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121.3%背后的文化魅力

      2023-02-08 10:4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綜合江蘇智慧文旅平臺監測數據、移動運營商手機信令數據和各地數據,2023年春節假期,江蘇全省共接待國內游客4135.01萬人次,同比增長21.8%,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21.3%;實現國內旅游收入282.29億元,同比增長20.6%,恢復到2019年同期的100.6%。其中,揚州、蘇州、常州、南京景區游客接待量分別達到2019年同期的153.27%、113.74%、110.65%、104.63%。新年祈福、鄉村度假、民俗非遺體驗、文博場館觀展以及文化街區等更受游客青睞。

        “今年春節是落實新冠病毒感染‘乙類乙管’后的首個春節假期,文旅行業呈現火爆勢頭。數字增長的背后,離不開文化的加持。”蘇州市拙政園管理處主任、蘇州園林博物館館長薛志堅認為,隨著文化遺產活化利用和保護水平的提升發展,由政府主導的多元供給極大地豐富了文旅行業,促進了公眾的文旅消費升級。旅游出行的第一波浪潮已來,后續的持續增長是必然趨勢,如何做足文旅融合這篇文章十分關鍵。

        博物館里傾聽歷史回響

        1月27日,蘇州博物館內,數十位小文博愛好者跟隨導覽員,在夜色中走進紫藤園、中央大廳、西廊、蓮花池及“草堂墨戲”,感受蘇州博物館這座由建筑大師貝聿銘設計的精品之作在夜色中的獨特魅力。

        春節期間,蘇州博物館推出了社會教育活動“小小建筑師——夜色中的蘇博建筑導賞”。“蘇博夜色建筑導賞活動主打的是沉浸式和互動性。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感受蘇州博物館‘中而新、蘇而新’的設計理念。”蘇州博物館黨總支副書記李喆介紹,活動一經推出,預約名額“秒空”。據悉,春節期間蘇州博物館本館接待6.3萬人次,西館接待6.2萬人次,同比增長83.3%和29.2%。

        逛博物館,看文物展,是江蘇人、來蘇游客過文化年的新選擇、新標志。

        在南京六朝博物館“我們的節日·福兔迎春——癸卯年賀歲展”展廳現場,六朝博物館副館長賀湘介紹:“今年的賀歲展不拘泥于文物及非遺工藝品的傳統表現形式,在展陳方式上增加了互動性,同時推出拓印、做兔子燈等體驗項目。”據統計,春節期間,南京各大博物館累計推出20多場展覽、40余場互動活動回饋市民游客。

        博物館受青睞的程度,在“世界運河之都”揚州可見一斑。因預約人數爆滿,為了讓更多參觀者領略運河風情,1月22日,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發布通知,在春節期間已約滿的開放日每日增加1000個預約名額。

        “江蘇是文化大省,博物館是必游之地。我們去了蘇州和揚州兩座城市,參觀了新落成的蘇州灣博物館、蘇州博物館和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領略了江南文化和運河文化的悠久歷史和無窮魅力。”來自河北邢臺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非遺大集里感受久違的煙火氣息

        春節期間,惠山古鎮上的游客熙熙攘攘,古鎮市集最受歡迎,非遺是其中當仁不讓的“主角”。在這片土地上傳承了數百年的宜興紫砂壺、惠山泥人、留青竹刻等傳統技藝紛紛登場,古鎮戲臺和祠堂內錫劇、吳歌演出熱鬧非凡。春節期間,惠山古鎮接待34.4萬余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5%。

        以龍舞、獅舞、燈會、年畫、剪紙、抬閣等江蘇226個各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為依托,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在春節假期推出“水韻江蘇·春節里的非遺大集”,開展1500余場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非遺展示展銷活動,參與人次約9170.2萬,帶動消費1.38億元。

        1月14日,第37屆中國秦淮燈會在南京夫子廟和老門東亮燈,展現出老南京地道的民俗年味,吸引眾多市民和游客前來逛燈會、賞花燈。

        俏皮可愛的兔子燈、典雅傳統的荷花燈、栩栩如生的獅子燈……1月30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夫子廟東牌樓的花燈市場,只見民間燈彩藝人們賣力吆喝,60余個花燈攤位前熱熱鬧鬧。“春節準備了300多盞花燈,快賣空了!”秦淮燈彩區級非遺傳承人賀維勇笑著介紹。據秦淮區提供的數據,僅除夕至初五,夫子廟景區接待游客達190.6萬人次。

