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31日從廈門旅游部門了解到,作為大陸首批開放赴臺個人游3個城市之一,至8月上旬,廈門成行個人游游客不過400余人次,低于預期。不過兩岸業者對其未來仍抱樂觀態度,且“新招頻出”,看好發展后勁。
不但個人游未達預期,今年來大多數團隊游項目亦增長趨緩。對此業者依然大多樂觀。基隆駐廈旅游經貿文化辦事處處長徐文忠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與團隊游不同,有意向的個人游游客需要一個較長的準備期;且大多數個人游游客應當都有赴臺旅游的經歷,再次成行也要一個緩沖期,他看好個人游的后勁。
多位廈門旅游業者接受記者采訪時亦表示,團隊游經歷了發展高峰后,要保持后勁,需要新產品做大市場;赴臺個人游市場也需要設計出多樣化的個性產品,和團隊游形成明顯區隔,才能燃起大陸游客的熱情。
兩岸旅游業者近日也在廈門頻頻推出旅游新產品,欲為赴臺游加溫。
伴隨ECFA效應,會展商務旅游為兩岸業者看好。臺北世界貿易中心葉明水副秘書長即于22日帶領臺灣多家相關單位來到廈門。葉明水表示,臺灣會展業發展成熟,期望吸引大型陸資企業赴臺辦理會議、獎勵旅游活動、參加展覽或觀展。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