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大陸  >   社會

      北京一對夫妻名下有五套房:養房比養兒子還靠得住

      2017年05月03日 15:42:0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在北京的房地產市場摸爬滾打20年,張志遠見過有人因房子而暴富,也見過有人白白損失了17萬元,什么都沒得到。

        在那筆失敗的交易中,張志遠是“甲方”。他和妻子本來的打算是把自己在四環路邊的老房子賣掉,換一套郊區的獨棟別墅養老,房子早已經看好了,樓前有一大片菜地。

        跟他簽訂合同的是一對情侶,這對相識了9年的戀人也計劃好了,拿到房本的那天就去領結婚證。前提是,他們要先把昌平區的一套商住房賣掉,才能交上200萬元的首付款,剩下的錢還能負擔起一輛車和一場婚禮。

        從3月26日起,這些甜蜜的計劃都被打亂了。那天,北京市多部門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商業、辦公類項目管理的公告》,規定商辦類項目的銷售對象應當是合法登記的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有數據顯示,新政出臺后3天內,商辦類的業簽約跌幅99.9%,張志遠遇到的只是其中一個故事。

        已經收了100萬元首付款的商住房交易無法進行,張志遠的房子那對情侶也買不了了,但10萬元的違約金和7萬元的中介費,他們還是得出。

        張志遠至今都記得,解除合同那天,那對情侶滿臉愁云,一聲不吭,那時新政出臺差不多剛一個月。

        在此之前,張志遠那套四環邊的房子從掛出到簽合同,只用了一天,買家從看房到交定金,不超過3個小時。房子售價為510萬元,面積不到60平方米。

        這幾乎是張志遠第一次不得不放慢買房的腳步。從1997年買第一套房子開始,張志遠就堅信“抓什么都不如抓一套房”。這個商人平生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和看房,就連出門旅游都總要去當地的書店和房屋中介逛逛。妻子跟他晚飯后出去遛彎兒,要是發現他沒跟上,回頭去中介門店里找,準能找著。有幾次趕上店里客戶要去看房,他也要跟著去,盡管人家根本不認識他。

        為了買房子,張志遠“手里都沒有閑錢”。他和妻子手里有5套房子,但是一輛老牌面包車開了12年,“連發小廣告的都不愿意往我這兒發”。

        這些年來,張志遠見證了房價的一路飛漲。他眼看著路邊中介掛出的最低房價從“一字頭”(記者注:指100多萬元)變成了“二字頭”“三字頭”,直到現在“五字頭”越來越多。

        就在今年3月份,他有個朋友看上一套房,房主幾次漲價,最后談好600萬元成交。臨近簽合同,房主接了個電話,說有人要加10萬元,問這邊要不要漲。他的朋友氣得沒顧上法律,在大馬路上把對方揍了一頓。

        房價的飛漲不止發生在北京。去年春節,張志遠有個親戚開車去涿州,路上就讓樓盤推銷員給攔下了。到了售樓處一看,滿屋子都是人,當時就交了2萬元定金買了套房,說是“讓氣氛給包圍了”。現在那套房子已經漲了200多萬元。

        “現在這年頭,買房子真跟買白菜一樣。”張志遠斜靠在椅子上,身穿一套綢料的深色唐裝,腳上一雙黑色布鞋,看起來像個地道的老北京。

        因為經常看房,張志遠的微信里有北京各個地方的房地產中介,“經常聯系的就有二三十個”,但是這幾天,他聽經常聯系的中介說,新政之后房市成交量下降了七八成,有的中介因為拉不到業務,開始離開北京,跑到承德、唐山,最遠的去了海南。

        張志遠買第一套房時,花了3萬元。那會兒商品房在中國市場出現已經將近20年,但很少有人買,大家還都等著單位分房。“我要不是因為沒分上,也不會花那個錢。那時候一個月才掙一千塊。”張志遠說。那時他剛剛辭了事業單位的工作,開始做生意,需要庫房,就在相當于今天的五環邊上買了一塊農民宅基地,周圍都是大片的荒地和村子。

        為了買上房子,他們兩口子抱著孩子在村里住了一年,大冷天挨家挨戶打聽有沒有人要賣房。

        “那時買房子真是為了住啊。”張志遠感慨。結婚后一年之內搬了5次家,好幾次都是被房東轟出來的。過了20年,他還會時不時想起當年吃過的“沒房的苦”。到現在,他們總共搬了十幾次家,只不過后來的幾次,都是在自己的房子里搬進搬出了。

