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聯邦航天署11日晚公布了攜帶有中國“螢火一號”的俄火星探測器“火衛一-土壤”的最新軌道數據,預計其殘骸將于1月14日至16日時段下墮至北緯51.4度至南緯51.4度之間的區域,亦即印度洋海域。
“火衛一-土壤”11月9日發射后,由于變軌失敗而未能飛往火星,航天署今日稱,探測器殘骸下墮窗口期為本月14日至16日,窗口中心點為莫斯科時間15日13時18分。據航天署同期發布的殘骸墜落地示意圖顯示,墜落點位于印度洋面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西南方向。
俄航天署稱,探測器軌道正在不斷下降,此后其殘骸的墜落時間、地點將能更準確地預測。探測器將在進入稠密大氣層時燃燒,但仍將余有部分殘骸墮回地球。
耗資約50億盧布、重達13.5噸的火星探測器“火衛一-土壤”原本應進入火星軌道,并借助行星遙感技術在火星的衛星“火衛一”上著陸,但探測器發射后,由于主發動機未能適時啟動,導致其停留在近地軌道,而未能變軌飛往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