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布會 | 新聞人物

      職稱已成中國之“累” 過半人贊成取消職稱評審 

      時間:2009-10-20 09:2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任職期年度考核表、學歷證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民主測評匯總表、送審代表作原件……廈門市某重點中學初三語文教師劉飛(化名)最近瘦了不少,為了參評“中一職稱”,他已經“奮戰”了半個多月。“最麻煩是一學年的教案,全部要手寫!”劉飛現在每天抄寫教案就要熬到晚上十一點多,連備課都顧不上了。 

        一年一度的職稱評審開始了。為了評職稱,有人疲于奔命,有人拉關系找人情,有人憋著不評職稱,卻無法得到公平待遇。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互動百科,進行的一項千人調查顯示,54.6%的人贊成取消職稱評審。

        教師成為最受職稱之“累”的職業

        哪些職業最受職稱評審之“累”?調查中“教師”排在首位,73.2%的人選擇此項。緊隨其后的是“醫生”(64.6%)。接下來還有:學者(41.4%)、工程師(37.5%)、作家(34.2%)、技術人員(32.1%)、媒體從業者(26.5%)等。

        “評審團到底怎么衡量我們的水平?通過論文還是看誰把教案抄得更工整?”劉飛現在只能把疑問擱在一邊,老老實實準備。活生生的教訓擺在眼前:有個歷史老師,教課的班中考成績每年都是第一名。可他的職稱評審就沒過關,因為論文不夠,學校一點辦法都沒有。

        調查中,76.5%的人意識到目前職稱的最大問題是,職稱評審制度不能反映人的實際能力;74.2%的人指出,職稱評審造成尋租、作假、腐敗現象嚴重;65.7%的人表示,名額分配中潛規則重重,拉關系等現象層出不窮。

        職稱評審甚至催生了一個“論文代理”產業:承諾可以在權威期刊上發表,甚至可以代寫論文,這些都是明碼標價。中國青年報記者以普通客戶的名義致電一家論文代理公司,負責人徐某表示,如果是普通雜志,發表費用600~1000元。但現在雜志版面都排到12月了,要著急發,只能多交錢,一篇加急費是400~500元,保證發出來。“我們是和雜志社長期合作的,省級的、國家級的都有,核心期刊也有。”

        徐某強調,“肯定查不出來。我們從2003年就開始做,從來沒有被查出問題。”每天都有很多老師、醫生、國家機關人員找過來,他們都是需要評職稱的。以中小學老師最多,大學教師主要聯系發表在核心期刊上。

        “如果按照現在的體制,林巧稚都評不上教授職稱”

        對愈演愈烈的論文代理現象,一些高校已有所應對。廣東省人力資源管理協會副會長、廣東商學院董福榮教授告訴記者,廣東不少高校都列出了自己認可刊物的名單,一般都比較有公信力。還有一些雜志則上了“黑名單”,不管評什么職稱,看到這些雜志就不會通過,因為肯定是花錢買來的。

        “堵住花錢發論文的路子,也只能解決一部分問題。”董教授指出,“職稱評定表面上會標準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示,但這僅僅是形式而已,實質上是教育行政部門把持著評審的全過程,或者說教育的行政權力在起著主導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就會產生尋租和腐敗。”

        董教授說,現在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課題基本上被有權、有名的人壟斷了。特別是一些重大招標課題和各個省里的課題,有的是因人而設,有的是沒有任何前期成果也沒有科學論證,就能拿到課題。而職稱評審和各種課題是互為因果的—評上職稱就意味著有權力可以尋租,能尋租就能搞到課題,搞課題又是評職稱的一個重要條件。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最困難的還不是出成果,而是找不到關系。除非科研成果特別突出的那幾個人。長期以來,這種現象已經讓人們感到司空見慣。”他說。

        調查中63.3%的人表示,人們為職稱耗盡心力,不利于出真正的成果。

        “如果按照現在的體制,林巧稚都評不上教授職稱,因為她也沒發表幾篇文章。可如果整天操心職稱,她也做不成名醫。”北京協和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院長黃建始說,大家都很反感這種職稱評定。“醫生又要做臨床又要做研究,怎么可能呢?現在全職去做研究時間都不夠,明顯削弱了醫生的功能。”

