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聚焦丨“無處可去” 美國媒體關注受關稅影響的美國小企業
馬薩諸塞州的游戲公司、肯塔基州的人造花企業、密歇根州的茶店……美聯社近期發布的一篇報道注意到,自4 月初美國政府宣布要提高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時起,面對不斷減少的庫存和飛漲的成本,許多依靠中國進口商品生存的美國小企業主正變得越來越絕望。
比如,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馬薩諸塞州玩具公司,其產品由于曾被名人推薦,在北美地區超過14000家商店都有售賣。而關稅戰使得這家公司25年來的健康增長戛然而止。
該公司負責人表示,該公司所有的生產都在中國進行,在過去的三周里,公司有價值50萬美元的三個集裝箱的貨品被滯留在中國。目前,該公司失去了美國最大零售商中的三家的總價值達1600萬美元的訂單。
該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只有22名員工的小企業,他們“沒有能力迅速將生產遷移到別處”,并表示關稅“擾亂了公司的業務,使公司處于破產的邊緣”,他估計如果一切不變的話,公司只能維持大約4個月的時間。
美聯社報道截圖
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一家家居裝飾店店主表示,自己業務中所使用的人造花約九成都是在中國制造的。在其數十個供應商中,較大的供應商都承擔了部分關稅,漲價幅度在20%到25%不等,預計小供應商漲價幅度會更高。
這位店主表示,中國是唯一生產品質較高的絹花的國家,要讓供應商去其他國家開工廠、把生產轉移到其他地方需要數年時間。他表示,自己早早就為年底的節慶裝飾品下了訂單,但即便已經在關稅實施前做了囤貨的準備,其日常人造花庫存也僅夠維持2到3個月,而在那之后“自己不知道該怎么辦”,他擔心關稅戰會導致大量夫妻店的倒閉,導致大家“無處可去,無事可做”。
肯塔基州列克星敦市家居裝飾店店主(美聯社報道截圖)
密歇根州安娜堡市的一家茶店也遇到類似問題。
種種原因茶葉并未在美國大規模種植,美國人消費的茶葉基本都是進口的。這位茶店店主表示,自己從中國、印度、肯尼亞等國家進口散裝茶葉,其高端茶葉可以賣到每50克33美元。她認為自己的漲價空間有限,因為不會有顧客愿意花75美元買50克茶,“無論這茶葉有多好。”這位店主表示,美國無法生產足夠茶葉滿足美國人的需求,關稅也無法做到這一點。
一位俄克拉荷馬城的汽車配件制造商的原料是從中國進口的。
自2018年特朗普首屆總統任期時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以來,他就開始尋找中國之外的供應商了,但過程并不順利。自那時起,他承擔了關稅導致的額外成本,這也限制了他擴張生意的能力。而今年4月以來的新關稅使得做生意基本不可能了。他表示,需求是存在的,但公司卻沒有能力生產更多產品。
這位企業主表示,自己試圖同白宮和其他政策制定機構聯系,希望取得對小企業的支持,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認為,現在是政策制定者考慮貿易政策全面影響的時候了——他們不能只考慮股票價格或者全球競爭力,他們更應該考慮這些政策對經營著小企業的真實的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