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
去網吧上網時被民警帶走,稱身份證信息顯示曾有犯罪記錄,這讓在深圳打工的長安小伙耶某一頭霧水。發現可能是“烏龍”后,深圳警方比對服刑人員照片,還了他的“清白”。可耶某的身份信息怎么就出問題了呢?
當事人
網吧上網招來警察 稱他“有違法犯罪記錄”
2015年7月,22歲的耶某從咸陽一所高校畢業后,應聘至西安一家大型企業,不久后被安排前往深圳的公司。12月12日,換班后,耶某和幾名同事結伴去網吧上網。
耶某說,他打開電腦不久,就有3名陌生男子來找他,“說是公安局的,找我核實一下事情。”耶某說。事情發生后,耶某的同事也跟過去詢問,確定對方的確是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的民警。但根據查詢到的電話,華商報記者多次試圖聯系龍崗公安未果。
“被帶到公安局后,民警問我是不是在2008年時有過犯罪記錄,然后說了幾個人名問我是否認識。我說不認識,2008年時我才15歲,還在上初中呢。”耶某說,民警再次核查他的身份證,稱他的身份證信息顯示確有犯罪記錄,姓名、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完全一致。“后來他們在網上對比了照片,才確定不是我。”耶某說,他此前也用身份證上過網,但從未被詢問。
家屬
為弄清情況來回奔波 始終沒結果
離開公安局后,耶某馬上給在西安市長安區的家人打了電話。“娃上班也不安心了,想自己回來查查到底咋回事。”2015年12月28日,耶某的父親說,接到兒子的電話后,他們夫妻倆就開始不停地奔波。
“我們先去了鳴犢派出所,顯示我們一家人的戶籍信息都是好的,但警方在另外一個系統查詢,發現娃有過違法犯罪記錄。”耶某的父親說,他們隨后根據提示,找到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警大隊,被告知需要找雁塔分局監所管理大隊了解情況。“兩邊我都找了,但是始終沒有結果。”
根據華商報記者了解,耶某之所以平常使用身份證沒事,在深圳上網卻被查,是因為耶某持有的身份證信息若只在戶籍范圍內查詢,并不會顯示違法犯罪信息,但通過全國違法犯罪人員信息資料庫查詢,會顯示有違法犯罪記錄。記者也通過相關途徑證實了耶某的身份證號碼之下確有違法犯罪記錄。
村主任
確有同名的 可證明耶某無犯罪記錄
2015年12月28日,在長安區魏寨街辦耶柿村村委會,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村主任耶志龍,他表示村里的確有一個(和耶某)同名的,“但兩人相差四五歲,那人已服刑多年。”耶志龍說,根據他對公安機關查詢的犯罪信息辨認,“身份證號碼是1993年出生的娃的(指耶某),但照片卻是正在服刑的人的,兩人同村同名同姓。”耶志龍說,村委會可開具證明,證明耶某并無犯罪記錄。
與耶某同名的男子究竟多大年齡?有過什么犯罪記錄?華商報記者掌握到的相關判決文書顯示,該男子2007年7月伙同他人在碑林區搶劫時將人打傷。2008年8月,該男子被朋友喊來打架致人死亡,隨后被雁塔警方抓獲。根據耶某父親了解的情況,自己兒子身份證信息下的犯罪記錄即產生自2008年8月的這起案件。
警方
已匯報上級單位 信息何時糾正尚不確定
因始終未得到回復,2015年12月29日上午,耶某的父母再次來到公安雁塔分局刑警大隊找到當年辦理案件的民警車某,車某稱此事仍在協調處理,希望耶某父親找戶籍所在地派出所了解情況。
警方在查詢到的與耶某同名男子的一次違法犯罪信息顯示,案情與華商報記者掌握的其在2007年7月伙同他人搶劫致人受傷的內容一致,其個人信息欄里顯示為1989年生人,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照片均不是耶某的。
“為啥2008年的案子就到了我兒名下?”耶某父親說。
2015年12月29日下午,華商報記者陪同耶某父親來到公安雁塔分局監所管理大隊詢問事件進展,服務大廳民警轉達相關負責人回復稱,大隊接到耶某父親的反映后非常重視,目前已匯報上級單位,至于耶某身份證信息中的違法犯罪記錄何時修改,目前尚不能確定。
質疑
身份信息錯誤是否影響當年案件的處理?
昨日下午,華商報記者以耶某家屬的身份致電公安長安分局鳴犢派出所,值班民警稱此事需找到當年辦案單位來處理此事。
一公安內部人士稱,按照辦案程序,與耶某同名男子在2008年犯罪后,辦案機關應前往其戶口所在地核實其身份信息,“但是也不排除身份信息此前就有錯誤的可能。”該內部人士介紹,一個人名下莫名存在違法犯罪信息,對其出行、住宿、游玩等都會帶來影響,遇盤查會被查處,而如果與其同名男子尚在服刑,耶某極有可能被誤認為是服刑在逃人員。
隨后,華商報記者咨詢了多名律師,均稱此種情況比較少見。根據兩人年齡來判斷,2008年,與耶某同名同姓者已成年,但耶某還是未成年。身份信息錯誤,是否會影響到案件的處理,還真不好說。
昨日,根據耶某家人提供的聯系方式,華商報記者電話聯系了車某,但被對方告知找錯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