日本投降后,臺灣成了國民黨軍隊的后備軍地,1948年時國共內戰越來越激烈,因此撤退來臺的軍人與眷屬也越來越多,當時的聯勤總部就將44兵工廠改建成眷村,也就是“四四南村”,臺灣的第一個眷村。

        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利,遂率領約60萬部隊撤退到臺灣,許多人沒有安身之處,起初就暫住在學校、寺廟、電影院等地區,直到在各地建立起眷村后,才慢慢衍生出所謂的眷村文化。

        臺灣的眷村數量驚人,據統計就有879個,而每一個小小眷村里,就像整個大中國的文化縮影,在此穿梭來去。

        對于“眷村”我們存留的記憶是什么?50年前來的這群人,又在這塊土地注入了什么樣的文化影響?

        我是地道的本省人,卻仿佛有著外省人的習性。記憶中,大概四歲的時候,母親常帶著我一起去上班。當時她在古亭的一個旅社工作,老板是一個江蘇人,年紀大約五六十。每當母親帶著我一起上班的時候,他總愛帶著我到公園溜達,眼見的全是來自大陸各省的老兵,那時年紀小,雖聽不懂他們聊些什么,但在這環境的熏陶下,我早餐愛吃的不是稀飯醬菜,卻是牛奶泡大餅;收音機里聽的卻是京劇。逐漸地,我已成為一個假外省仔。

        “芋頭”與“蕃薯”這個外省人與本省人的昵稱,因為這份文化隔閡,在臺灣蔓延50余年,這50年后,這份隔閡還存在嗎?除了過去歷史沖突之外,這份隔閡在政治立場上分外分明。

        我走在這整修過后的四四南村,陽光照在那紅的、藍的、綠的門上,色彩更為耀眼。那剝落的春聯,仍可看出書寫者書法的勁道與對家的思念。這群人在戰亂的時代離開自己生長的土地,本對“回家”從無限期待到失望接受,這心路歷程應也是頗為折磨吧!

        “何處是我家?”我想他們在思家的夜晚,心底也曾浮現此句問號吧。

        籬笆內圈起的地方——“眷村”成了他們新的家,圍起來的,已逐漸發展自己的一種特殊文化。因為眷村內所居住的人皆來自中國各地省份,因此在飲食部份,皆包含大江南北的風味小吃,也是臺灣豐富小吃的成因之一。戰后,環境大多貧苦,由于北方人居多,所以當時就以面粉為主食,除了面食之外,還包含:鍋貼、水餃、餡餅、蔥油餅、水煎包、饅頭……等等,都是我們現今到處都吃得到的北方小吃。

        除了飲食之外,“相聲”這個表演也受到許多人的喜愛。從早期的魏龍豪與吳兆南的“相聲集錦”到李立群、李國修“那一夜,我們說相聲”,真正把眷村這個休閑推廣到臺灣各地,獲得各界人士的回響。可見,文化并沒有巨墻存在,就在于自己肯不肯去了解、接受。我們從相聲里聽到外省人的語言,他們的生活,他們喜怒哀樂。這些,讓我們知道,終究是身而為“人”相同的一面,而不該只因為一些生活習性,而隔開同一塊土地上一起生活的人民。

        如今眷村里已不吵雜,也不再彌漫著晚餐的香氣。1988年,臺北市政府提議將四四南村保留起來作為歷史的見證,于是在眷村里的居民全都遷出。現在這里經過整頓之后,平時除了開放觀光之外,也將成為藝文展覽的地區。有人覺得此作法不夠好,對于古跡保存與規劃總不仔細考慮,改建之后的眷村,完全失去眷村味道。但換個角度來想,或許規劃不是那么完善,但若能以文藝吸引觀光,而且能讓更多人看到當年眷村的歷史,其實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我們生活在處處竄出高樓的臺北,望著101那般有前瞻未來的大樓時,是否已該回頭望望這塊土地上的歷史足跡。我坐在青綠的坡地上,面臨著四四南村靜謐,背后卻是世貿與101的忙碌,原來這城市的新與舊就在此和平共存著啊!

       
      編輯: 李丹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9在线视频精品免费播放观看 | 欧美丰满熟妇XXXX性ppX人交|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 一级做a爰片久久毛片| 欧亚专线欧洲s码wm| 啊~嗯~轻点~啊~用力村妇| 3d动漫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 无码中文字幕av免费放|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里番库全彩本子彩色h琉璃| 日本按摩xxxx| 天天综合网天天综合色|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天天综合天天综合| 两个小姨子在线播放| 欧美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二区| 四虎免费在线观看| 青青青青青青久久久免费观看| 在线精品国精品国产不卡| 久久人午夜亚洲精品无码区|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俄罗斯大荫蒂女人毛茸茸| 香焦视频在线观看黄| 在线资源天堂www|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果冻传媒在线观看播放绿野仙踪|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精品露脸国产偷人在视频7| 天堂а√8在线最新版在线|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色妞www精品视频观看软件|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天堂资源地址在线官网| 日本高清不卡免费| 亚洲图片小说区| 男男gay18| 国产一级大片免费看| 青青青久97在线观看香蕉|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