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筠連山體滑坡仍在持續 救援力量連夜布設雷達 現場探訪→
2月8日11時50分許,四川省宜賓市筠連縣沐愛鎮金坪村2組突發山體滑坡。截至8日24時,已核實10戶民房、1戶生產用房被掩埋,已成功救出2名傷員,均無生命危險。經初步核查,災害造成29人失聯。現場最新情況,一起了解↓
總臺中國之聲記者今天凌晨抵達現場。雖然天沒有亮,記者在滑坡山體對面的一座山上,還是能依稀看到滑坡體的情況。
滑坡點呈“V”字形
滑坡仍在持續
滑坡點附近是一個呈“V”字形的山溝,滑坡發生后,大量土方涌入山溝,滑坡體堆積物以石塊為主,跟周圍茂密的植被形成鮮明對比。此外,滑坡山體肉眼可見較大坡度,據了解,坡度有40°到60°。滑坡體厚約10至20米,寬約100米,滑坡方量達到10萬余方。目前,滑坡仍在持續。
△救援力量在滑坡現場搜尋
據了解,近十天來,當地一直在下雨,累計降雨量超過40毫米,近三天降雨量累計超過20毫米。在滑坡現場,武警、消防、應急等多方救援力量一直在連夜有序開展救援工作。
4臺地質探測雷達已架設
實時監測滑坡體
記者跟隨國家安全生產勘測隊一行進入滑坡現場沿途看到,山路狹窄又崎嶇,只有一車道,夜間霧氣大,又剛剛下過雨,路面十分濕滑,所以,不少大型救援機械設備出現了緩行。國家安全生產救援先遣力量一行10人攜帶地質探測雷達徒步8.6公里先到達現場。記者到達現場時,他們已在滑坡山體對面的山上架設起4臺地質探測雷達,實時監測滑坡體。
△2月8日19時,消防救援人員利用搜救犬、生命探測儀從下至上對垮塌廢墟進行搜索,對關鍵點位進行標注后,對廢墟現場進行淺表搜救。
國家安全生產勘測隊副大隊長周艷峰介紹,由于連日降雨的影響,山體進一步滑坡風險較高。采訪過程中,就出現了多次較大規模的滑坡,雖然眼前一片漆黑,記者距離滑坡體也有數百米,但仍能清晰聽到對面山上傳來的轟隆聲,還能辨得出碎石摩擦聲,每次滑坡持續時間短則十幾秒,長則四五十秒。
周艷峰說:“雷達布設在視野開闊的制高點,就像人的眼睛一樣,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監測山體的位移情況,它的精確度能達到0.1毫米,最遠距離達到5公里。再就是監測的方向一定是在滑坡體的對面,對滑坡體進行全覆蓋”。
現場架設的地質探測雷達不僅能遠距離監測山體的位移情況,還可以提前預警二次滑坡風險,監測結果將指導救援作業,確保現場救援人員的安全,直到位移穩定后,救援隊伍才能跟進救援。周艷峰介紹,下一步的任務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在滑坡體周邊全部布設雷達,把所有較為危險、活躍的山體全覆蓋監測,才能確定進一步的救援。
此外,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指揮中心副主任曾依權介紹,筠連縣沐愛鎮“2·8”山體滑坡發生后,四川省消防救援總隊立即啟動地質災害救援應急響應,先后調派9個支隊464人10犬,多組力量于今日7時30分集結,8時30分進入滑坡體相關點位進行搜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