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臺公務員報考熱持續升溫 警訊新世代集體不安

      2012年12月14日 16:12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中國臺灣網12月14日消息 臺灣《中國時報》12月14日刊登社論文章指出,由于公務人員的勞動條件、待遇以及福利相對較優,近年來臺灣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不斷增加。全球經濟大環境欠佳,島內經濟景氣持續低迷,今年參加公職考試的人數將近80萬,創歷史新高。然而, 其背后隱含的社會與產業問題,值得讓人深思。

        文章摘編如下:

          由于公務人員的勞動條件、待遇以及福利較優于一般民間部門,近幾年來臺灣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不斷增加。隨著金融海嘯的沖擊與持續的經濟不景氣,參加公職考試的報名人數持續增加,今年甚至將近有八十萬人報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背后所隱含的社會與產業問題,值得當局進一步省思。

          首先,較令人憂心的是,臺灣除了應屆畢業生與待業者投入公務員考試外,還包括愈來愈多的轉職者、中年失業者,甚至是在校學生。這樣的趨勢,除了透露出就業環境的嚴峻外,更隱含著青年世代對于未來的焦慮與不安全感等警訊。

          放眼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年輕人也同樣有著這樣的不確定感。例如英國,由于政府長期忽略公共政策對于青年世代的影響,使得20歲到35歲這一代的年輕人面臨了經濟狀況不穩定(economic insecurity,I)、背負著來自同儕與新移民的競爭壓力(pressured,P)、負擔政府的各種沉重賦稅(over-taxed,O)以及公共與個人債務纏身(debt-ridden,D)等四種壓力,而形成所謂的“IPOD世代”。

          目前,臺灣的年輕人也正在被“IPOD世代”化,包括必須面對失業、薪資負成長、學貸、繳得多但領得少的退休年金,以及買不起房子、不敢成家或是無力養育下一代等壓力。因此,公務人員合理的待遇與福利,以及工作的穩定性等,遂成為青年人或是中年失業者的最佳選擇,但這卻也是警訊之一。

          年輕人藉由公務員考試尋求就業與生活安全感的趨勢,也可能造成公、私部門間的排擠效應;各學科領域的精英愈往公部門集中,盡管有利于公部門篩選更多優秀人才,但也可能增加私部門媒合適合人才的障礙。在惡性循環下,目前民間企業缺工、薪資水平偏低,以及青年失業人口過高等問題,短期內恐更加難以解決。再者,從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觀點來看,愈多人廣泛參與公職雖有助于提升公共政策的質量,但在現行代議政治的體制下,公職吸納愈多的精英,反而恐將對于權力監督機構產生更大的壓力,這亦可能是警訊之二。

          警訊之三是目前臺灣高等教育所遭遇到的困局,除了無法完全契合就業市場的需求外,過低的入學門檻,以及人力資源供過于求,不僅增加求職的障礙,同時在市場法則下,也間接造成了薪資水平的停滯不前。更有甚者,倘若學校為了強化學生進入公職窄門的競爭能力,而以準備考試做為教學導向,如此,恐更加助長這股報考公務員考試的熱潮。

          另外就考生的角度而言,大量投入的考生們是否對于公部門的科層制度運行已有相當的認識,并已做好擔任公職的職涯規劃才決定投入?亦是令人憂心之處。

          面對臺灣這一趨勢,臺當局不僅不該抱持樂觀看待的心態,相反,更該視為一場嚴肅的挑戰。雖然臺當局相關的措施與政策都已陸續進行或正在規劃中,然而仍須評估政策施行的效果,并檢視政策目的與民眾感受之間的落差,如此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例如落實推動產業發展、改革年金制度、促進青年就業、提升受雇者薪資所得、協助青年成家與購屋、推出更有利的托育與催生等相關政策或計劃,如此才是因應治本的積極性作為。

          此外,從英國的“IPOD世代”可以發現,隨著人口老化的情形愈趨嚴重,不僅當局在年金制度與醫療照護制度的公共支出上不斷增加,青年世代在年金制度與醫療照護制度的負擔同樣也益加沉重,形同部分財富轉移給上一代退休的老人,未來甚至還必須自行解決部分退休金的問題,形成“吃虧”的世代(a crossover generation)。臺灣也逐漸面臨了相同的問題,由于公務人員退休制度明顯優于其它職業類別,再加上勞保年金制度改革的前景未明,如此都間接助長了這一現象。尤有甚者,一旦年金制度問題持續延宕,未來更恐衍生出世代間的對立,即使有幸擠進公職窄門的年輕人,屆時亦可能難以去除對于退休后的焦慮與不安全感。

          事實上,公務員報考熱只是一個現象,背后的新世代的集體不安,才是問題的核心。(中國臺灣網 何建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系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多女多p多杂交视频|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观看不卡| 啦啦啦中文中国免费高清| 4hu四虎永久免在线视|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三区| 交换年轻夫妇5| 老公和他朋友一块上我可以吗| 国产成人黄色小说| 4480新视觉yy理论片| 天堂va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高清| 韩国理论妈妈的朋友|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下面无遮挡一进一出| 国产精品黄页在线播放免费|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女生喜欢让男生自己动漫| 一级片免费网站| 成人毛片视频免费网站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仑精品|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最新亚洲春色av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不卡| 欧美人与动性xxxxx杂性|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欧美色视频在线| 亚洲欧美校园春色| 色综合网站在线| 国产美女一级毛片| 99久久免费精品高清特色大片| 大量精子注入波多野结衣| chinesespanking2实践| 天天看片日日夜夜| h视频在线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