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人工智能風險需加強數字規則制定
◎周 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人工智能發展的潛在風險研判和防范,維護人民利益和國家安全,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建立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是落實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的關鍵舉措。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應該涵蓋技術安全、技術公平、技術可控、技術責任等方面,而制定人工智能技術數字規則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提升核心數字能力,明確建設目標。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需要與數字能力和產業發展相契合。要從加快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強專業人才培養、提升全產業鏈創新能力、推進技術市場化應用等方面全方位提升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核心數字能力,在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的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從技術標準、數據標準、服務標準等方面提出數字規則的建設目標。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設定約束邊界。制定有關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需要有法律依據。國家立法機關應該通過立法明晰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邊界、規范技術運用流程、提出技術應用中需要保護的個人權益、明確違法違規行為的責任界定和法律責任等,為制定和實施數字規則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強化政企治理協同,共建規則體系。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應該在防范技術風險和促進技術創新之間實現平衡,這需要政府和企業的共同參與。其中,政府可以通過推出產業政策、建立行業標準、設置監管機構、制定行動指南的方式引導企業追求技術創新、智能向善。企業則應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在政府統籌指導下,與行政部門、司法部門、學術機構協同推進,逐步建立數字規則體系。
開展國際交流合作,共商全球標準。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不分國界,世界各國共商、共建、共享數字規則是維護全球數字安全的必然選擇。應在充分尊重各國在文化、法律、倫理等方面的差異性的基礎上,建立跨國合作機制,加強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標準化,尋求建立全球統一的人工智能規則體系,使得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于全體人類。
加強全民教育宣傳,引導理性認知。建立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規則不僅僅是政府、企業和專家的事情,也需要廣大社會公眾的理解和支持。通過教育宣傳引導公眾全面、客觀地認知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原理、應用場景和潛在風險,消除誤解和擔憂,形成建立數字規則的社會共識,將公眾對于保護隱私、保障數據安全、守護社會倫理的需求納入數字規則體系,為數字規則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廣泛和堅實的群眾基礎。
總之,人工智能技術方興未艾,制定相應的數字規則對于保證人工智能技術的可持續發展、維護人民利益、保障國家數字安全、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而制定數字規則是一個復雜而長期的過程,只有在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努力下,才能共創美好的數字未來。
(作者系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科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