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企業(yè)家用“快門”點贊“文化名城”
白色的充電寶上藍光閃爍,充電線連著正在拍照的手機。
“老先生,您一晚上帶著充電寶拍照,負擔可不輕啊。”
“拍了一整天了,漳州這些文化印記我都想拍回去。”漳州古城記憶館里,道達爾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金輝俯身半蹲,邊拍攝展館里的歌仔戲演出舊照,邊感慨:“臺灣的歌仔戲與這里的大有淵源,我都要拍回去給我的孫子們看。”
2月16日晚,參加“臺灣知名企業(yè)漳州行”的企業(yè)家們走進漳州古城。聽著講解員對古城的介紹,企業(yè)家們頻按快門,記錄親眼所見的漳州。
林金輝的祖先是三百多年前從漳州遷到臺灣的。對林金輝來說,這次來漳州不只是投資考察,也是一次溯源之旅。
“元宵猜燈謎是我們兩岸共有的傳統(tǒng),沒想到這里有專門的燈謎館,真是有趣。”雖年近八旬,但林金輝精神矍鑠,他指著燈謎藝術博物館里的花燈,連連稱贊說,在文化的傳承上,漳州做得特別好,不愧是歷史文化名城。
“我經(jīng)常跟上中學的孫子說,歷史不能忘記。”林金輝激動地說,“我要把漳州的歷史文化拍回去給他們看,讓他們知道根在哪里。”
漳州古城記憶館、漳州燈謎藝術博物館、許通海微雕藝術館……電瓶車剛在展館前停穩(wěn),企業(yè)家們就迫不及待地下車、進館參觀。
邱永和醫(yī)美婦產科醫(yī)師陳橙義顯得與眾不同。她總是走在人群后面,自得其樂。
陳橙義還是一名業(yè)余攝影師,喜歡拍自然風光和市井煙火。在她的手機相冊中,有騎樓上的花窗,有街頭喝茶的市民,有宋河邊的楊柳依依……陳橙義笑著說:“漳州的舒適感透過照片都能感受到。”
在許通海微雕藝術館二樓的陽臺上,陳橙義探著身子拍樓下的依依楊柳。
“橙義,走啦,下一站啦。”聽到同伴的呼喊,陳橙義趕了上去。
“你看,我又拍到一張超有感覺的照片,這地方太出片了……”電瓶車上,陳橙義和同伴分享各自拍到的照片。
臺灣企業(yè)家古城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木偶藝術展示館。“中午12點半的布袋戲,我小時候每天都看。”“漳州的布袋戲是用閩南語唱的嗎?”“臺灣的木偶體型比較大”……演出開始前,企業(yè)家們和工作人員聊得熱絡。
演出開始,企業(yè)家們紛紛落座。臺上,一個個布袋木偶演繹著經(jīng)典劇目。臺下,一部部手機記錄著這“兩岸同宗一臺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