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新圖景 發展新動能
春節假期是傳統消費旺季。今年春節假期,消費市場供需兩旺,新場景、新業態持續涌現。
從國潮涌動激活文旅新體驗,到數碼產品以舊換新掀起升級熱潮,從購物街區打造沉浸式消費新場景,到餐飲門店升騰的煙火氣,多元業態描繪出消費新圖景。活力四射的春節假期消費市場,既彰顯著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巨大潛力,更折射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國潮涌動,文化旅游消費持續升溫
“掌燈啦——”隨著一聲吆喝,夜為幕、千燈亮。春節假期,河南省洛陽市老城區的洛邑古城景區內,許多身著傳統服飾的游客在隋唐大運河新潭碼頭遺址邊開啟了“穿越之旅”。
春節假期,景區特別策劃“人間煙火氣 坊里過大年”特色文旅活動,延長景區開放時間,每天入園人次保持在10萬以上。
在文化展示街區,唐三彩、汝陽劉毛筆、洛陽宮燈……身著傳統服飾的游客移步換景、觀看展演,沉浸式感受著中式審美。
洛邑古城的漢服體驗有多火?“景區入口兩側,原來是汽配一條街,現在成了漢服一條街。”云上漢服體驗店內,90后店主、漢服攝影師王俊祥邊忙碌邊講述他眼中的變化:顧客審美要求越來越高,精工刺繡的漢服更受歡迎,店里還要定期研發新妝容。說話間,天津來的一名女顧客挑好了漢服和新款妝容,店里12個梳妝臺已全部坐滿。
“最近幾天訂單量漲了兩三倍,早上8點半開門,一直到第二天凌晨1點才關門。”王俊祥說,漢服體驗店生意的火爆,得益于古都的文化底蘊,也離不開景區打造的“氛圍感”:可與各種服飾搭配的古建風格、熱門影視劇復原場景,都是拍照“打卡”的流量密碼。數據顯示,洛邑古城的漢服體驗店由幾年前的18家發展至1100余家,2024年吸引520萬人次體驗漢服,帶動消費8.8億元。
國潮不止于景區,這個春節假期,富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的國產電影吸引大量觀眾走進電影院。
正月初七下午1點,重慶兩江新區上影國際影城禮嘉天街店,新春觀影熱潮涌動。影院大廳圍繞“哪吒”主題打造了體驗區,朱紅燈籠、鎏金賀歲條幅與生肖裝飾相映成趣,營造出濃郁的春節氛圍,檢票口前等候入場的觀眾排成長隊。
“今年春節檔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影城店長王煜介紹,相較去年大年初一2900人次的觀影規模,今年大年初一,觀影規模突破5000人次。截至2月4日(正月初七)中午,累計觀影人次已超2.7萬。
“今年的賀歲檔電影題材豐富,涵蓋了喜劇、動作、神話、武俠、動畫等多種類型,滿足不同的觀影需求,觀眾有很多選擇。”巴南區華熙影城總經理郭飛也感覺市場很火熱,“大年初一至初六,影城總觀影人次達3萬,較去年同期增長53%,票房較去年同期增長69%。”
前不久,重慶市電影局啟動2025年電影惠民消費季活動,聯合購票平臺及金融機構推出總價值達1000萬元的消費券,面向全市觀影群眾發放,發放活動將貫穿全年。
據網絡平臺數據顯示,截至2月4日13時28分,2025年春節檔上映新片總票房(含點映及預售)突破90億元,總票房及總觀影人次均創歷史新高。
以舊換新,政策擴圍助力數碼產品消費
春節假期,在吉林省長春市蘇寧易購重慶路萬達店,市民李靜新帶著母親在店內選購手機。“過年了,給母親換一部手機作為新年禮物。”李靜新說,原價3999元的手機,店里活動優惠300元,加上政府補貼,實付只要3199元。
1月19日,長春市商務局發布《長春市2025年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公告》,正式啟動2025年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在線下門店和線上電商平臺均可享受購新補貼。春節假期,長春市手機等數碼產品實現銷售額9505萬元,同比增長超300%。
“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以來,手機、平板等數碼產品成為消費熱點。
春節假期,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的景楓購物中心小米之家門店里顧客盈門。店內的立牌和臺卡上,介紹著最新政策:6000元以下的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可享政府補貼15%,500元封頂。政策加碼,吸引了許多年輕消費者,一些柜臺前甚至排起了長隊。