        除了傳統非遺展示,充滿科技感的創新項目也受到了游客的青睞。1月13日,“非一般的兔年”非遺大集在蘇州中心三樓的露天空間啟動,除蘇繡手辦、宋錦文具等常規的非遺衍生品外,數字非遺作品仿古銅器“獅鈕海棠熏爐”和篆刻印章“李白詩早發白帝城”精彩亮相。每件作品配有普通話和蘇州方言講解,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一鍵收聽作品信息,惹得國內外游客紛紛駐足“看稀奇”。

        春節期間的“文化+消費”非遺大集,推動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成為江蘇春節市場的一抹亮色。鹽城在淮劇小鎮、“非遺進景區”示范單位東臺西溪景區等景點開展非遺沉浸式體驗,參與游客市民達800萬人次,銷售額超6000萬元。鎮江市精心策劃了“‘HAPPY 兔 U 津彩新年’——‘To’購市集就逛西津大市”,引來游人如織,游客和店家紛紛表示:“古街久違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高品質項目中體驗文化風情

        “唯有讓文化‘魂’賦能旅游產業,推動非遺等文化的活態傳承,才能夠帶來差異性發展。”采訪中,相關專家認為,隨著人民對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不斷提升,迫切需要一批蘊含文化內涵、彰顯人文精神的高品質旅游項目。

        蘇州“拙政問雅”項目在海內外游客中受到熱捧,印證了專家的觀點。1月26日晚上六點半,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內,一行約20人的游客團,跟著手持小燈籠的導游,穿過一道幽靜的長廊,走過轉角處以光影方式呈現出的文徵明手書“拙政問雅”篆刻,游客們步入了“時空之門”。

        “先看‘李宅八景’,再觀‘心園十五景’。70分鐘的夜游下來,沉浸式賞建筑、游山水、聽昆曲。比白天的拙政園更好看,如同夢境一般。”北京游客李一一贊嘆不已。

        “拙政問雅”項目是基于世界文化遺產開發的一個文化旅游創新產品,按照最小干預的文物保護要求,借助影像、光效的跨媒介藝術手段將中國園林轉述為當代美學空間。這也是全國首個且唯一一個經過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監測中心全面評估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活化利用項目。項目運營20個月,即收獲了游客量增長5倍的驚喜。

        面對新冠疫情對旅游業的沖擊,“拙政問雅”跳出了傳統旅游模式的局限,為世界文化遺產如何活化利用提供了很好的借鑒。薛志堅表示,未來將會更多聚焦如何闡釋古典園林的價值,讓游客的視覺體驗更多地轉化為身與心的文化滿足和歸屬。

        南京師范大學旅游系主任、教授侯國林認為,挖掘歷史文化中的內涵,把更多的文化內容、文化符號引入旅游項目,推動文旅融合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已成為文旅行業今后發展的必然選擇。江蘇春節文旅市場的全面復蘇,不僅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調整,更是江蘇文旅行業以文塑旅,不斷強化文化賦能的結果,對全國文旅融合發展具有借鑒意義。

        (本報記者 蘇 雁 本報通訊員 姬尊雨)

      [責任編輯:滕丹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武林高贵肥臀胖乳美妇|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7x7x7x免费在线观看| 小sao货求辱骂| 久久er99热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中文字幕av专区| 亚洲日产韩国一二三四区| 男人j桶进女人p无遮挡在线观看|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影视| 香蕉视频软件app下载|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91青青草视频| 天堂在线www|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成年女人免费播放影院| 久久免费国产视频| 日韩电影免费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日本精品a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热| 极品欧美jiizzhd欧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波多野结衣与老人系列|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男生和女生打扑克差差差app| 午夜性福利视频| 精品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a| 成人777777| 久久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夜夜高潮夜夜爽无码|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欧美午夜免费观看福利片| 亚洲天堂岛国片| 欧美日韩黄色大片| 亚洲欧美18v中文字幕高清| 欧美黑人巨大3dvideo|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 特级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伊人狠狠色丁香综合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