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總統大選已經落下帷幕,但競選期間有關特朗普和希拉里的假新聞議題持續發酵。美國主流媒體繼續熱炒這個議題,討論如何杜絕假新聞在社交媒體的泛濫。美國三大網絡科技公司(臉書、推特和谷歌)迫于輿論壓力,已經采取措施遏制假新聞的傳播。在大西洋彼岸,假新聞同樣泛濫,歐洲各國也紛紛“躺槍”。
假新聞的“病毒性傳播”
2016年最令人不可思議的重磅新聞當屬特朗普“逆襲”成功,贏得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的意外當選,讓美國主流媒體備受打擊,它們紛紛指責以臉書為首的社交媒體制造和傳播假新聞,影響了選情,助特朗普當選總統。
希拉里的“健康門”事件,就充分凸顯了假新聞的威力。希拉里在去年9月11日的紀念活動上身體不適,中途退場,乘車離開時幾近摔倒。這一跌“摔”出了無數網絡謠言和假新聞。各種捕風捉影和故意散發的謠言,爭先恐后出現在社交網絡和媒體報道中。分析人士指出,這些刻意制造的假新聞流入了9萬個臉書賬戶,閱讀量超過800萬次。相比之下,美國著名新聞網站《野獸日報》(Daily Beast) 一篇辟謠的文章只進入了1700個臉書賬戶,在線閱讀僅30000余次。昔日“鐵娘子”希拉里的健康形象嚴重受損,支持率連續幾天下跌。特朗普和他的競選團隊抓住機會起哄,乘機撈回一些支持率。
分析指出,在總統競選最后3個月內,大量爆發的假新聞已經明顯朝著有利于特朗普選情的趨勢發展。綜觀這次選舉20個最引人注目的虛假新聞中,有17個是宣傳特朗普或是抹黑希拉里。這20個假新聞來自惡作劇網站和鐵桿右翼黨派博客,在臉書上產生了總共大概870萬次用戶互動,諸如點贊、評論和轉發等。與此同時,來自美國19個主流新聞網站(包括《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赫芬頓郵報》、NBC新聞網、CNN新聞網等)中最受關注的20個選舉新聞,在臉書上產生了總共大約730萬次的用戶互動。從這個比較來看,這一次虛假新聞的影響力完全不亞于傳統主流新聞媒體,美國傳統主流新聞媒體設定公眾議題和引導公眾輿論的能力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也是為何美國主流媒體公司集體譴責泛濫的假新聞,并且不斷制造輿論壓力,迫使三大網絡科技公司(臉書、推特和谷歌)最終采取措施,遏制假新聞的制造和傳播。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