“家里的平板電腦用了快4年,假期趁補貼正好換個新款,學習、娛樂兩兼顧。”帶著孩子來選購平板的市民龔女士介紹,真金白銀的補貼政策,幫她下定了以舊換新的決心。
柜臺工作人員對舊機的成色、內存等進行評估后,給出400元的回收價格。龔女士認可后,用手機掃碼領取了現金券。看中的新品原價3699元,算上500元補貼和400元現金券,實付2799元。
門店值班經理計冬雪介紹,今年“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以來,店內客流量增加了30%,不少原本猶豫、觀望的消費者群體,在春節收獲了滿意的消費體驗。
南京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處處長趙航介紹,1月20日起,“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享受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從8類擴大至12類;江蘇省級補貼由36類擴大至46類,增加了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藍牙耳機、顯示屏等品類。
南京加力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打造新消費場景,春節期間舉辦促消費活動300余場,并引導商家、金融機構疊加發放補貼,進一步促進和撬動消費。據統計,春節假期,南京市重點監測的90余家商貿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6.4億元,同比增長10.2%。
豐富供給,購物餐飲新場景新業態活力四射
大年初六,四川省成都市春熙路人流如織,街巷市集上的大熊貓主題文創產品、蜀繡手工藝品、不同品類美食等琳瑯滿目。來到“超級時空魔方”西南首店,來自西安的趙女士帶孩子體驗虛擬現實游戲,“仿佛置身太空之中,孩子非常喜歡!”
舉辦年貨大集,開展新春游園,發力首發經濟……春節假期,成都市錦江區啟動“春熙賀新春·幸福過大年”活動,通過線下舉辦促銷活動的方式,發力首發經濟,激發市民和游客消費熱情。
“春節假期,我們推出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讓游客既能感受傳統年味,也能體驗國際化消費環境。”活動承辦方負責人鄭晟介紹,春熙路商圈已聚集了各類品牌首店600多家。
為滿足市民游客多樣化消費需求,豐富節日消費供給,成都推出其樂融“蓉”新春消費季,持續打響新“十二月市”和“新春歡樂購”城市消費品牌,聯動全市各區(市)縣推出200余場促消費活動。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新春歡樂購”已舉辦22年,形成了較強的市場影響力和品牌知名度。成都新“十二月市”福市大集以唐宋時期“十二月市”桃符市為原型,通過魔術表演、互動游戲等環節,為消費者奉上年味濃厚、潮玩有趣的主題市集。
打造新業態、新場景,新春購物一派火熱,餐飲消費同樣熱氣騰騰。
春節假期,安徽省阜陽市的餐飲消費市場十分熱鬧。當地通過改造升級打造新場景,授牌12家“皖美好味道·游阜陽必逛美食街區”,引來各地游客。
清晨,特色美食街區之一的潁泉區東關美食街內已人聲鼎沸。“東關李伍包子店”門前,隊伍排成長龍,走近一瞧,店內店外坐滿食客。
“從外地回來就想著這一口,今天起個大早趕來,沒想到還是那么多人。”李陽是地地道道的阜陽人,常年在外務工,今年回來過年的目標之一就是想嘗嘗家鄉的味道。
“與平時相比,各家營業收入基本能翻一番,有的甚至可以翻兩番。”東關美食街運營公司相關負責人郭凱琪介紹,目前東關美食街共有早市小吃店33家,春節假期總客流量超10萬人次。
在另一處特色美食街區——雙清灣水街,去年11月剛開業的飯店石榴小院人來人往。“春節假期,門店從大年初二開始營業,包廂基本上提前一天就預訂滿了。”總經理胡銳說,“今年春節,我們還推出價格從998元到1598元不等的套餐,都是本地特色菜,滿足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每天營業額在3萬元左右。”
春節假期,阜陽市各大商業綜合體、美食街區開展了各式各樣的文旅商融合活動。截至目前,雙清灣水街等12家“皖美好味道·游阜陽必逛美食街區”累計接待游客148萬人次,帶動消費7.2億元,較去年同期實現明顯增長。
(本報記者智春麗、王欣悅、門杰偉、姚雪青、王永戰、田先進參與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