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uaxia.com/uniwaysimages/200309/010928401)
本溪是一個以鋼鐵、煤炭、醫藥、化工、 機械為主要特色的工業城市。
地理位置--本溪地處遼東半島東南部,北界沈陽、撫順,南連丹東,西接遼陽,東與吉林通化毗鄰。 地理坐標為東經123°34'~125°46',北緯為40°49'~4 1°35'。
歷史沿革--本溪歷史悠久,本溪滿族自治縣的山城子廟后山古人類文化遺址表明,早在四、 五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人類祖先就繁衍生息在這里。 本溪在我國夏、商時代就有建制,分別屬于青州、營州管轄, 戰國時代屬燕國遼東郡,唐代屬安東都護府遼城州, 清朝末設本溪縣,隸屬奉天府。民國28年(1939 年)設本溪湖市,新中國成立后,改稱本溪市。
區劃人口--本溪市管轄兩縣四區。即本溪滿族自治縣、 桓仁滿族自治縣和平山區、明山區、溪湖區、南芬區。全市總面積8348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40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155.6萬人(96年統計)其中城市人口95萬人。本溪是多民族聚居區,共有漢、滿、回、朝鮮、蒙古等20多個民族,其中滿族人口42萬人。
自然條件--本溪境內峰聳翠,重巒迭嶂, 山地約占總面積的80%。太子河縱貫全市,自東北流向西南。流經市區長達13公里。俯瞰本溪市區,工廠林立, 樓群在高崗低叢間鱗次櫛比,街道與山嶺之中縱交錯,山中有城, 城中有山,構成了“山城本溪”的獨特景觀。
物產景觀--本溪地區物產資源和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其中已發現的礦藏達100余種。名類植物計80個科,6200多種,野生動物1500余種,森林覆蓋率 62%。 人參栽培面積居全省之冠。此外,還盛產鹿茸、天麻、黃芪、細辛、五味子等260多種中藥材和山楂、黑木耳,彌猴桃、蕨菜、鳳尾磨等山菜野果。
以國家重點風景名勝“本溪水洞”為中心的旅游開發區輻射120平方公里,構成了由一洞(本溪水洞),兩泉(溫泉、湯溝),兩庫(關門山水庫、觀音閣水庫), 三山(關門山、鐵剎山、廟后山)融山、水、洞、泉、 湖、古人類文化遺址于一體的自然、人文景觀, 人稱“燕東勝境”。
交通、通訊--本溪交通便利,全市公路總里程達到 2314公里。通訊發達,城鄉電話用戶16.3萬戶。
工業經濟--本溪工業基礎雄厚, 一九九六年全部工業產值實現140.17億元。
冶金--年產生鐵400萬噸,鋼300萬噸及各種管材、板材、線材和特殊鋼。
建材--年產各種水泥260萬噸.
紡織--本溪縣有棉紡織、絹紡織、合成纖維、 針織等生產能力, 主要產品有120多個品種。
機械--主要產品為礦用載重汽車各種工業泵、曲軸、 鍋爐、機床車50多個品種。
醫藥--本溪擁有生產多種劑型藥品的成套設備、 年生產各種原料粉劑2000噸。中西藥合劑3000多萬袋, 中西成藥300多種。
電子--主要產品有程控交換機、超聲系列產品、UPS電源、電子元器件、電話機等。
化工--本溪能生產百余種化工產品,其中尿素、雙氧水、碳酸鈣、糖精鈉、樹脂等產品居中國同行業領先地位。
輕工--主要產品有啤酒、記錄紙、刮臉刀片、膠木軸瓦、玻璃制品、天然滋補飲料、食品、日用化工品等。
科教文衛--本溪現有科研機構120多個。教育事業蓬勃,學令兒童入學率為99.8%。醫療條件得到改善,全市有十四所市級醫院為國家等級醫院,醫療床位1.06萬張。 文化事業繁榮,有文化事業機構86個,廣播、 電視覆蓋率達95%。
編輯:妮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