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譜寫時代華章 奮斗創造美好未來
——總書記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人民日報本報記者 馮春梅 李昌禹 劉博通
光榮屬于勞動者,幸福屬于勞動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指出,要深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在長期奮斗中鑄就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要大力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激勵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勞動創造了中華民族,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也必將創造出中華民族的光明未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深情禮贊勞動創造,提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激勵廣大干部群眾朝著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宏偉目標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匯聚起廣大勞動群眾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厚植勞動情懷
“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
4月3日,北京豐臺區永定河畔,春和景明、惠風和暢。習近平總書記拿起鐵鍬走向植樹點,同現場的北京市、國家林草局負責同志和干部群眾、少先隊員一起忙碌起來。鏟土造坑、培土圍堰、提水澆灌……習近平總書記在這里接連種下油松、金枝槐、美人梅、車梁木、杜仲、元寶楓等多棵樹苗。
一邊勞動,習近平總書記一邊詢問孩子們的學習生活和勞動鍛煉情況,勉勵他們“美好生活都是靠勞動創造出來的”“在勞動中鍛煉身體、錘煉意志、增長知識”。
“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對于勞動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強調“要教育孩子們從小熱愛勞動、熱愛創造,通過勞動和創造播種希望、收獲果實,也通過勞動和創造磨煉意志、提高自己”。
“這是我們共同給樹苗澆水,實際上也在為你們澆水”“從小就給它扶正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連續13年參加首都義務植樹活動,同孩子們一起勞動時,手把手教給他們怎么拿鐵鍬、怎么拎水桶、怎樣培土圍堰。
細細叮囑、殷殷寄語,言傳身教中,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種子在幼小的心靈播下。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這個春天,江蘇泰州市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把課堂從教室“搬”到田間地頭,引導孩子們在汗水中感受勞動的快樂。從耕種體驗到食物制作,從清潔衛生到手工活動,各地中小學開設了豐富多彩的勞動課程,讓學生們感知勞動樂趣、體會勞動光榮。
“近年來,勞動課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孩子們在接受勞動教育中,不僅能獲得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更磨煉了意志品質、培養了責任擔當,有助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姜堰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校長高金鳳說。
“我是黃土地的兒子”“我們的根扎在勞動人民之中”。
從農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到黨的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始終保持勞動者本色,對勞動有著深刻的理解,對勞動人民有著深厚的感情。
黃河入海口,俯身摘豆莢,一撮一捻,順手將一顆大豆放進嘴里,細細咀嚼:“豆子長得很好”;中原大地上,托起麥穗看灌漿,對老鄉笑言“我們都是種莊稼出身”;北京草廠胡同,和街坊四鄰團團圍聚包餃子……
歲月悠悠,本色不改。
始終堅持“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同勞動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來到基層一線勞動者中間。農民工待遇好不好,環衛工工間咋歇息……普通勞動者的急難愁盼、安危冷暖,總書記一直掛在心間。
前不久,京唐城際鐵路北京段進入軌道精調階段。為了這一刻,中鐵十四局京唐城際鐵路項目測量主管李維川已堅守了許多日夜。
“我是從一名農民工成長起來的,我永遠不會忘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一線工人的關懷。”李維川說。
2013年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地鐵8號線南鑼鼓巷站施工工地,看望慰問堅守崗位的一線勞動者。當時,李維川就在現場。
“全社會一定要關心農民工、關愛農民工。”這些年來,總書記的暖心話語在李維川心中久久回蕩。白天,不斷嘗試運用新的測量技術,晚上整理數據、學習理論知識……長期堅持鉆研,李維川從農民工成長為業內專家。
廣西考察時,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多渠道靈活就業的社會保障制度,維護好卡車司機、快遞小哥、外賣配送員等的合法權益”;河北塞罕壩,總書記詳細了解護林員工作生活情況,關切詢問:“你們還有什么困難?”……
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情系人民。
“無論時代條件如何變化,我們始終都要崇尚勞動、尊重勞動者,始終重視發揮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主力軍作用。”
“人世間的美好夢想,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實現;發展中的各種難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輝煌,只有通過誠實勞動才能鑄就。”
“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新時代是奮斗出來的。”
…………
深情話語,彰顯崇尚勞動的情懷;深切厚望,飽含對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不懈奮斗、勇往直前的期待。
新時代的勞動者心懷夢想,砥礪奮進,在廣闊天地間揮灑汗水,用雙手打拼更加美好的未來。
關愛勞模工匠
“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
山東日照港,海天遼闊,碧波蕩漾。看著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派繁忙景象,山東港口集團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創新團隊帶頭人張連鋼十分欣慰:“10多年前,我們到國外的自動化碼頭參觀。國外同行‘連捂帶蓋’,連下車拍照都不讓。”鼓足一口氣,他帶領團隊攻克一個個難關,實現軟硬件設備全部國產化。如今,日照港成為全球首個順岸開放式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2024年5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日照港考察。“我們要從大國走向強國,肯定要過這一關,走自主創新的道路。”總書記贊許地說,“你們的貢獻很大,體現了勞模精神、工匠精神。”
“總書記的話,鼓舞我們繼續堅持自立自強,為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貢獻力量。”張連鋼說。
勞動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共和國的功臣,大國工匠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
20多米高、1.5萬噸重,這是中國一重水壓機鍛造廠車間一臺水壓機的規格。在副廠長劉伯鳴的操作下,這個龐然大物向下施壓,將一個個鋼錠塑造成型。
“我們就像是‘揮舞大錘’的鐵匠,但打造的鍛件要用于核電、石化、冶金等重要領域,必須絲毫不差。”從普通技術工人一步步成長為大國工匠,劉伯鳴帶領團隊獨創了50多種鍛造方法、40多項鍛造技術。
2024年9月,劉伯鳴和工友們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新時代新征程,希望你們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功、提高本領,繼續為建設制造強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這份鼓勵,讓劉伯鳴和工友們干勁十足:“我們會持續磨礪本領、發揮好傳幫帶作用,在工作中努力取得更加優異的成績。”
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
“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不僅自己要做好工作,而且要身體力行向全社會傳播勞動精神和勞動觀念,讓勤奮做事、勤勉為人、勤勞致富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工會要協同各個方面為勞動模范、大國工匠發揮作用搭建平臺、提供舞臺,培養造就更多勞動模范、大國工匠。”
“加快建設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培養造就更多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
引領感召,全國各地以崇高禮遇褒獎、致敬勞模工匠。一個個“大國工匠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在各地開花結果,勞模工匠開展傳幫帶的工作平臺和渠道日益完善,勞動模范、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示范引領作用得到更好發揮。
“你的職稱走的是哪個序列?”
