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樂極生悲”,用在小陳身上再恰當不過。20歲的他在一天內經歷了兩次掉下巴,皆因聊天大笑所致。專家提醒:與習慣性骨折一樣,下巴復位后也容易再次習慣性脫落,一兩天內最好控制表情,避免大笑。
小伙聊天大笑,一天內兩掉下巴
“當時我正好在急診值班,半夜的時候來了個20歲的年輕男孩,他的嘴大張著,無法閉合,非?鋸,口水不斷往外流,病人十分痛苦,嘴角旁的肌肉不斷產生痙攣。”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曾勁峰博士告訴記者,事后詢問患者得知,他曾經也有過“掉下巴史”,當天沒有任何征兆,不過是與朋友聊天,相談甚歡,張嘴大笑一通后,下巴就回不去了。
“我同事幫他復位后,已經是凌晨三時,他就離開了。沒想到的是,五時這個患者又來了,又是我接的診。”曾勁峰博士說,和第一次的情形一模一樣,男孩再次流著涎水、臉部很僵、很痛苦地走了進來。
有顳下頜關節病者更容易反復掉下巴
他問診才知道,這名男孩回去毫無睡意,看喜劇片時太過投入,沒忍住大笑,結果下巴又一次脫臼。“我們不得不在復位后為他進行了包扎固定,以免悲劇再次發生!贬t生說。
曾勁峰介紹,有些人本身就屬于容易掉下巴的人!盎加酗D下頜關節病的人,如咬合不整齊、口腔一側有爛牙,靠另一側咀嚼導致關節紊亂者,這些人都容易下巴脫臼!彼嵝,一旦脫過一次臼之后,相關部位韌帶松弛受損,以后也容易反復脫臼。
“如果剛進行復位的患者,一兩天內最好‘制動’,避免夸張表情尤其是大笑大叫,否則容易發生習慣性脫臼。”他提醒。(記者涂端玉 通訊員郭江、梁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