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之間還有多遙遠?從游泳池到海邊、現在要潛水

      2013年08月22日 07: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打印

      黃清賢 張潔攝

        兩岸之間還有多遙遠?(專家訪談)

        ——訪成功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黃清賢

        8月18日至19日在沈陽舉行的第22屆兩岸關系學術研討會上,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海外的學者們雖然時有交鋒,但也經常出語幽默。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劉紅說:“兩岸關系曾經的許多‘深水區’已變為‘淺水區’,在現在的‘淺水區’面前,又有了新的‘深水區’,如兩岸政治協商與簽署和平協議……”

        不斷面臨“深水區”,兩岸之間還有多遠?

        民進黨執政時期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現任臺灣亞洲大學財經法律系主任的邱太三說:“兩岸關系過去是在游泳池里,后來到了海邊,現在又要潛水,不同階段需要不同的條件與能力……”

        進入“深水區”的條件,兩岸有不同的解讀,但有一點是交叉的,即臺灣方面強調“民意”,大陸繼續秉持“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那么,臺灣人民到底是怎么想的?兩岸在認同方面,從官方到民間的現狀如何?前景在哪里?記者專訪了出席研討會的臺灣成功大學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黃清賢。

        在臺灣,有“臺(臺灣大學)清(臺灣清華大學)交(臺灣交通大學)成(成功大學)”的大學排序,因為成大位于臺南,也有“北臺大南成大”的說法。成功大學近年成立兩岸統合研究中心,黃清賢說:“志在兩岸的了解與交流。”

        不能簡單

        刻板看南部

        記者:您在研討會上引用了不少民調數字,但臺灣的民調很多,數字相差很大,如何看這些數據?

        黃清賢:這要看問題設置是否客觀,數據是客觀的,但如果設計問題的人把自己的主觀意念、意識形態放入問題,答者就可能在不自知的情況下被引導,落入窠臼。比如問題是:“你是中國人還是臺灣人”,問題本身就將“中國人”和“臺灣人”排斥定位,答者只能二選一,如果加入“既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選項,相信會得出不同的數據,由數據又導出不同的結論。

        記者:那如何通過民調了解臺灣的民意?

        黃清賢:了解民意,民調只是一個方式,建議還是要真正和臺灣民眾接觸,多思考,得出結論。我在臺南市工作,很多大陸朋友說南部是“綠營”,而且“綠營”就“仇中”,這是一種刻板簡單的看法。要了解為什么南部就“綠”,就要想想國民黨長期以來對南部是不是比較忽略?在人才培養、資源注入方面做得都不夠。如果說南部“仇中”,那近幾年南部的縣市長們紛紛到大陸參訪、尋求合作,連縣市長都到大陸了,普通民眾有什么仇呢?民進黨籍的市長到大陸,這在過去是不可能的,是因為這些縣市長們看到與大陸交流、合作會帶來利益,情況不同了,情勢會變化。當然,他們不會馬上放下意識形態,因為仍然要靠此凝聚一群人,凝聚支持者。

        過半數臺灣人

        認同是中國人

        記者:就您的觀察,您認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有多高?

        黃清賢:還是那句話,數據最客觀,我用數據說話。臺灣競爭力論壇在今年的2月、4月、6月進行的民調顯示,受訪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的比例分別是90.4%、89.3%、84.8%,平均八成八以上;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分別是61.1%、57.5%、54.1%,平均近五成八。

        我要說明的是,這組數據是在沒有把“臺灣人”和“中國人”排斥開來得出的,比如問題是“臺灣人和中國人的關系”時,選項為:“臺灣人也是中國人”、“臺灣人也可以是中國人”、“臺灣人但不否認是中國人”。

        因此,我認為兩岸的認同有其樂觀方面。臺灣人對“中華民族”與“中國人”的概念與定位有認同基礎。

        大陸推動兩岸

        認同較積極

        記者:民意是可以塑造的,臺灣民眾的“中國人”認同,是否會受到當局政策的影響?

