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綠島像一只船,在月夜里搖啊搖……”每當聽到這首悠揚動聽的《綠島小夜曲》,長沙市臺商協會會長、湖南綠野香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懷總會想起故鄉臺東。能一解鄉愁的是,自己在湖南投資的休閑農業發展順利,正在三湘大地奏響動聽的“綠野小夜曲”。
“都說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嘗過了人生的喜怒哀樂,50歲以后,我要留一些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說:“臺灣的休閑農業很發達,將有山有水的工作引進大陸很適合我這個年紀的人去做。”
林懷身著干凈的白襯衣,喝著一杯清茶,在他新搬的辦公室里接受采訪。在經營了30多年的企業后,如今他對人生的態度是回歸簡單,對事業的選擇是回歸自然。
1987年臺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旅游后,林懷帶著旅行團于1988年第一次來到大陸,這里的市場和商機令年輕的他充滿對未來的憧憬。1991年,林懷在廣州拿到第一張營業執照,隨后合資開辦了有機玻璃廠、輪胎顏料廠、化妝品廠,并開始將家扎根在大陸。在沿海打拼多年后,他選擇來到內陸省會城市長沙開辟事業第二春。
林懷租賃了長沙市望城區光明村、黃泥鋪村一塊有山有水的林地,投建臺灣農業園示范基地,以臺灣精致農場為藍本,開發特色水果和花卉,種植有機蔬菜,開展生態教育、鄉村休閑旅游。
“休閑農業不像房地產和工廠,可以迅速復制和生產產品。它是有生命的,有春夏秋冬季節性的調節,契合環保、生態、綠能、自然的工法,想快也快不來。”林懷說:“周末,都市人可以離開忙碌的工作環境來農莊接觸自然。我們會在農莊里開餐廳、賣花卉、建休閑旅舍,既有農產品的生產銷售,也有第三產業的市場。”
林懷的示范基地將由臺灣專家進行全程管理,引導當地農民種植改良品種。雖然業務還在拓展中,但他對前景深具信心:“大陸的民眾現在工作很辛苦,需要有一個親近山水自然的地方放松心情,我希望他們能領略到臺灣綠島般的休閑與舒適。”
2012年,林懷當選為長沙市臺商協會會長。據初步統計,目前在長沙市累計注冊臺資企業有600多家,總投資額已經達到40億美元。林懷說,長沙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對臺商從沿海向中部轉移具有很大吸引力,休閑農業是臺商投資的熱門選擇之一。
“小時候,我告訴別人我出生在臺東,會被人瞧不起,因為那時臺東窮。可是現在臺東因為有《綠島小夜曲》而著名,成了臺灣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這種都市人對回歸自然的向往,在大陸也正在發生。”林懷笑著說。
[ 責任編輯:范斯騰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范斯騰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