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以色列人甚至全世界都覺得有些莫名其妙的大規(guī)模示威游行已經持續(xù)1個月,并從特拉維夫蔓延到十多個城市。最多一天,770萬以色列人中就有30萬走上街頭。直到13日,仍有七八萬人參與示威。這次示威與巴以沖突、拆除定居點都無關,這是一次由高房價引發(fā)的“吃壽司者的抗議”和“帳篷示威”,與周邊中東國家發(fā)生的“阿拉伯之春”和英國剛平息的社會騷亂有幾分相似,又有諸多不同。以色列民眾不滿的是,在以色列社會中有一個無形的“玻璃天花板”,20個最有權勢的家族幾乎控制著這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而推崇了30多年的經濟新自由主義產生了“6000個富翁和600萬乞丐”。以色列《國土報》的社論在談到這場國內幾十年來動靜最大的社會亂子時說,“我們正處于一場以色列革命日漸形成的階段,政治游戲規(guī)則已經改變”。
以色列人首次為生活而戰(zhàn)
以色列人的游行示威從7月14日開始,起初是一些人在特拉維夫市中心扎帳篷,抗議高房價。隨后,“帳篷示威”逐漸升級,高校學生搭起帳篷,農民趕著奶牛封堵道路,醫(yī)生開始罷工……除了讓政府降低房價,人們還要求確保教育和落實醫(yī)療衛(wèi)生等福利,甚至包括增加照顧小孩的休息日。《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特拉維夫街頭看到,有的示威帳篷被用來當成集體廚房和用餐地點。帳篷周圍的標語五花八門,其中一個寫著“這里住著一位博士畢業(yè)生,也是女招待員”。
有統(tǒng)計說,過去5年,以色列人均收入增加17%,但食品價格上漲25%,水價漲40%,汽油漲23%,公寓樓價格漲55%,房租漲27%。壟斷以色列奶制品市場的3家公司今年6月聯(lián)合漲價后,一些主婦加入了“帳篷示威”。
從7月中旬開始,連續(xù)幾個周末都有約10萬以色列人上街游行。到了8月6日晚,超過30萬人上街抗議。13日,示威組織者還呼吁民眾,走出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將抗議活動擴大到民生問題更為嚴重的其他12個城市。據以色列《國土報》網站14日報道,13日以各地又有7.5萬人參加了游行,十幾個城鎮(zhèn)的集會者搭起了三四千頂帳篷。
“這是我們首次不與阿拉伯人打仗,而是為我們及我們后代的生活而戰(zhàn)!币陨凶笠砜棺h示威組織者艾爾達德·亞尼夫這樣表示。他還說,“原先的右派和左派正在消失”!秶翀蟆返拿褚庹{查發(fā)現(xiàn),87%的以色列人支持抗議活動。據報道,這次民眾示威的目的是要求社會正義,推動它的是中產階級。在《國土報》一篇題為“壽司、社會正義和自尊”的文章中,當局先是聲稱“極左分子”試圖推翻現(xiàn)政府,隨后又稱抗議者是“一群抽阿拉伯水煙管、吃日本壽司的猶太人”。
世俗青年供養(yǎng)兩大特殊群體
如果從宏觀經濟數(shù)據來看,以色列這幾年的“成績單”相當不錯,甚至與世界大多數(shù)地區(qū)的困境形成鮮明對照。以色列的失業(yè)率維持在6%上下,人均GDP3萬美元左右,貨幣堅挺,因國民創(chuàng)新能力強還被稱為“創(chuàng)業(yè)的國度”。因此,不支持游行的人認為抗議發(fā)生的時機有些莫名其妙。但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經濟學家阿維·西姆豪恩等學者看來,正是以色列的“異常成功”助推了示威大潮,即人們認為以色列正在騰飛,而大多數(shù)民眾卻被拋在后面,“沒有得到光鮮的經濟增長數(shù)據所帶來的好處”。西姆豪恩說:“越是聽說以色列經濟形勢一片大好,人們的這種感受就會越強烈。如果我們的失業(yè)率為9%,人們就不會擔心干酪的價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