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屆海峽論壇·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12日在廈門舉行。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表示,臺灣在“社區營造”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值得大陸方面借鑒。
本次懇談會由致公黨中央主辦,主題是“社區服務,共謀發展”。兩岸各界嘉賓150人參加活動,包括致公黨中央常務副主席蔣作君、副主席閆小培,福建省政協副主席、致公黨省委主委薛衛民等。
蔣作君在大會上講話中指出,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作為中國致公黨開展兩岸交流對話的重要平臺,始終堅持增進兩岸基層民眾交流的宗旨,堅持契合民意、注重實效的精神,著眼民族長遠利益、體察兩岸社情民意,集中探討兩岸同胞關心、事關社會發展的民生議題,得到了兩岸同胞的廣泛認同和支持。
他說,隨著社會需求日益多元化,基層社會結構面臨著重大調整,社區作為社會的基本單元,其地位和作用顯得愈加重要,深入推進社區建設工作的意義也愈加迫切,越來越受到高度重視。臺灣在“社區營造”方面有著豐富經驗,值得大陸方面借鑒。
蔣作君也在會上分享了中國致公黨在開展社區服務方面的做法和經驗:一是將社區服務定位為中國致公黨社會服務工作的重點領域之一;二是重視調查研究,準確掌握基層群眾對社區服務的新需求;三是探索社區基金模式,將提升社區治理能力同幫扶貧困地區相結合;四是發揮“僑”“海”特色,打造全方位的社區服務模式。
他對本次懇談會提三點希望:一是繼續堅持基層交流、平等溝通的一貫做法;二是以社區建設為切入點,聚焦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三是繼續助力兩岸青年交流。
薛衛民在開幕式上致辭說,本屆海峽論壇更加關注青年發展,更加突出服務基層;懇談會也由去年的“致公懇談會”拓展為“兩岸社區服務懇談會”,緊扣“社區服務”這一話題開展深入探討,共同分享和交流兩岸在社區服務工作方面的經驗和做法,有助于進一步促進兩岸民間合作交流,共謀社區和諧、社會繁榮。
開幕式上,中華全球洪門聯盟總會長劉會進代表臺灣嘉賓發言。他說,兩岸交流至今,政治交流、文化交流、經濟交流日漸熱烈,唯獨缺乏“社區交流”,本次論壇是一次飛躍,標志著海峽兩岸的交流意見開始切實的關注民生,關注社區服務,以兩岸共建“關愛人、服務人、教育人、凝聚人”為核心內容的人文社區工程的愿景意見展開。
他表示,希望通過這次論壇,同心推進社區服務的文化交流,共同探索如何營造兩岸人民平等友愛、互幫互助、民生和睦的社會環境,共同推動民族復興。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分“青年·社區文化”、“婦女·和諧社區建設”、“社區衛生·守望健康”三個工作坊進行交流。與會嘉賓積極參與,交流氣氛熱烈。
與往屆不同,本次活動有三個明顯的特征:一是參加人員的年齡突顯年輕化,有70%的人為年輕人比往屆更加年輕,一半以上都是新面孔;二是構成更加多元化,更加貼近基層、貼近民眾,與會的臺灣嘉賓不僅有青年婦女代表,還有十多位城鄉里長;三是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化,既有社區文化和建設的互動討論,又有到社區參觀、學習、訪問的交流,還有赴泉州參觀海外交流博物館、莆田湄洲島媽祖廟等的文化體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羅欽文 林春茵)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