        他從東五環的村子,搬到東三環的樓房,后來為了孩子上學,又搬進了東二環。

        如今,買房賣房幾乎是他唯一的事業,曾經用來住的房子也不只是容納家庭那么簡單。

        他曾買過將近一年的股票,投了30萬元,最后只有幾千元收益。就連做生意,都不如他在房子上的收益多。

        2004年的時候他第一次貸款買房,每個月要還1500元,相當于一個人一個月的工資,也咬著牙扛了下來。那時貸款政策剛放開不久,周圍知道的人都很少。2011年北京出臺限購政策之前,他買了截至目前最后一套房,也是唯一一套純粹為了投資的房子。

        那是雍和宮附近的一處20平方米的平房,當時92萬元買的,“現在得300萬元了”。

        “這得干多少活、熬多少年才能掙得出來?”張志遠說。后來,最早買的那一處農民宅基地的房子拆遷,他又分得了兩套房和130多萬元拆遷款。

        他也早就預料到北京房價的持續上漲。前些年,他看著越來越多的人往北京跑,工資一年年漲,畢業幾年后年薪幾十萬元的越來越多,心想這房價肯定也得跟著漲。“身邊總有人不相信,一直以為房價能降下來,結果在一間筒子樓里跟一家老小擠了30年。”他感嘆。

        對張志遠來說,房子就是養老的保障。“光靠那些養老金,將來怎么能更好地生活?”張志遠說。在他看來。有了房子就有了話語權,養房子比養兒子還靠得住。

        買房的時候,張志遠幾乎沒有考慮限購政策帶來的影響。他堅信只要人不斷往北京走,房價就不會下跌。直到最近,新一輪的限購才讓他不得不放慢腳步。

        為了賣出北四環的那個房子時能“合理避稅”,張志遠和妻子在賣房前兩天辦理了離婚。

        在民政局,他們看到排隊離婚的人群中好多都是拉著手、笑嘻嘻的。辦理手續的工作人員當時只問了他們幾句話:“財產都分配好了嗎?是自己的真實意愿嗎?”沒過幾分鐘,離婚證就發到他們手里了。

        “兩個人變成了一個人。”張志遠的“前妻”說。這個證件除了讓他們少交70多萬元交易稅款之外,沒給她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她依然為家人準備每日三餐,晚飯后跟前夫一起出門散步,依然需要常常回頭到路邊的中介門店把他拉出來。

        可是這一次,本來已經計劃好的交易被政策攔了下來。張志遠還只是這條交易鏈上的一環。他準備賣房后換的房子,房主是個老太太,原本打算下個月去美國花200萬元買套獨棟小樓,就等他賣房交首付了,現在也走不了。另一頭,原本向那對90后情侶買商住房的人已經交的100萬元首付,也尚未被退還。一瞬間,這條交易鏈上的所有人似乎都被凍住了。

        張志遠不知道的是,那對90后情侶在跟他簽訂買房合同的那天晚上,又趕回昌平的那套商住房里簽訂了賣房合同。那一天他們累壞了,可還是買了兩瓶雞尾酒,慶祝即將到來的新生活。他們就像當年的張志遠夫妻,從河北來到北京,想在這座城市扎根。

        (應采訪對象要求,張志遠為化名)

        玄增

        下一頁   [延伸閱讀]   燕郊房地產業急劇膨脹背后:基礎設施建設掉鏈子

      [責任編輯:張曉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视频| 好看的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男人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a∨| 高h黄全肉一女n男古风| 性xxxxhd高清|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要灬要灬再深点受不了看|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 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 激情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 国产免费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aaa成人永久在线观看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99 | 日韩在线播放全免费| 亚洲专区欧美专区|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女人特级毛片| 91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成人午夜看片在线观看|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中文字幕免费高清视频| 欧美人善交videosg| 免费日产乱码卡一卡2卡三卡四| 91丁香亚洲综合社区| 大陆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三| 久久午夜伦鲁片免费无码|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专区va| 啊灬啊灬啊灬深灬快用力|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 天堂草原电视剧在线观看图片高清 |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日韩欧美| 日韩一级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精品日韩一区二区| 美女黄网站人色视频免费国产|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www|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 欧美顶级aaaaaaaaa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