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朝鮮日報》10月10日文章,原題:網絡游戲市場刮起“中國旋風”
全球網絡游戲市場正在刮起一股迅猛的“中國旋風”。中國的網絡游戲起步于2001年,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普及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規模日益壯大,目前網游玩家已達4200萬人。銷售總額也是從2003年的1700億韓元猛增到今年的2.1萬億韓元,與去年的韓國網游市場不相上下。盛大、網易和第九城市等中國網游企業也在擴大進軍海外市場的規模。中國的網游企業現在正準備沖出中國,取代韓國,創造新的“網游神話”。
中國網游企業迅速占領本國市場
中國的網游企業最近飛速發展,正在把外國游戲擠出本國市場。直到2004年,中國產網絡游戲在中國網游市場上的占有率還僅為28%,但去年這個數字就一躍增長到了65%。去年在中國市場上16個玩家過百萬的網絡游戲中,中國游戲就占了10個。
與此相反,一度席卷中國市場的韓國網游企業卻急轉直下風光不再。去年韓國游戲在中國市場上的占有率只有20%。
日益自信的中國企業現在又沖擊海外市場。中國網游企業完美時空最近通過英國游戲發行公司Game masters,使《完美世界2》打入歐洲40余個國家。
中國另一家網游企業盛大與國際知名游戲發行商THQ正在聯手開發網絡游戲《英雄連》。中國網游企業ICE也與THQ合作成立了公司,并正在開發休閑小游戲,準備推向美國市場。
THQ亞太區負責人、首席副總Martin Good(音)上月參加了中國上海辦事處的開張典禮,他說:“(中國上海辦事處)將發揮橋頭堡的作用,順利開發出網絡游戲及游戲包,提供給中國和全球市場。”
中國網游飛速發展是得力于高效率和政府支援
中國網游異軍突起的秘訣是,激烈的國內競爭和政府的適當保護。新世紀初期,Actoz公司的《仙境傳說》和NC Soft公司的《天堂》等韓國網游風靡中國游戲市場,中國當局開始使出渾身解數以保護本國產業,減少了進口游戲版號數量,加強審查力度。
這種情況下,中國各網游業企業紛紛開始粉墨登場,開始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中國當局的保護墻給中國企業提供機會掌握迅速發展起來的中國游戲市場。
門戶網站搜狐等涉足游戲產業并已躋身前5、6名,中國電信等通信企業也不甘示弱,加入了網游市場的角逐。
游戲企業的研發投資大幅提高,推動了游戲制作技術的發展。據韓國游戲產業振興院介紹,完美時空和網易等中國主要網游開發公司的制作費用以2007年為準,比上一年提高了30%多。排名第一的中國網游企業盛大更是聲稱,去年斥資20億人民幣(3800余萬韓元)用于自主開發游戲。
中國的游戲玩家對煥然一新的本國游戲也反響火爆。網易開發的《夢幻西游》的同時在線玩家超過200萬人,對盛大的《X-乒乓》和網易的《天下2》等游戲的反響也很強烈。中國游戲的口碑日益提高后,就像當年EA和Neowiz的合作一樣,以前關注韓國的國際知名游戲企業正在把目光投向中國。
已有評價稱,中國網游企業在圖畫和游戲性方面的實力并不遜色于韓國。MGame公司代表權以亨(音)說:“雖然在策劃和細致的組織方面還存在差距,但開發能力已達到了韓國企業的80%以上。”
規模和競爭力正迅速趕超韓國
中國網游企業的規模正在趕超韓國。中國5大網游企業2007年的銷售總額達1.5397萬億韓元,已反超了韓國5大網游企業的銷售總額1.2402萬億韓元。
然而,他們的擴張欲望仍不停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他們對韓國網絡游戲企業的收購與投資。2004年,中國網游企業盛大以9170萬美元收購韓國Actoz Soft公司,今年4月份,中國第九城市向韓國T3娛樂投資3800萬美元,獲得該公司10%的股份。此外,CDC中華網游戲集團也去年表明,將向韓國游戲企業投資1億美元。
韓國游戲企業認為中國企業向韓國游戲行業的投資或收購(M&A)有可能引發國內優秀人才及技術外泄而表示警惕。實際上,中國企業在本國市場上也一直在運用通過并購吸收外部人力及擁有多種游戲的戰略。例如,CDC中華網游戲集團收購光通通信與17GAME兩家游戲公司,騰訊則收購深圳網域,從而取得了快速發展。
韓國藝堂集團總經理金南哲說:“認為圖案等方面的技術落后而對中國的網絡游戲放松警惕是錯誤的看法。網絡游戲并不是技術競技場,而是一項事業。中國的游戲企業顯然已充分積累了順利推進收購及合并的成功經驗及制作適合消費者游戲的訣竅。”
韓國游戲產業振興院研究員林正淵(音)說:“中國網游企業在運營能力及其它一些領域,已經在中國市場上領先于韓國企業。就中國網游企業紛紛向越南、菲律賓等東南亞市場迅猛進軍的現象,韓國企業也應采取應對措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