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內蒙古嘎查沙化致草場無草可食 駱駝比馬瘦(圖)

      時間:2010-03-26 10:58  來源:齊魯晚報

        24日,在開往沙漠深處的路上,車輪陷入沙里,挖沙是沙漠司機的家常便飯。本報特派記者張中攝

        老司機迷了路

        24日,阿拉善的天空終于恢復了難得的蔚藍色,阿拉善的居民也終于可以摘掉口罩痛痛快快地呼吸了。

        從阿拉善左旗驅車一個多小時來到吉蘭泰鎮后,司機羅師傅首先加滿了油。他說:“這里就相當于沙漠的補給站,牧民吃的用的都從這里買,進沙漠前也得先在這里加油。”

        加滿油后,羅師傅將車胎氣放到半滿,“因為在沙漠里,氣太足了容易陷進去,氣癟了受力面積大。”羅師傅在沙漠里開車“拱”了近10年,是個老手。他開的是四驅越野車。

        進入沙漠,剛開始還能看到地上的車印,走了沒多久,全是沙丘。除了沙還是沙,顏色只有單調的黃色。

        越野車在沙漠中左突右沖,有的沙堆5米多高,坡度50多度,越野車怒吼著沖了上去;有的沙坑8米多深,坡度達到60度,越野車幾乎是滑下去的。

        “這是最好走的路。”羅師傅說,沙漠里牧民出行基本上都是走這條“路”。途中,車陷入軟沙中兩次,下車后,沙子直往鼻孔里、耳朵里和眼睛里鉆,抽在臉上像針扎。羅師傅趴在沙堆里,扒開輪子下面的沙子,不慌不忙。

        羅師傅說,沙漠里手機沒信號。 “以前操作不當翻過車,這里走不多遠就有住戶,所以危險不太大,但是如果穿越大沙漠必須兩輛車一起,不然真有可能出不來了。”

        盡管羅師傅對路況很熟,但這次他還是迷路了,幸虧同行的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工作人員李鶴帶著導航儀。在沙漠中走了1個多小時,終于看到了零星的梭梭林,地上也開始有了草,快到嘎查了。

        這里的駱駝比馬還小

        到了巴彥敖包嘎查,牧民劉紅民聽到動靜,從土坯房子里走了出來。

        當記者問劉紅民嘎查名稱的時候,他思考了近30秒,才說出了“巴彥敖包”。以前,他們的嘎查名叫“烏素吐哈”,曾經是個人丁興旺的“嘎查”,但是嘎查里的牧民越來越少,前年兩個嘎查合并了。

        “以前這里沒有風沙,梭梭林很茂密,把飛沙遠遠地擋在外面。”劉紅民說,現在很多梭梭林都被沙塵暴連根拔起,躺在沙地里被風沙掩埋了。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但在這個“駱駝之鄉”,我們看見了瘦弱得比馬還小的駱駝。

        起風了,天暗了下來,是牧民關緊門喝酒的時間,聽著屋外“嗚嗚”的風聲,有時還伴隨著“嘩啦”的聲響。風停了,出門一看,風力發電機沒了,屋頂上的太陽能接收板沒了,墻根兒的衛星鍋也沒了……

        牧民巴特爾的房子已經被沙堆包圍,他從小在這長大,風沙到底吹丟了他多少只羊,他沒有算過,“反正不少”。

        “有的廢墟被埋掉,過段時間風向一變,又會露出來。”李鶴說。

        “今天上午天氣挺好的,我騎著摩托車去找駱駝,結果突然風大了卷起沙塵。”24日下午,巴特爾的兒子巴爾斯告訴記者,“起沙的時候最好不要躲起來等,那樣很可能就被埋了,盡量找回家的路”,他曾經在沙漠的風沙中迷路。

