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烤”驗丨大白們穿上了“冰馬甲”
央廣網上海7月16日消息(記者林馥榆 通訊員楊育杰)上海近日連續的高溫天氣,給小區核酸篩查帶來挑戰,但志愿者依然聞令而動、火速集結,站到疫情防控最前沿。
對此,社區為他們準備了冰寶貼、“冰馬甲”、冰飲料等防暑降溫物資,讓核酸采樣“又涼”“又快”。
7月12日晚上6時,上海市嘉定區馬陸鎮盤古園府小區內,參加社區核酸采樣的志愿者已經到崗,有條不紊地進行準備工作。與以往不同是,當天,社區和居民們特意為志愿者準備了防暑降溫物品。
社區為核酸采樣志愿者準備的防暑物品(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我們給采樣志愿者準備了冰寶貼,直接貼在額頭能起到降溫效果;‘冰馬甲’就是在馬甲前后放置冰袋,可幫他們在采樣過程中降溫;冰鎮好的電解質飲料可以幫助志愿者采樣后補充水分,以防脫水。”盤古園府居委籌建組組長孫丹說。
貼上冰寶貼,穿上“冰馬甲”后,志愿者張曉峰感覺整個人都涼快了不少,“身上冰冰涼涼的,額頭也是清清爽爽,之前核酸采樣時滿頭大汗、腦袋暈暈的容易中暑。”
張曉峰(左)(央廣網發 受訪者供圖)
發起眾籌的居民介紹,他和鄰居們見大白在酷暑下工作十分辛苦,便嘗試在微信群發起倡議,號召大家眾籌冰袋。“大家積極響應,很快便收集近200個冰袋,都放在我家冰箱里。”參加眾籌的居民邵文利表示,她用來裝冰袋的車載冰箱是鄰居無償提供的,里面能放下50多個冰袋,方便輪換交替使用。
其實,邵文利也是一名核酸采樣志愿者,一次采樣時頭暈中暑,馬上就有其他志愿者替她頂上。“這么熱的天,光是站在外面都受不了,何況志愿者還要穿防護服,看著特別心疼。”邵文利說。
晚上6時30分,盤古園府小區核酸篩查開始,4個采樣臺同步工作,居民自覺保持兩米間隔,現場秩序井然,高效運轉。排隊等候區旁,還有一個立式風扇“呼呼”地吹著。“現在天氣很熱,‘大白’們很辛苦。希望大家能遵守秩序,快點結束,‘大白’也能相對輕松一些。”居民李忠義感慨道。
晚上7時,大地余熱仍然未散。社區工作者、志愿者各司其職,確保核酸采樣工作精準、有序、快速進行。消毒、采樣、密封……同樣的步驟與動作,采樣志愿者重復了成百上千次。“半個多小時過去了,身上還涼涼的,汗依舊會出,但比之前‘蒸桑拿’好多了。”志愿者張曉峰說。
除現場志愿者外,社區還充實志愿者后備力量,以應對突發情況。“我們小區一共有11名持有上崗證的采樣員,每次核酸會招募5-6名志愿者,4名直接上崗,2名作為后備。”孫丹介紹,掃碼員由居委干部和社區點位長頂上。
樣本采集只是“開胃菜”,每半小時一次的樣本轉運同樣需要社區工作者時時“操心”。為保障檢測效率,確保樣本的實驗結果準確有效,白銀社區派出點位聯絡員,負責將各采樣點位的樣本送至社區,再由轉運人員送至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據悉,該小區所在的白銀社區占地面積3.87平方公里,區域內有23個居住小區,實有人口約3.7萬人。“核酸采樣的工作全部由我們社區自行承擔,目前白銀社區有60名核酸采樣志愿者,還有60余名掃碼志愿者。我們對居民志愿者的參與、支持和無私奉獻表示感謝。”上海嘉定區白銀社區黨總支書記、工委會主任張曄說。
晚上8時30分,核酸采樣順利結束。志愿者脫下防護服,衣服、褲子滿是汗水,雙手也在手套里泡了2個多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