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爆發后埃及首部憲法草案第一階段公投于15日結束。第一階段的公投在開羅、亞歷山大、阿斯旺等10個省份展開。埃及媒體公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近67%的投票者支持憲法草案,但反對派稱,對憲法草案說“不”的占60%。負責憲法公投的埃及最高選舉委員會16日宣布,正式結果將在第二階段公投即22日投票后公布。據統計,埃及有投票資格的選民約為5100萬,根據規定,如果半數以上投票者贊成,憲法草案將獲通過。
15日的公投時間原定從早8時至晚7時,但由于投票者太多,埃及最高選舉委員會先后兩次延長投票時間,先延長到晚9時,后又決定延長到夜里11時。《環球時報》記者15日晚10點半還看到有不少人在排隊投票。除了投票人數眾多以外,投票時間延長還有一個原因:埃及人早上起得晚,所以在投票開始的幾個小時內基本沒什么人,到了下午投票者才不斷增多,晚上則達到投票高潮。
埃及政府宣布15日為官方假日,同時宣布開羅地鐵全部免費,以此為人們外出投票提供交通便利。中小學也紛紛放假,校園被臨時征用為投票站。記者在馬達利葉區的納賽爾中學看到,等待投票的人排起了長隊。學校四周有許多荷槍實彈的士兵負責安保,進入校門的入口也有士兵和警察把守,人們必須出示身份證才能進入投票站。選票不記名,只有“同意”和“反對”兩種。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