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見!票房曲線繪出中國電影春天
據網絡平臺數據,截至2月13日19時許,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含預售)突破100億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首部、全亞洲首部過百億的影片。
一路飄紅的票房,一往無前的態勢,令人振奮。
今年春節檔被譽為“史上最強春節檔”。“最強春節檔”,究竟有多強?電影票房達95.1億元,觀影人次達1.87億,均刷新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票房和人次紀錄。
“最強春節檔”是好作品“點燃”起來的。今年春節檔影片題材豐富,類型多樣,呈現“一超多強”局面。“一超”體現在,《哪吒2》熱辣滾燙,堪稱票房擔當;“多強”體現在,《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等多部影片表現不俗,收成可喜。
“一超”領跑,“多強”緊追。以精彩看點滿足觀眾的審美需求,以品質創新“適配”公眾的觀影熱情,才有頻頻刷爆紀錄的票房,才有日漸增多的觀影人次,才有“電影院里過大年”成為時尚,“臺階上都坐著人,春節檔電影真的不一樣”。
正因為春節檔電影各具看點,讓人不忍厚此薄彼,很多網友不只看一部,而是看了全部,甚至對心儀的影片“N刷”“感覺都要看不過來了”。
2025年度電影票房突破170億元,既有今年春節檔影片的貢獻,也有年初多部熱映影片的貢獻。比如,在上月初,《誤殺3》《小小的我》《“騙騙”喜歡你》等影片都取得不菲成績。
多點開花,相向而行,共同成就了“2025年度電影票房突破170億元”的佳績。
“史上最強春節檔”,誰是最大贏家?毫無疑問是中國電影。
今年以來,中國電影發展勢頭迅猛,已引發國際社會關注。有海外媒體稱“中國電影市場呈現出繁榮景象”,路透社認為,“春節檔電影票房的飆升鞏固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且最具影響力電影市場的地位。”《紐約時報》甚至發出“中國不再需要好萊塢?”的感嘆!
《哪吒2》將于當地時間14日在北美院線全面上映。部分影院提前點映時,盡管是工作日,影院里基本滿座,有美國觀眾看后,稱贊“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
盛贊背后,與中國電影表現驚艷有關。比如,《哪吒2》一舉拿下全球影史單一市場票房冠軍,隨著票房增進,“吒兒”將創造更高紀錄。
2025年度中國電影市場累計票房,已經超過北美票房成績,位列全球第一。
這個全球第一,意義重大。有專家認為,在全球電影業進入調整周期的當下,中國電影率先“回暖”。如何看待這種“回暖”?這將增強中國電影人的發展信心,激勵中國電影人拍攝更多佳作,還將推動中國電影市場乃至全球電影市場向上向好。
事實證明,中國電影人有“輸出”精品力作的能力,中國電影市場有助推全球市場回暖的實力。中國電影取得的進步,中國電影人積累的經驗,比如,立足于文化自信,在IP內容商業化、電影工業流程化等方面升級創新力,將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提供新的思路。
這個春節檔新片不斷跳躍的數字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天花板的想象,以前所未見的票房曲線繪出一個充滿希望的電影春天。
中國電影票房位列全球第一,是一場靜水流深的變革。這場變革既是中國電影產業升級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的重要體現。當前,我國電影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擔當作為、攻堅克難,已經取得來之不易的成績。搭乘政策東風,中國電影人有信心構造更精彩的光影敘事,有底氣拓展更亮眼的發展版圖。
2025年全國電影局長會議強調,要聚焦創作生產優秀作品這一中心環節,不斷推出展現中國精神、反映時代氣象、深受人民喜愛的電影精品,要創新開展電影“走出去”。可以說,中國電影產業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機遇。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房取得亮眼成績,還與一攬子增量政策精準發力有關。從啟動電影惠民消費季,到部署開展版權保護,再到打造新型消費場景,政策“組合拳”帶來積極效應,不僅優化了觀影環境,激發了觀影熱情,還有效延長了消費周期。
有評論說:“在審美分眾化的電影市場,大眾口味的最大公約數越來越難達成,50億以上的影片已經很少出現。但沒想到,先來的不是50億,而是直接翻到了100億!”這一歷史級表現,無疑為市場帶來了最寶貴的信心。這種信心也不僅僅是對電影票房數字的信心,更是對電影全產業鏈和經濟趨勢的信心。
如同哪吒票房飄紅后,電影人紛紛繪制的祝賀海報:并肩而行,不以山海為遠;向新出發,定能再攀高峰。2025年開局的票房在世界電影史記下了熠熠生輝的一筆,更加值得期待的全產業效應,早已遠在票房數字之外。
中國電影,未來可期!中國經濟,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