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數字殯葬新業態 人才培養新挑戰

      2023-04-04 09:4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這個清明節前后,已經在太子峪陵園實習了半年的吳殿鵬,將作為“銘記生命,數說家風”清明共祭活動的主持人,從3月31日開始至清明節當天,要連軸轉上班整整一周。

        活動現場,這位北京社會管理職業技術學院大三學生,和同事們一起通過數字大屏,實時展示虛實場景,引導現場群眾以數字化祭祀方式與線上的家屬共同緬懷逝者。

        一盞盞寫著逝者名字的祈福燈從屏幕上升起,群眾可以通過掃二維碼,通過聲音、文字、圖片等形式與家人實時共享,線上線下虛實交互。

        “數字科技殯葬對于傳統殯葬的改革,體現在很多方面,首先就是祭奠的方式數字化了,我覺得,這是對殯葬這一傳統行業的升級。”吳殿鵬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

        這個年輕人就讀于該校的生命文化學院,畢業后的主要就業方向,就是面向陵園、公墓等單位。而他這次主持的活動,是北京八寶山禮儀有限公司太子峪陵園首次采用“數字科技殯葬”理念,將現代科技與文化傳統融合,展現了“綠色、生態、人文、科技”的殯葬新模式。

        此次展示的數字墓位,又稱“數字科技殯葬”,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通信、網絡、多媒體等現代先進技術,融合聲光電等科技手段,集數字立體安葬、數字科技禮儀、數字科技祭掃為一體的新型安葬與紀念方式。

        活動現場還設有骨灰撒海、自然葬等節地生態安葬宣傳區、數字墓位實體展示區、數字紀念互動區和便民服務區,為市民提供節地生態葬政策信息解讀、數字墓位觀摩、數字影音紀念等服務。

        2022年7月,北京九禮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八寶山禮儀有限公司下屬的5家墓園,分別簽訂了數字科技殯葬合作項目。5個園區內閑置的室內場所,進行了一系列空間改造,徹底進行了數字化升級,建設了新型的室內安葬墓位。當年11月,5個“數字墓園”相繼建設完成,進入試運行。

        近年來,節地生態安葬、綠色文明祭祀的觀念已逐漸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今年的清明節,這些數字墓園的展示活動,在吳殿鵬看來,或許能夠帶來新時代殯葬新風尚。

        “除了殯葬禮儀、遺體整容技術這些傳統的殯葬業相關科目,我們也會學作圖和剪輯的各種計算機軟件。目前學校教授的傳統課程,和現代的數字科技殯葬也不是沖突的,而是使用數字技術時所需要的人文基礎。”吳殿鵬說。

        對此,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民政與社會工作學院副院長沈宏格告訴記者,殯葬科技數字化,仍然需要文化在背后做支撐,數字技術本身只是一種技術,但是這個技術里面的內容從哪里來,才是學生在校內校外更需要學的東西。

        “從學校的角度來講,就是人才該怎么培養的問題。”沈宏格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實際上,我們已經做了一些思索,現在也準備實施一些改革。從專業本身來看,我認為,開大量的課程去研發這些數字技術,并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

        據沈宏格介紹,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有專門的虛擬現實技術專業,這些技術研發相關的工作,是那些專業學生應該去學的,而不是殯葬專業的學生要學的。

        “那么,我們的學生應該干什么?”沈宏格反問,隨后他給出了答案,“我認為,殯葬專業的學生,應該是技術的使用者,而不是技術的研發者。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在陵園的數字安葬廳內,152塊小屏幕組成了3面大屏幕。在幾名實習生眼中,對這些機器的操作已經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至于更復雜的維護工作,則交給了專門的技術人員來負責。

        實際上,在太子峪陵園里曾經負責產品研發的鮑聽,所學的專業就是通信工程。用鮑聽的話說,數字科技殯葬,就是以技術為載體,來傳播文化理念。

        鮑聽向記者展示了沉浸式禮儀廳里的數字技術,從進入大廳開始,利用雷達觸控技術,墻面可以通過觸碰放飛祈福燈,地板能夠互動感應綻放花朵,人生微電影精練回顧逝者的生命歷程,甚至,還有全息影像讓逝者與親人做最后的告別。

        “我們想要讓這個行業更加現代化,給傳統的殯葬行業,注入技術和設計的新理念。”鮑聽感慨地說。

        沈宏格還記得,去年太子峪陵園還沒正式開園的時候,九禮創始人王杉來過長沙,兩人那時候就聊起了殯葬行業人才培養的問題。王杉對沈宏格表達了自己的擔憂,怕“以后沒有后備人才”。沈宏格當時就讓他別擔心,

        沈宏格表示,殯葬新業態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首先是了解數字技術。此外,殯葬專業的學生,也需要“填充數字背后的內容”。

        在沈宏格看來,數字科技殯葬對于年輕一代有一定的吸引力。最主要的是,數字科技殯葬還能夠解決大城市殯葬用地緊張的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數字科技殯葬確實更具優勢,但將來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還要看這種模式在全國城鄉不同環境下的推廣效果如何。

        作為學校的生產性實訓基地,目前,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殯葬相關專業,有30多名在校生正在太子峪陵園實習。沈宏格告訴記者,這種產教融合的模式,能夠幫助學生與實際工作更快銜接,幫助學生了解企業對工作的具體的要求,包括規章制度,工作流程,等等。

        “畢竟,技術在發展,人才培養肯定也會發生變化。實際上,這是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感慨。

        來自該學院的大二學生王瀟,從寒假開始在陵園實習,他的主要工作是司儀主持。王瀟需要主筆為逝者寫祭文,并獲得家屬的認可。自打他進入了工作環境,就逐步找到了擅長的方向,未來想在司儀主持方面繼續深入學習。

        “在學校的課程中,會模擬儀式的進行,但是在工作實踐中發現,可能會出現各種狀況,需要我們及時調整,隨機應變。”王瀟說。

        在王瀟的眼里,目前的學習和工作,既是傳統的,也是現代的。

        傳統的課程中,他們需要學習生命文化、生死哲學等內容。而在如今的數字殯葬時代,數字生命整理師可以根據家屬提供的逝者生平、照片、音頻、視頻等素材資料,進行儀式的策劃。

        “數字科技殯葬,往往是針對每一位家屬,都會調整服務的側重點和核心。我們在策劃的環節,有非常明顯的感受。”吳殿鵬說。

        他對數字科技殯葬的前景很看好,在這個年輕人心目中,這是一個結合了過去、現在、未來的行業。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渺(中國青年報)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达达兔午夜起神影院在线观看麻烦 | 光棍天堂在线视频| 久久久精品2019中文字幕2020|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8|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 www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成人愉拍精品| 成人三级k8经典网| 亚洲无圣光一区二区| 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 在线观看黄色毛片|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男人使劲躁爽女人动态图|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 а天堂中文最新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三上悠亚伦理片| 欧洲美熟女乱又伦免费视频| 内射白浆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大战孕妇12p| 废柴视频网最新fcww78|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草莓视频国产在线观看| 在线看www免费看| 久久97久久97精品免视看|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6080yy三级手机理论在线| 成人亚洲成人影院| 中文字幕黄色片| 欧美αv日韩αv另类综合| 免费黄色录像片|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韩AV| sss视频在线精品| 日本丶国产丶欧美色综合| 亚洲校园春色另类激情|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