        現在只能看見老鼠了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的調查顯示,草場每年正以2.6萬畝的速率遞減,原有的130多種植物物種,現僅存30多種;植被覆蓋度降低了30%—80%,大面積的草場已無草可食;180余種野生動物(包括國家一、二、三類珍稀動物)或遷移他鄉,或瀕臨絕跡,生物多樣性面臨嚴重挑戰。

        巴特爾75歲的父親提了一包玉米走出屋子,拴在毛驢的嘴巴上。毛驢開始咀嚼,老人站在旁邊看,面無表情。

        他在這里生活了50多年,從不關心外面的世界怎樣,他就是喜歡喂牲畜。

        “以前草原上的草很好,最多的時候,我喂300多只羊、100多峰駱駝。”老人說,禁牧之后羊都賣了,只剩下100多峰駱駝。

        “以前草原上的動物也多,現在只能看見老鼠了。”他又補充道。

        據李鶴介紹,梭梭林和草原遭遇過兩次大的破壞:一是搞“大集體”時,很多梭梭林被砍伐當柴燒;二是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實行草場承包,使牧民定居下來,市場經濟的風吹進了自給自足的草原牧場,為獲得高價羊絨,牧民開始過度放牧,草根都被啃光了,草場沙化嚴重。

        “這是我家鄉,不能走”

        1993年,一場巨大的沙塵暴吹醒了阿拉善。1999年,阿拉善禁牧。

        “不少牧民都是自己離開嘎查的,大部分都沒有草原證,即使有草原證,也是草原無草。”李鶴說。

        巴彥敖包嘎查位于蘇尼特右旗東北部,距旗所在地賽漢塔拉鎮70公里,是一個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的嘎查。嘎查土地總面積57.2萬畝,以草原為主。

        據了解,2006年,該嘎查被旗政府確定為全旗整體搬遷試點嘎查。牧民開始向“市民”或“農民”轉變。

        劉紅民也想出去,但是在吉蘭泰鎮呆了一陣他又回來了,“我父母在這里,這是我家鄉,我不能走。”

        但留下的牧民也終于明白了:養育他們的草原,難以再像以往那么慷慨了,他們應該為草原做點什么了。

        阿拉善SEE生態協會在巴彥敖包嘎查展開保護梭梭林的行動,他們提供梭梭苗,村民栽種,每畝地給牧民50元錢。

        “梭梭林是牧區植被的保護神。”李鶴說,保護梭梭林是他們的一個重要項目。

        劉紅民、巴特爾等幾乎所有牧民都加入進來。現在正是栽種梭梭苗的季節,25日,梭梭苗將運入嘎查。

        阿拉善的沙塵暴是從3月19日開始的。據額旗民政部門的統計,僅兩天時間,馬鬃山蘇木5眼水井被沙掩埋,500只羊丟失,死亡大小牲畜200多只……

        24日,記者走進沙漠中的嘎查,因越來越猛烈的沙塵暴,很多牧民已被迫搬離。家鄉逐漸在消失,讓嘎查的牧民意識到養育他們的草原,不會像以往那么慷慨,是時候為草原做些什么了。(記者 魯超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热99re久久精品这里都是精品免费| 美女无遮挡拍拍拍免费视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 校服白袜男生被捆绑微博新闻 | 天堂中文www资源在线| 中文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a在线播放|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aaa大片|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真实国产乱子伦久久| 噼里啪啦免费观看高清动漫| 蝌蚪视频app下载安装无限看丝瓜苏|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青青草原亚洲视频| 国产美女视频一区| 97成人碰碰久久人人超级碰OO| 天天操天天射天天| www.天天色.com| 思99热精品久久只有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午夜福利无码1000合集|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出| 二个人的视频www| 欧洲多毛裸体xxxxx|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综合| 欧美性狂猛xxxxxbbbbb| 国产青青在线视频| a级片免费观看视频| 好爽又高潮了毛片免费下载|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不卡 | 窈窕淑女在线观看免费韩剧| 北条麻妃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一级全免费视频播放|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拍拍1000部| 91看片淫黄大片一级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观看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