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偉大變革丨看,這片“超級農田”

      2022-03-31 08:56: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鄭州3月30日電 題:看,這片“超級農田”

        新華社記者李鵬、韓佳諾

        春管時節,在河南省商水縣一片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偌大的自走式水肥一體機正在“自顧自地”澆灌著農田,田間地頭各種設備忙碌,卻鮮見農民的身影。

        “如今我們一個人也可以管數千畝地啦。”種糧大戶劉天華指著眼前的景象開心地說。2008年開始包地的劉天華在一次國外考察時,對各種科技加持、“3個人能種1萬畝地”的“超級農田”羨慕不已。而在包地12年后,他在自己家鄉也承包了這樣一片“超級農田”,并且從中看到了未來智慧農業的模樣。

        

        3月22日,河南省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的自走式水肥一體機(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作為全國產糧大縣,近130萬人口、約140萬畝耕地的商水縣糧食總產多年穩定在22億斤左右。2020年,商水縣借著國家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政策東風,又自籌1.5億多元,按照“五化”(建設標準化、裝備現代化、應用智能化、經營規模化、管護規范化)標準,開始在5萬畝連片農田里規劃“超級農田”藍圖。

        “頂層設計上,要求項目大量植入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及節水灌溉等先進技術,實現傳統文化、自然風光保護與農業增產增收有機結合,灌溉自動化、遠程控制與節工、節水、節能有機結合。”商水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祁勇說。

        

        3月22日,種糧大戶邱守先正在使用手機操控設備對麥田進行灌溉。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2020年5月,經過近半年建設,商水縣在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的萬畝核心區內安裝了覆蓋1.07萬畝農田的自動化灌溉設施,配套機井268眼,農橋67座,地埋管線200多公里;建成物聯網控制中心1個,田間氣象站1座,土壤墑情監測站1座,物聯網監控20套,并通過軟件將這些硬件集合成一個“智慧農業”系統。

        走進這片“超級農田”,各種“黑科技”隨處可見——

        自走式水肥一體機3到4個小時就可以將半徑400米內的農田澆灌一遍;

        一些農田里整齊排列著固定式和地埋式噴頭,只需輕點遙控按鈕,噴頭就可以直接或鉆出地面后噴施水肥;

        植保作業時,“超級農田”配備80多臺無人機、4架直升機;

        孢子信息自動捕捉培養系統將孢子所攜帶的病害信息自動上傳至后臺服務器,植保技術人員鑒定后通過手機反饋給農戶。農戶用手機遠程調度防控設備,及時預防病害。

        

        3月22日,工作人員在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農業物聯網控制中心工作。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超級農田”讓多方共贏。“以前每年每畝土地流轉費只有700元,現在流轉費達到了1000元。”張莊鎮周莊村67歲的周群元有10畝地,他算了一筆賬:每年10畝地流轉費1萬元,農忙時節打工收入約1萬元,再加上自己購買的農機為種糧大戶提供服務,每年又有幾千元到1萬元的收入。“比自己種地掙得多,還輕松。”周群元說。

        農民得了實惠,種糧大戶也提高了效益。“以前,雇人澆地、施肥、打藥,一畝地需要幾十元,現在打開按鈕,只需要3元到5元的電費,就能全部完成。”流轉了2100畝“超級農田”的種糧大戶邱守先說。

        “超級農田”的出現還解決了農田設施管護的難題。邱守先說,“超級農田”基礎設施投入大,小農戶沒有能力管護,也承擔不了管護成本,而規模化經營后,種糧大戶因為節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益,也都自愿加大投入管護好各種基礎設施。

        

        3月22日,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正在噴灌作業的麥田。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3月22日,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的田間氣象站。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超級農田”自規劃之初就堅決禁止“非糧化、非農化”。據商水縣農業農村局統計,“超級農田”建成后,5萬畝高標準農田核心示范區的科技貢獻率達到了75%以上,畝均純收益每年2336元,比一般農田增加636元。2020年,在“超級農田”的科技示范帶動下,商水縣糧食總產超過24億斤,一舉打破連續多年的“22億斤總產瓶頸”,創下歷史新高。

        “超級農田”藏糧于技,讓糧食生產基礎更加穩固。劉天華對此刻骨銘心。從2008年開始包地到2014年,他流轉的土地面積從300畝增加到2300多畝。但2014年大旱、2016年倒春寒,由于農田灌溉和植保設施不完善,遭遇“三年兩災”的劉天華賠進去了多年種地的收益,被逼無奈縮小種地規模。

        

        3月22日,種糧大戶劉天華在商水縣高標準農田示范區查看自家小麥長勢。新華社記者 張浩然 攝

        直到2020年,第一次在5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內看到煥然一新的農田,劉天華“超級農田”的夢想又被燃起,一口氣包下2000多畝耕地。“現在,一般的災害不用擔心了,我準備利用農田物聯網建立一個數據庫,用大數據精準控制小麥品質,為下游面食加工企業提供更高端的原材料。”劉天華說,“超級農田”讓許多種糧人看到了智慧農業的模樣。

      [責任編輯:孫海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手机看片国产福利| 低头看我是怎么c哭你的细节| 青娱乐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极品美女自在线| h视频免费观看| 欧美1区2区3区| 向日葵app看片视频| 高清在线一区二区| 天堂а√在线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无线码免费人妻|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亚洲一级毛片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特黄特色aaa大片免费看| 免费做暖1000视频日本| 综合五月天婷婷丁香|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麻豆回家视频区一区二| 国产日产精品_国产精品毛片| 一个人看的视频www在线|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最新国产在线观看福利| 亚洲人成人77777网站|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久久| 波多野结衣大战5个黑人| 人妻少妇看a偷人无码精品| 视频在线免费观看资源|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 | 成年免费a级毛片| 中日韩黄色大片| 日产精品卡二卡三卡四卡乱码视频| 亚洲日韩欧美国产高清αv| 渣男渣女抹胸渣男渣女在一起| 免费h片在线观看网址最新| 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日韩| 2021国产精品自在拍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