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兩江評 | 按下統一市場“快進鍵” 跑出構建新發展格局“加速度”
4月10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意見明確,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市場制度規則,打破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制約經濟循環的關鍵堵點,促進商品要素資源在更大范圍內暢通流動,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為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供堅強支撐。
近年來,市場基礎制度不斷完善,市場監管水平不斷提高,市場設施加快聯通,要素和資源市場建設邁出重要步伐,建設統一大市場的共識不斷凝聚,公平競爭的理念深入人心,全國統一大市場規模效應不斷顯現。但與此同時,我國市場體系仍然存在制度規則不夠統一、要素資源流動不暢、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等突出問題。黨中央、國務院印發實施意見,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明確了加快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為今后一個時期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提供了行動綱領,將更好發揮出我國市場資源的巨大優勢,全面推動我國市場由大到強轉變。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既是構建更加成熟、更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也是形成供需互促、產銷并進良性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然選擇。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著眼于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作出的重大戰略謀劃,是一項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重要任務。只有國內市場高效聯通,打通從市場效率提升到勞動生產率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市場主體壯大、供給質量提升、需求優化升級的通道,才能擴大市場規模容量,發揮市場促進競爭、深化分工的優勢,進而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因此,構建新發展格局,迫切需要加快建設高效規范、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市場是當今世界最稀缺的資源,市場資源是我國的巨大優勢。當前,世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交織,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只有充分利用和發揮市場優勢,不斷鞏固和增強自身市場活力,才能有效減少外部沖擊和外需下降帶來的影響,才能形成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雄厚支撐,確保在極端情況下我國經濟正常運行和社會大局總體穩定。為此,從制度建設著眼,堅持立破并舉,在完善市場基礎制度規則、推進市場設施高標準聯通、加快要素和資源市場建設、推進商品和服務市場高水平統一、提升監管治理水平等方面出臺有效的政策舉措,加快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不斷提高政策的統一性、規則的一致性、執行的協同性,以統一大市場集聚資源、推動增長、激勵創新、優化分工、促進競爭,有利于讓我國市場資源優勢發揮得更充分,也有利于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將加速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針對統一大市場建設中出現的堵點和卡點,《意見》強調強化了以統一制度規則為基礎、以高標準基礎設施聯通為支撐、以統一要素和資源市場為重點、以高水平統一商品和服務市場為目標、以公平統一市場監管為保障的改革邏輯,同時強調對不當市場競爭和市場干預行為的進一步規范,通過以高質量供給創造和引領需求,進一步鞏固和擴展市場資源優勢,使建設超大規模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這為推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明了方向。落實落細《意見》,加快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就有利于更好打通制約國民經濟循環的梗阻,推動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有機銜接,消除生產要素跨區域流動和合理配置的瓶頸制約。如此,我國國內大循環將更有效率,國內國際雙循環將更加順暢,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