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哈茂迪2010年在突尼斯訪問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fā)
突尼斯總統蒙塞夫·馬爾祖基24日對政府當天向的黎波里引渡利比亞前總理巴格達迪·阿里·馬哈茂迪大為不滿。馬爾祖基堅稱自己并不知情,指認政府單方面行動“不符合突尼斯法律”,須承擔相應責任。
總統憤怒
利比亞過渡政府總理阿卜杜勒·拉希姆·凱卜24日宣布,利比亞穆阿邁爾·卡扎菲政權時期的總理巴格達迪·阿里·馬哈茂迪當天已被引渡回國。
消息傳出數小時后,突尼斯總統發(fā)表正式聲明,稱政府這一決定未經總統批準。
突尼斯國內對誰有權簽署引渡令存有爭議。
“突尼斯總統反對這一決定,認為政府引渡馬哈茂迪的做法不符合法律,更重要的是,政府單方面作出決定,不與總統商議。”聲明說,“由突尼斯政府領導人簽署的這一引渡決定,違背了突尼斯對國際社會以及聯合國的承諾義務。”馬哈茂迪的律師以及一些國際組織之所以反對突尼斯引渡馬哈茂迪,是因為擔心利比亞政府會對他采取包括死刑在內的“極端懲罰”。
經濟考慮
當天早些時候,突尼斯總理哈馬迪·賈巴利的發(fā)言人突然宣布已經向利比亞引渡馬哈茂迪的消息。
利比亞方面隨后確認,已經“收到”馬哈茂迪,司法部已將其收監(jiān)。總理凱卜對媒體記者說,利比亞保證馬哈茂迪“將受到公正審判”。
“依照總檢察長辦公室對他出具的逮捕令,嫌疑人正在執(zhí)法警察的監(jiān)守下,他涉嫌對利比亞人民犯下罪行。”凱卜說,“利比亞政府重申,被告會得到善待,會得到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的待遇。”
馬哈茂迪自2006年起一直在卡扎菲政權中擔任總理職務,直至去年9月利比亞國內沖突正酣、反對派攻入的黎波里時,他逃亡突尼斯。
按路透社的解讀,突尼斯政府之所以不與總統商議、“內部決定”引渡馬哈茂迪,是因為突尼斯政府不希望因為拒絕引渡這名外國前領導人而影響自身經濟。
現階段突尼斯經濟狀況不佳,有危及社會穩(wěn)定、進而動搖政府執(zhí)政威信的風險,而利比亞是突尼斯傳統的投資方和主要貿易伙伴,所以,突尼斯政府希望借助引渡馬哈茂迪,結束兩國數月來在引渡問題上結下的外交癥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