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官員26日說,國內大約3萬個互聯網終端感染Stuxnet蠕蟲病毒,但伊朗首座核電站布什爾核電站的計算機“運行正常”。
伊朗官員和一些西方研究人員懷疑,這起病毒事件并非個人黑客所為,背后可能有某些“國家支持”。
否認電站“中招”
德國研究人員最早于6月發現這種蠕蟲病毒。這款惡意代碼專門攻擊西門子公司開發的監控和數據采集系統(SCADA)。值得注意的是,除經由互聯網傳播外,它可經由USB接口感染未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
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等國不少計算機遭遇過這種病毒攻擊,但伊朗受害情況最為嚴重。美國網絡安全產品供應商賽門鐵克公司網絡安全應對部門負責人利亞姆·奧·穆爾舒告訴路透社記者,全球感染Stuxnet蠕蟲病毒的計算機中,60%位于伊朗。
德國計算機病毒研究人員拉爾夫·朗納懷疑,這種病毒的襲擊目標可能是伊朗布什爾核電站。這座核電站曾出現設備無法完全運轉的情況,而政府方面沒有說明具體原因。
布什爾核電站負責人馬哈茂德·賈法里26日接受伊朗“旗幟”電視臺采訪時否認這一猜測,同時說明核電站燃料裝載過程未曾出現故障。
“病毒沒有對布什爾核電站的主體系統造成任何損壞,”賈法里說,“核電站所有計算機程序運行正常,沒有因Stuxnet(病毒攻擊而)崩潰。”
西門子公司否認布什爾核電站設備配備SCADA系統。
不過,賈法里接受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采訪時承認,布什爾核電站一些“工作人員的個人計算機”感染這種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