        黃清賢:從臺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的重要政治態度分布趨勢圖來看,臺灣民眾認同“中國人”和“臺灣人”的比例在李登輝執政時期發生反轉,認同“中國人”的開始低于“臺灣人”,這與李登輝1993年開始推動“臺灣加入聯合國”等政治活動有關,而1994年的《臺海兩岸關系說明書》更是將兩岸主權合一的“一個中國”,逐漸異化成歷史、地理、文化、血緣的“一個中國”。接下來1995年臺海危機、1996年“大選”凝聚對抗大陸的投票意向到1999年的“兩國論”,都是這種異化后的產物。

        2000年陳水扁執政后,又激進地走入“一邊一國”、“終統”、“正名”、《正常國家決議文》。雖然2008年后兩岸積極互動,已簽署了19項協議,可是只能在“九二共識”擱置“主權”爭議的權宜下展開協商,“一個中國”能否回到兩岸主權統一的內涵,答案很難肯定。

        記者:那兩岸官方對此就無能為力了嗎?

        黃清賢:大陸呈現出增進兩岸認同的積極取向,相對而言,臺灣執政黨較為消極。因此,兩岸關系要邁上新臺階,要走向政治對話,臺灣民眾的支持、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認知,是關鍵之一。

        利益增加不

        等于認同提升

        記者:現在大陸是臺灣最大的經濟伙伴,“兩岸攜手賺世界的錢”這句話曾經贏得熱烈掌聲,但為何經濟熱沒有破解“經熱政冷”呢?

        黃清賢:如果經濟利益能轉化為認同提升,那么美國、日本都曾經是臺灣最大的經濟伙伴,但臺灣人沒有認同自己是“美國人”或“日本人”啊。

        的確,2008年開放大陸游客后,僅團體游客就給臺灣帶來了2000多億元新臺幣的收入。臺灣出口到大陸的ECFA早收計劃全部產品從2013年起已降為零關稅。但是為什么臺灣人對大陸的認同沒有明顯增加呢?

        我認為一是這些數字不代表普通臺灣人都利益均沾;二是利益增加不代表能轉化成認同提升。

        認同有本質性認同,即先天給定的,通過共有的象征符號、集體記憶、語言、文字、習俗、神話等形成,從文化認同發展出政治認同,形成了意識形態、政治、宗教等。也有后天形成的建構性認同,即從政治認同動員出文化認同。

        兩岸有本質性認同的優勢,縱使經歷日據時代和1949年后的兩岸分離,雙方仍因同文同種存在相當程度的本質性認同。但在建構性認同方面,臺灣在1990年后強調的民主與本土的政治認同一次次在選舉動員中被深化,這種認同的深化令“本質性認同”被異化,甚至出現“反認同”的現象。

        建構兩岸共同

        經驗與命運

        記者:無論出于什么原因,歷史的、政治的都有,部分臺灣民眾對大陸還有誤解或者說不信任,兩岸之間還有認同的距離,既然厚植經濟利益也解決不了所有的問題,那么,您認為,下一步兩岸應該向哪個方向努力?

        黃清賢:兩岸若要深化認同,除了已經有的經濟合作、各界交流之外,必須建構起共同命運,即自己的生存、健康、幸福取決于整個群體的情況,這體現在共同利益上,也體現在遭受共同威脅上,比如兩岸現在可以從共同面臨全球經濟不景氣風險、東海與南海沖突等問題著手,走向共同參與國際事務、軍事止戈立信、簽署和平協議。當兩岸擁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尤其是攜手解除威脅時,兩岸休戚與共的共同經驗和共同命運就建立起來,這才是凝聚認同的堅實基礎,這樣的兩岸關系將可締造兩岸人民的幸福未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肥| 久久国产乱子伦免费精品|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视频高清在线看 |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麻豆精品传媒一二三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免费无码专区不卡 |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之3| 浪荡女天天不停挨cao日常视频| 内射白嫩少妇超碰| 老子影院午夜伦不卡|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怡红院成人影院|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bban女同系列022在线观看| 少妇无码太爽了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色婷婷在线视频| 日本动态图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机机对机机30分钟无遮挡的软件免费大全 |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国产精品亚洲四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91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播放| poverty中国老妇人| 小向美奈子中出播放| 一级毛片完整版免费播放一区|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五月天在线婷婷| 国产交换丝雨巅峰| 极品videossex日本妇| 亚洲欧美日韩人成在线播放| 滴着奶水做着爱中文字幕| 伊人色综合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爽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