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3年 把四川公共文化“營銷”到全國

      時間:2011-05-03 13:25   來源:四川在線

        “5 12”汶川特大地震,我省公共文化遭受重創。3年重建,如何將破碎的公共文化體系修復?四川省文化廳社文處走了一條不同尋常的重建路:通過向全國“營銷”四川公共文化,推動群眾文化提檔升級。

        吹響“集結號”:文化站長每年進修

        2011年3月22日,省文化廳在成都市舉辦了全省文化系統社文科(處)長、兩館館長培訓會,特邀國內公共文化體系建設知名專家,就如何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災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等專題,對全省21個市州的文化局副局長、社文科(處)長、市級圖書館、文化館館長進行培訓。

        這不是公共文化工作者的第一次集結,3年來,進修已經成為常態。“這樣的培訓開拓了新思路,吸收了新理念,學到了新方法,作用不可估量,特別是對我們災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來說,起到了醍醐灌頂的作用。”參加此次培訓,綿陽市文化館長溫芬感慨不已。

        3年來的每次集結,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3年重建,災區文化陣地面貌一新,如何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同樣提檔升級?

        去年的同一天,由省文化廳社文處組織的2010中美圖書館員專業交流項目暨四川省圖書館館長高級研討班拉開帷幕。在為期3天的研討中,美方專家組的7位專家分別就美國圖書館的法律法規、圖書館災后恢復重建和圖書館應急機制及應急預案的制訂、圖書館的管理體制與運營機制等相關專題,與我省200余位圖書管理專家進行了深入研討。“本次高層次圖書館學習研討班的舉辦,對提高我國圖書館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管理水平,增強中美圖書館之間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意義。”專家們紛紛感嘆。

        今年,全省社文科(處)長,文化館長、圖書館長,文化館員、圖書館館員,鄉鎮綜合文化站長、共享工程技術骨干、群眾文化創編人員、社區輔導員、大學生村官等數10個專題培訓班將悉數登場。這樣的進修都扎根基層,在專家眼里,就是要讓基層文化細胞更加豐富,從而打造一批素質精良的基層文化隊伍。

        每次培訓都有不同的理念沖擊,“集結號”吹響的是四川公共文化建設走向全國的號角。

        打造“靚名片”:群眾文化走向品牌化

        2010年5月24日晚,第九屆中國藝術節“群星獎”頒獎晚會在廣州市中山紀念堂舉行,我省參賽的節目從全國35個地區(單位)的845個節目和191個公共文化項目中脫穎而出,獲18項大獎,名列全國第五,西部第一,創造了我省參加歷屆“群星獎”的最好成績。

        “群星獎”,群眾文化活動的最高獎,如此“成績單”,讓四川群眾文化工作者拍掌相慶。走下舞臺,放下快樂的心情,大家開始思考:群眾文化能否成為四川文化的一張“靚名片”?

        在緊接著的首屆中國農民藝術節、首屆中華紅歌會、中國老年合唱節和中國老年文化藝術節等全國大型賽事中,我省群眾文化又斬獲10余項大獎。

        這樣的收獲,在省文化廳社文處楊紅梅眼里,是另一番深意:“今年是建黨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同時也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我們要在全省城鄉掀起感恩黨、感恩全國人民、感恩社會的群眾文化活動熱潮,讓廣大群眾在‘感恩 奮進’的精神鼓舞下,享受到更加豐富、更加多樣、更加新穎的文化大餐。”

        打造四川群眾文化的“靚名片”,要讓群眾文化常態化、品牌化。

        在社文處的工作表中,有著這樣的計劃:以“群星獎”、“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評獎活動為重點,積極組織基層百姓參加中國老年合唱節、中國少兒歌曲創作推廣、全國城鄉基層群眾小戲小品展演及中國農民紅歌會等國家重大賽事;充分發揮重點文化活動在推動群眾文藝創作和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的導向性、示范性、帶動性作用;創建一批“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等文化品牌,形成具有規模效應和廣泛影響力的輻射網絡,建立起長效的文化活動機制,使文化品牌活動走向常態化。