2022年10月17日,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習近平總書記詢問坐在對面、身著車間工服的鄭志明。
來自廣西汽車集團的鄭志明答得詳細:“咱們國家出臺了打破天花板的政策,我剛評上特級技師,還評上了高級工程師。黨的政策讓我們職高畢業的工人,也有了好出路。這是過去想都沒有想到的。”
鄭志明的一席話,說出了許多產業工人的心聲。近年來,一項項行動密集展開,打破職業發展天花板、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加快建設公共實訓基地和工匠學院、增加產業工人在各級各類評選中的名額比例等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產業工人的地位和待遇進一步提高,激勵廣大勞動者練強精湛本領、盡情施展才干。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迅猛發展。勞動者素質對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至關重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對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高度重視,強調“當代工人不僅要有力量,還要有智慧、有技術,能發明、會創新,以實際行動奏響時代主旋律”。
在閩江學院,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高校不僅要培養研究型人才,也要樹立應用型辦學理念,培養青年一代適應社會需要的技能。”
在貴州省機械工業學校實訓基地,對同學們表示:“各行各業需要大批科技人才,也需要大批技能型人才,大家要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貼心的話語,鼓勵廣大技能勞動者以匠心匠藝拓寬職業發展道路,書寫更加精彩的人生篇章。
從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到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修訂實施,再到中辦、國辦印發《關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一項項制度安排,一系列有力舉措,夯實了職業教育穩健前行的根基,為技能人才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條件,也為大國工匠涌現提供了扎實支撐。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這是一個有機會干事業、能干成事業的時代。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愈加成為全社會光輝閃耀的群體,廣大勞動者見賢思齊、持續淬煉自身技藝,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道路越來越寬闊。
禮贊勞動創造
“夢想屬于每一個人,廣大勞動群眾要敢想敢干、敢于追夢”
春日的江漢平原,廣袤田野上生機勃勃。湖北嘉魚縣潘家灣鎮十里蔬菜長廊滿目青翠、菜農們在菜畦間穿梭勞作,鄉村產業振興的圖景徐徐鋪展。
2024年1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沿田埂走進菜地深處,細問蔬菜生長期、收割存儲、銷量價格。
總書記最牽掛的,還是鄉親們的獲得感:“不能忘了農民這一頭,要讓農民得到實惠。”田里勞作的菜農葉祥松聊起收入打開了話匣子。臨走時,總書記微笑著探身向前,伸出手來。葉祥松邁前一步,緊緊握住總書記的手。
緊緊相握的手,傳遞奮斗向上的力量。
“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辛勤耕作,日子一定可以越過越美。”葉祥松說。
新時代,每一個人都是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夢想屬于每一個人,廣大勞動群眾要敢想敢干、敢于追夢。說到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靠各行各業人們的辛勤勞動。”情深意長的寄語,蘊含著總書記將夢想變為現實的深邃思考。
一條郵路,聯通著大山與外面的世界,承載著鄉親們的期盼與惦念。天蒙蒙亮,全國勞動模范、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稱桿鄉郵政所所長桑南才跨上摩托車,開始了新一天的送件工作。
山高谷深,道路崎嶇,桑南才37年間騎壞了5輛摩托車,磨破了160多個郵包。“郵路越來越通暢,大家伙的日子越過越紅火,所里的快遞量也在不斷增加,沿途的風景怎么也看不夠。”桑南才說。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如何從一名建筑工人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近日,在湖南第一師范學院,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質量總監鄒彬分享了自己的成長故事。從湖南小山村一路走來,他用韌性和耐心,實現我國砌筑項目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獎牌零的突破,用雙手“砌”出人生的精彩。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鄒彬驚喜地發現,總書記坐在自己正對面。“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小事當大事干,踏踏實實把正在做的事情做好,靠勤勞雙手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總書記的話讓鄒彬追夢的信心更足,把工作干到極致的信念更加強烈。
“任何一名勞動者,無論從事的勞動技術含量如何,只要勤于學習、善于實踐,在工作上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就一定能夠造就閃光的人生。”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激勵著千千萬萬的勞動者。
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各行各業的勞動者踏實勞動、勤勉勞動,在平凡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夢想”號探秘大洋,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0萬輛……隨著我國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各種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涌現,為新時代的勞動者、追夢人提供了大顯身手的廣闊舞臺。
“今天,黨領導14億多人民正意氣風發奮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時代不同,使命任務發生變化,但艱苦奮斗、團結奮斗、不懈奮斗的精神永遠不會變。”
廣大勞動者牢記總書記囑托,在各自崗位上奮發進取、銳意創新、爭創一流,必將匯聚起新時代昂揚奮進的磅礴力量,創造出更加幸福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