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專家縱論破解政治難題 和平已是大前提

      2010年06月03日 08:20 來源: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資料圖片)

        6月1日,由全國臺灣研究會主辦的“兩岸關系:和平與深化”研討會在京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70余位專家學者集聚一堂,共同探尋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發展的新動力和新途徑。

        增進政治互信、破解政治難題是目前兩岸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

        2008年以來,兩岸關系實現了歷史性突破,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期。對此,與會者有高度共識。

        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副會長辛旗在主題演講中用兩個30年概括了兩岸關系走過的歷程:前30年是兩岸軍事對峙、隔絕對立下的“冷和平”,后30年是兩岸交流融合、對話協商下的“熱和平”。臺灣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主任高永光指出,兩岸民眾對于現階段兩岸關系出現的和平發展的機遇,有十分相似的看法,和平已經是目前兩岸關系發展的大前提,如何深化更需要用心思考。

        未來如何進一步深化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延長并維護難得的歷史機遇期?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黃嘉樹認為,兩岸關系發展到現在這個階段,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但是下一個階段可能需要兩岸付出更多努力、但是成果卻未必這么明顯。黃嘉樹打了一個比方:“就像學生考試,成績從60分提高到70分、80分會比較容易,可是要從80分提高到90分,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他說:“未來,兩岸關系中存在的結構性問題可能會成為兩岸關系進一步發展的牽制力,甚至可能會反作用于兩岸關系的進程。因此,兩岸要保持政治互信。”

        臺灣大學教授蔡政文認為,互相了解、增進互信是和平與發展的前提。兩年來,兩會恢復協商、海峽兩岸經貿論壇等的舉辦,都使得兩岸的功能交流更順暢。兩岸經貿往來日益頻繁,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商簽,也必然啟動兩岸經貿往來的制度化機制化。經濟互動的增加會累積政治互信。先經濟后政治,政治議題將會慢慢開啟。

        蔡政文說,雖然兩岸進行政治對話的時機還未成熟,但有些議題兩岸可以先做。兩岸終止敵對狀態、軍事互信機制、和平協議、國際活動空間等議題,經由民間、學者、退役軍人進行了一些探討。

        臺灣政治大學的邱坤玄教授說,增進兩岸政治互信、破解兩岸政治難題是目前兩岸需要思考的重要議題。兩岸政治互信要以兩岸共同發展的思維為出發點來考慮。“例如,兩岸對于‘一個中國’的內涵可以探索雙方均可接受的表述,以解除一些兩岸關系繼續深化發展的障礙。”

        辛旗指出,目前兩岸政治互信的最大難題是“一中無解,規劃不明,目標模糊”。深化政治互信,要擴大兩岸在“一個中國”內涵上的共識;要規劃兩岸政治關系發展進程,及早商簽兩岸和平協議;要共同反對“臺獨”,摒棄任何可能走向“和平獨立”或“和平分裂”的主張和傾向等等。

        “兩岸應先拓展合作領域、建立更多合作機制,更理直氣壯、更大膽地進行合作,然后再適時開展政治協商。在此之前,兩岸各界特別是學界應審慎研究、為兩岸政治商談做好充分準備。” 黃嘉樹說。

        文化融合是兩岸共同的期待,也是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的重要基礎

        與會兩岸專家指出,文化融合是兩岸共同的期待,也是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的重要基礎。

        辛旗認為,兩岸最終走向統一的基礎是社會一體化,而兩岸社會一體化的根本是文化融合,并對加強兩岸文化融合提出3點建言:要用中華文化傳統重塑兩岸民族認同,要規劃兩岸共同的文化發展方向,要加強兩岸文化中的創新。“目前兩岸關系最具凝聚力的公約數就是雙方都認同中華文化。兩岸文化融合的根本是復興中華文化的精神價值,因此,要用中華文化傳統重塑兩岸民族認同,加強兩岸文化交流中的創新,逐步探索出解決分歧的新方法、新模式。”

        大陸學者的想法得到了臺灣學者的回應。

        臺北大學教授吳秀光說,馬當局恢復遙祭黃帝陵、重新采用漢語拼音以及檢討目前歷史教育的內容等舉措,事實上都是為尋求兩岸文化認同所作的努力,深化文化融合是兩岸共同的期待。

        臺灣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趙春山則強調中華文化的政治社會化過程。他說,兩岸互信以及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要從心做起。從文化復興來推動民族復興,通過文化交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我們可以利用家庭、學校、大眾傳媒等多重管道,廣泛宣傳兩岸中華文化中的共同價值,讓更多的島內民眾對中國歷史有一個正確的看法。

        蔡政文說:“兩岸在文教、低碳、環保等領域合作空間廣闊,未來兩岸間的人才流動也會成為方向,逐漸加深的經貿文化融合,會使兩岸和平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

        兩岸要強化危機管理,妥善應對各種挑戰,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

        不過,學者們也看到,要進一步深化兩岸關系的發展,還面臨著不少困難。

        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指出,要進一步鞏固與擴大和平發展新局面,需要妥善處理好兩岸現存的三對矛盾:和平發展過程與和平發展目的的矛盾,經濟利益與政治利益的矛盾,由易到難、由經到政的矛盾。

        “比如說,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符合島內主流民意,但也有一些民眾對和平發展的終極目標存在疑慮。特別是受到“主權流失”、“親中賣臺”等非和平因素的影響,在維護所謂“臺灣主權”或“主體性”問題上已經形成的較為固定的看法,在短期內尚難改變。”周志懷解釋說,“再比如,雖然兩岸經濟合作的成果已經得到充分彰顯,可是島內還是存在既期待又擔憂的社會心理。既想要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又擔心會過度依賴大陸經濟。這些都有可能成為兩岸關系進一步深化的阻力因素。”

        周志懷說,要維護并延長歷史機遇期,仍應繼續加強機遇管理,機遇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應是加強對危機的管控。“特別是,臺灣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選舉敏感期。兩岸雙方要強化危機管理意識,妥善應對各種挑戰,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大局。”

        吳秀光則進一步指出,堅持和平發展的目標是大家共同的心愿,不過危機管控的議題也不可回避。在危機管控、建立處理突發狀況機制的過程中,深入了解兩岸雙方的差異,尋求兩岸民眾最大最真誠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不卡中文字幕av| 特大巨黑人吊性xxx视频| 欧美三日本三级少妇三级久久|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无码 | 亚洲人成综合在线播放| 91啦视频在线|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69XXX| 全彩调教侵犯h本子全彩网站mj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 精品国产青草久久久久福利| 国模欢欢炮交啪啪150| 中文字幕看片在线a免费| 狠狠色丁香久久婷婷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麻豆99网站|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欧美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片区 | youjizzcom最新中国| 日本亚洲欧美在线视观看|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特级xxxxx欧美| 十六一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国产男女爽爽爽爽爽免费视频| 99久高清在线观看视频| 强奷乱码中文字幕| 久久一本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xo在线观看| 激情图片在线视频|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69| 2019日韩中文字幕MV| 无遮挡很污很爽很黄的网站 | 女人让男生桶的视频免费| 久久www成人看片| 日韩欧美综合视频| 偷炮少妇宾馆半推半就激情| 色婷婷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在线|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激情一区| 特级毛片视频在线| 午夜羞羞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