        培育“領頭羊”:公共文化服務也有“龍頭效應”

        4月24日,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進行公示,成都市進入公示名單,攀枝花市的“大地書香”新農村家園工程、瀘州市的瀘縣農民演藝網兩個項目也列入第一批“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公示名目。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建設是國家‘十二五’期間公共文化建設的重要舉措,我省將緊緊抓住這一歷史機遇,深入挖掘我省公共文化優勢資源,為提速四川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新動力。”四川省文化廳信息中心主任、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制度設計研究專家趙紅川坦言。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創建,對災后崛起的四川公共文化意義非凡。2010年,我省承擔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務主體地位研究、公共文化服務經費保障機制研究等兩個國家重點課題,數量為全國第一,率先具備了創建示范區的資格。緊接著,省文化廳組織專家深入開展調研,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對各市州推薦的示范區(項目)進行了認真評審和指導。

        借申報推動我省公共文化體系向可持續的精品化邁進,成為此次評審的重要職責。在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踐探索的同時,更加注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制度設計,以此為基礎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項目)建設,探索適合我省實情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良性運行和可持續發展。

        2010年12月21日,中宣部、文化部、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在京召開第四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表彰會,我省基層文化服務部門成都市龍泉驛區文化館、汶川縣圖書館、爐霍縣“烏蘭牧騎”演出隊受到4部委表彰。這3個單位成為榮獲中宣部表彰的全國“雙服務”先進典范。

        今后,我省還將積極爭取開展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示范項目及文化先進單位的創建工作,在全省建立一批網絡健全、發展均衡、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區和文化先進單位,培育一批創新性、帶動性、導向性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形成典型和特色,成為全省的標桿,提供實踐示范和制度建設經驗。

        “零門檻”:

        烹好“文化大餐”

        在圖書館借書、還書,就像在ATM機前,插入卡片幾秒鐘就搞定。4月23日,RFID圖書自助借還系統在廣安鄧小平圖書館正式投入使用。至此,西南地區首家“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免費開放。

        今年2月,文化部、財政部出臺《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因此,除了廣安鄧小平圖書館,我省447家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也在積極探索“零門檻”路徑。

        文化館、圖書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范圍更廣、設施更多,面臨很多的難題。如何把免費“文化大餐”烹飪得更加誘人?  2月18日,省文化廳社文處組織召開了2011年全省文化館長會議,就我省203個文化館以及401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實現“零門檻”的具體措施進行研討――

        年內,我省所有文化館(站)內的多功能廳、展覽廳、輔導培訓教室、娛樂活動室等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將對所有群眾免費開放;普及性的文化藝術輔導培訓、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培訓基層隊伍和業余文藝骨干、指導群眾文藝作品創作等基本文化服務也將全部免費提供;文化館(站)的一些輔助性服務,如辦證、存包等也將全部免費。

        下一步,我省還將探索建立公共文化多元投入機制,拓寬經費來源,不斷提升“兩館”免費開放的內容與質量。

          今年,省文化廳再次為牧民定居點文化室配送106套文化設備和器材。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天做天天爱夜夜爽毛片毛片| 麻豆91免费视频| 日韩免费福利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专区| 香瓜七兄弟第二季| 国产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软件| 99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人成在线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爱情鸟第一论坛com高清免费|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2022麻豆福利午夜久久| 大香伊蕉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男人边吃奶边爱边做视频国产|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青青青激情视频在线最新|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加勒比| 2021国产精品久久| 国产麻豆成av人片在线观看 | 国产国产人免费人成成免视频 |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男人强行被开发尿孔漫画| 医生女同护士三女| 欧美sss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狂狂躁综合| 中文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小说| 欧美xxxx新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123区在线视频观看| 巨胸狂喷奶水视频www网站免费| 性无码专区无码| 中文字幕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va天堂在线电影|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午夜免费1000部|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网站| 国产喷水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