        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學術咨詢中心主任甄源泰指出,職稱評審原本是一項需要社會各界分工合作的管理工程,如今變成“一鍋粥”。由政府主導評議,為體現“社會公平”,勢必突破用人單位的界限,將鑒定工作標準作大范圍的、甚至是跨行業的橫向比較。這樣一來,諸如學歷、學位、外語水平、權威報刊雜志發表的論文等容易被統一標準的“硬指標”,就占據了主導地位;而單位業績、實際能力、工作態度等不好統一標準的“軟指標”,自然擠不上職稱評議的臺面。

        64.2%的人贊同“職稱評定應該真正體現業務能力”

        調查中,43.7%的人希望職稱評審不要“一刀切”,應從各行業的專業特點改革職稱評定體制;54.8%的人表示,職稱評審不要行政化色彩太濃,不要和崗位、待遇等掛鉤。

        “大家都擠破頭去評職稱,說到底還是為了利益。評上才能聘上,工資才會跟著上。很多學科帶頭人等榮譽稱號,職稱都是基本條件。”劉飛說。

        陜西一家民企人資部負責人陳博,最近報考了“中級人力資源管理師”,上培訓班時他發現幾位國企人事處老員工,都快退休了,還在拼職稱,就是為了更好的退休待遇。

        中國人民大學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吳春波提出,從根本上解決職稱問題,必須反思幾個最基本的、也是常識性的問題:建立職稱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什么?現行職稱制度設計的根本缺陷是什么?他指出,問題不在于指標,指標只是評價工具。如果少了現在的這些指標,換一些“德能勤績”,職稱評定會更腐敗。

        究竟該以什么標準來評價人才?調查中,“業務能力和成果”成為首選指標,90.5%的人對此表示認同。41.8%的人認為是“理論水平”,選擇“考試分數”的占27.9%,還有15.4%的人選擇了“英語或計算機等技能”。

        調查中,64.2%的人贊同職稱評定應該真正體現業務能力;52.8%的人表示可以考慮引入市場化的評價體系。

        甄源泰指出,職稱問題不完全是評價標準的問題。一個負責任的、有經濟壓力的用人單位,必然會用客觀標準來要求人才。而現在一些國企等用人單位,沒有要用能人的壓力,變成了想給誰就給誰,這跟市場基本規律不相符。

        “為了職稱評定,浪費了多少本應全心投入工作的精力啊?”劉飛說,現在國有企、事業單位的職工,工資、住房等福利待遇完全同職稱掛鉤,跟工作效率、工作成績毫無關系,這無疑會挫傷職工的工作積極性。“職稱,已成中國之‘累’。我希望取消職稱評審制度,重新建立一套社會和業內都認可的職稱評價標準,真正使職稱反映實際能力。”

        甄源泰卻表示,每個人都有社會身份,根據社會身份分配各種利益,職稱是社會身份的主要標準。在這一點沒有改變之前,職稱就不可能取消。因為這是對整個社會體制的一種適應。單單廢除專業技術人員的職稱,以局部改革來完善職稱管理體制,完全行不通。

        調查中,53.7%的人認為需重新建立一套社會和業內認可的評價標準;但也有45.2%的人表示,目前還找不到合適的評價標準取代職稱。(記者 黃沖)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福利一区二区|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男女爱爱视频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jlzz奶水太多奶水太多| 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高潮水 |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麻豆| 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麻豆| 无套后进式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香蕉视频久久久|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真实国产伦子系| 午夜寂寞视频无码专区|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国产免费拔擦拔擦8x高清在线人|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免费看| 67pao强力打造国产免费|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看| chinese熟妇与小伙子mature| 婷婷被公交车猛烈进出视频| 三人交bangbangbang| 成年免费视频黄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www成人看片| 日本牲交大片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中文闷骚内射| 晚上睡不着正能量网址入口|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 欧美6699在线视频免费|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丰满|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久久机热这里只有精品无需| 国产精品99久久免费| sss欧美华人整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