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有媒體報道稱“國家工商總局擬定的《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預計在今年3月15日前夕頒布”。消息甫發,便在網上引起熱議,并在金華、義烏數以萬計的網店經營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1月23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新聞發言人滕佳材出面澄清:相關辦法尚處于調研論證階段,待時機成熟后再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相關部門提醒網店經營者,該辦法推出只是時間問題,應盡早作好準備。
對網店實名制各有看法
據1月22日國內一媒體報道,去年7月份起,國家工商總局宣布將網絡購物納入監管范圍,并出臺《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該辦法規定,交易量不高的個人賣家必須核查真實身份信息;而對網絡交易的大賣家則需要辦理執照和繳稅,按我國現有稅務法,經營型企業在網上交易應繳17%的增值稅,如果只是買進賣出的店家,應繳納4%的增值稅。該報道稱,目前國家工商總局正在全國工商系統內部征求意見,今年3月15日前有望正式頒布。
對此,實體商家期待早日實施;網店經營者普遍擔心會對自己網店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經常參與網購的消費者多數表示歡迎。
義烏一網商直言不諱地說,那些網絡小賣家,稍微有點利潤就走貨,搞得誰都賺不到錢,實施網店實名制可以提高進入門檻,保障實體商家的利益。
義烏工商學院一位開網店的學生說,根據他們目前的交易量,多數同學需要工商注冊,并繳納4%增值稅,這樣就增加了網店運營成本!疤詫毦W網店的贏利模式就是低價微利,開網店的利潤很低,大多在5%至10%之間,高的也只有30%。運營成本增加,勢必提高商品銷售價格,肯定會影響網店吸引力”。
才做了三個月網店生意的小劉認為,網店實名制不可避免會造成大洗牌,像她這樣剛起步又沒多少經濟實力的網店經營者,主動退出可能是比較明智的選擇。
市民周宏說,他贊同網店實名制,網絡是虛擬的,商品是真實的,如果到底從誰手里買貨都不知道太不正常了。至于征稅,恐怕是羊毛出在羊身上,今后很難從網上淘到價廉物美的東西了。
網店實名制勢在必行
根據滕佳材的說法,國家工商總局從去年開始就著手調研起草《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以規范網絡商品和服務交易行為,目前相關辦法尚處于調研論證階段。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監測,2009年中國網購交易規模達到2500億元,同比翻番。在義烏市江東街道有上萬業主從事電子商務。據該街道日統計,去年轄區內電子商務成交額已突破40億元。
隨之而來,消費者對網購的安全性、品牌、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消費投訴也不斷增加。消費者反映的問題主要集中在消費者付款后收不到貨、收到的貨與所訂商品不符或是商品存在質量問題、商家拒不履行“三包”義務,以及經營者利用網絡銷售假貨等方面。
但目前對網店如何管理、如何保障網上購物消費者的權益,在我國仍存在法律空白。由于法律法規缺失,導致對網店監管存在空白,也增加了解決投訴的難度。
“從事經營活動,辦理工商登記理所當然。對電子商務的經營者實行實名制注冊,將解決我國電子商務發展中存在的誠信缺失問題。”義烏市工商局相關負責人認為,它可以規范電子商務發展,有利于保護消費者利益,實施是遲早的事,經營者要盡早練好內功,增強實力,積極應對。他同時表示,對網上購物不能管得太死,限制太多可能會遏制電子商務發展。(許新云 方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