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網11月7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施工中的臺中生活圈4號線工程,在臺中縣潭子鄉臺中慈濟醫院附近發現聚興遺址。臺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劉益昌今天表示,出土遺物在臺灣考古出土遺物中屬于相當罕見遺跡。
劉益昌指出,遺址年代約為2000年前,地下蘊藏了史前牛罵頭文化與營埔文化重要的物質文化信息,文化遺物特色有石器的石錘和打剝石片;陶片則有橙色夾砂陶、橙皮灰胎細砂陶、橙色泥質陶和灰黑色夾砂陶等。
他說,在聚興遺址范圍,發現地層出土文化遺物,同時具有明顯的文化層堆積現象,有史前人類住屋活動的柱礎及石墻等重要出土遺跡,在臺灣考古出土遺物中相當罕見。
臺中縣文化局指出,臺中生活圈4 號線工程施工中,施工單位于今年7月20日發現聚興遺址的地層出土遺物,緊急停工,委托劉益昌團隊進行搶救。經過劉益昌團隊日以繼夜進行搶救發掘,預計于11月15日完成搶救發掘工作。
這些挖掘出的出土遺跡,文化局認為有永久保存的必要,正進行就地包覆處理后移地至清水鎮牛罵頭文化園區進一步研究、保存、展示。(高大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