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編織出中國式“狂歡節”的民俗圖譜

      2020年02月06日 11:39: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 2 月 19 日消息(記者王子衿)"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南宋詞人辛棄疾筆下的元宵節,歷經歲月洗禮依舊燈火闌珊;看花燈、猜燈謎、吃湯圓、放煙花,銘刻于每個人回憶中的元宵節,凝固了中國人對這一傳統節日的 " 獨家記憶 "。

        農歷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道家以其為上元,民間稱為元宵,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 漢家以望日祀太一,從昏時到明。今人正月望月,夜游觀燈,是其遺跡 "。早在漢代,中國就有了慶賀元宵的風俗,唐代規模更甚,并逐漸發展成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在歷代名家作品中都能看到蹤跡。

        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中國古代自古有在城市實行宵禁的做法,但從隋唐時期起,元宵節期間就可以 " 放節假、馳夜禁 "。城中市民無論男女,元宵節期間都可以張燈飲酒,盡享節日的歡樂氛圍,唐代文學家蘇味道在其《正月十五夜》中就留下了 "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 的詩句。正因如此,元宵節也被稱為中國式的 " 狂歡節 ",而在 2005 年,著名詩人余光中也曾稱元宵節是 " 中國的情人節 "。

        在 "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的元宵節,除了盡情玩樂,少男少女們也走上街頭,勇敢表達自己心意,留下一段段佳話。這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當屬歐陽修《生查子》中的一段浪漫情感:"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當然,在文學作品中,元宵節也不盡是一片歡歌笑語。公元 1075 年,蘇軾寫下《蝶戀花 · 密州上元》,回憶元宵節杭州 "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帳底吹笙香吐麝,更無一點塵隨馬 " 的盛況,也記載下了密州 "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 的清冷。

        老舍: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

        觀燈是元宵節重要的民俗,文獻記載中,唐明皇元宵節在大明宮大陳燈影,明太祖朱元璋剛剛建都南京就在元宵節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燈萬只。在老舍先生的筆下,北京的燈節也是一派喜氣洋洋:

        " 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 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里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北京的春節》)

        根據《東京夢華錄》等的記載,宋代起元宵節觀燈有專門的 " 燈市 ",從正月十五到十九共計五天,事先搭建一座高達數丈的 " 鰲山燈棚 ",上面布置各種燈彩數萬盞," 琉璃燈 "" 萬眼羅 " 等都是當時廣為流傳的燈彩式樣。

        元宵節觀燈的民俗,表達的也是中國古代人民對于人丁興旺、生命傳承的美好祈愿。這一方面是因為燈火通常被視為生命的象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很多地方的語言和民俗中," 燈 " 與 " 丁 " 諧音,點燈也就表達了 " 添丁 " 的樸素追求。

        姜夔: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除了觀賞游玩,吃元宵也是元宵節獨特的飲食風俗。代表著團圓和美的湯圓由糯米粉制成,舊時曾稱為 " 圓子 "" 湯圓 "" 糖圓 "" 團子 " 等,是民間慶祝家國團圓的重要食物。

        宋代姜夔在其作品《詩曰 · 元宵爭看采蓮船》中寫道:"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記載了當時元宵節民間食用湯圓的風俗。

        在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元宵的起源與春秋時期楚昭王有關。據稱,楚昭王泛舟長江時見有江面漂浮物,色白微黃,內有紅如胭脂的瓤,食之味道鮮美。孔子稱此為浮萍果," 得之主復興之兆 "。此后楚昭王即命人以山楂為餡料仿制食用,即為元宵的前身。

        發展至今,因做法、餡料、吃法等的不同,中國南北方對元宵的叫法又有湯圓和元宵之分,但無論差異幾何,這一食物都寄托了各地居民對未來圓滿生活的向往。

        汪曾祺: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1993 年,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在其《故鄉的元宵》一文中,記錄下了江蘇省過元宵節的獨特民俗——看圍屏:

        " 故鄉的元宵是并不熱鬧的。

        沒有獅子、龍燈,沒有高蹺,沒有跑旱船,沒有‘大頭和尚戲柳翠’,沒有花擔子、茶擔子。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會’——賽城隍時才有,元宵是沒有的。很多地方興‘鬧元宵’,我們那里的元宵卻是靜靜的。

        ……

        有一個風俗可能是外地所沒有的:看圍屏。硬木長方框,約三尺高,尺半寬,鑲絹,上畫一筆演義小說人物故事,燈節前裝好,一堂圍屏約三十幅,屏后點蠟燭。這實際上是照得透亮的連環畫。看圍屏有兩處,一處在煉陽觀的偏殿,一處在附設在城隍廟里的火神廟。煉陽觀畫的是《封神榜》,火神廟畫的是《三國》。圍屏看了多少年,但還是年年看。好像不看圍屏就不算過燈節似的。"

        除了猜燈謎、舞獅子、跑旱船、觀燈等廣為流傳的娛樂活動,不同地區也有其獨特的元宵節民俗,汪曾祺作品中江蘇地區看圍屏即為一例。

        宋代楊萬里的詩詞 " 兒女炊玉作繭絲,中藏吉語默有祈。小兒祝身取官早,小女只求蠶事好 " 記錄了江西吉州地區元宵節蠶卜的風俗,除此之外,遍游城墻 " 走百病 "、元宵夜請紫姑保佑吉祥、正月十六用舊歷紙結羊腸占卜等的風俗也豐富了元宵節的內涵。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于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系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86-10-53610172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强yin女系统白雪| 精品国产精品久久一区免费式| 天堂在线www资源在线下载|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2022国内精品免费福利视频|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 日韩a无v码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色图|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蜜芽|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一区|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成人黄色在线网站|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毛片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午夜视频www| 97精品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 我叫王筱惠第1部分阅读|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好吊妞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天堂在线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看电影大全| 校园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亚洲区 | 无码专区天天躁天天躁在线|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 丁香六月色婷婷| 日韩中文在线播放|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狠狠穞老司机的福67194| 四虎AV永久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麻豆文化传媒精品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视频| a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性色爽爱性色爽爱网站| 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日韩经典| 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 亚洲欧美不卡视频| 猫扑两性色午夜视频免费| 午夜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色综合91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