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各高校創新方式,著力培養未來杰出的科學家立遠大志向 重自主探究(兩會后探落實·基礎學科人才培養②)

      2022-03-22 11:05: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核心閱讀

        如何培養基礎理科拔尖學生,造就未來杰出的自然科學家?各高校進行了不少有益探索。一方面,創造良好的創新環境,激發學生投身基礎研究的志趣;另一方面,開展研究性教學等,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時,注重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的融合,提升綜合素養。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基礎學科建設,鼓勵具備條件的高校積極設置基礎研究、交叉學科相關學科專業,加強基礎學科本科生培養,探索基礎學科本碩博連讀培養模式。

        近年來,教育部等部門深入實施“拔尖計劃”,在基礎理科、基礎文科、基礎醫科領域建設一批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基地,著力培養未來杰出的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和醫學科學家,為把我國建成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奠定人才基礎。

        如何加強基礎理科拔尖學生培養,造就未來杰出的自然科學家?

        “志趣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

        周六晚10點,清華學堂,清華大學“學堂計劃”葉企孫物理班大四學生史家明仍在教室自習,“對我來說,周末和工作日的學習差別不大。”這名00后笑著說。

        高考填報志愿時,史家明的第一志愿就是物理。如今,他依然希望繼續從事相關研究。“在物理班的4年,我感到自己在自由地成長,也保持了剛入學時對物理的熱愛。”史家明的室友、同班同學韓皓潭補充說,班級濃厚的學術氛圍、同學們學習的自主性,是這份熱愛的“保鮮劑”。“張量網絡簡介及其在量子計算機中的應用”“探秘斯格明子:拓撲自旋電子學淺析”“量子理論中的對稱性與拓撲”……在物理班,學生自發組織的“葉企孫學術沙龍”已持續10余年,主動研究和討論蔚然成風。

        “我們認為,學生的主動性特別重要。有時候,育人效果并不在于知識傳授多一點還是少一點,學生若有探索未知的主動性,將來就會很有希望。”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學堂計劃”物理班首席教授朱邦芬說,學生的主動性一方面來自興趣,一方面來自使命感。

        “如果學生自己沒有探索求知、發展自我、實現價值的勃勃欲求,再多的資源、再高的目標也無法促使他們對教育資源和學習機會更充分的利用。”復旦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員陸一曾開展“拔尖計劃”學生調查,研究發現,志趣是大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基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建立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新機制中,“強化使命驅動”十分重要。要引導學生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學術志趣和內在動力,鼓勵學生在物質結構、宇宙演化、生命起源等基礎科學領域深入探索、堅定志趣。許多高校正在積極探索:哈爾濱工業大學組織基礎學科拔尖班學生赴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引導學生明確未來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大師課”等形式,匯聚德才兼備的學術大家,通過言傳身教、精神感召,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

        有學者談道,在進入大學前就對基礎學科有濃厚興趣并立志長期探索的學生仍然較少,涵養學生對基礎學科的志趣尤為重要。這種涵養需要環境,需要重視基礎學科的整體氛圍。

        “對優秀的學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

        每周五下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的“周五學術報告”會上,講述與思辨碰撞;未名湖北岸的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參加導師討論班的學子豁然開朗;在物理學院,“物理英才班”的學生進行文獻分享和學術研討會,邀請“大牛”開設講座……北京大學注重營造師生共同探索科學未知前沿領域的學習氛圍,這也是一些高校加強基礎理科人才培養的縮影:創新學習方式,營造創新環境。

        在課程方面,復旦大學開設“本科榮譽項目”,建設榮譽課程,提升第一課堂教學質量。“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學術判斷力。通過教學內容及方法上的創新,滿足拔尖學生的學習‘胃口’。”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師周磊說。

        開展研究性教學、鼓勵學生參與科研項目訓練。上海交通大學建設致遠創新研究中心,搭建本科生交叉創新實驗平臺,通過開放日、前沿探索實驗課等,構建進階式自主科研能力培養體系。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科與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協同打造本碩博一體化培養體系,通過科教融合,致力于培養從事前瞻性基礎研究的青年人才。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李曼麗認為,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究,“建議重視給拔尖學生‘松綁’。對優秀的學生更需要因材施教,更需要‘留白’,這樣才有可能讓他們根據自己的志趣來發展。”

        “在數學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中,我們對主干課程課時進行了重新分配,將本科階段總學分從170學分減少到150學分。”西安交通大學錢學森學院常務副院長楊森介紹,通過科研訓練、數學建模、小課題研究等實踐模塊,加強創新實踐鍛煉。浙江大學制定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專屬培養方案,將重要的必修課劃歸為“核心選修課”,學生可根據興趣和特長選擇適合的專業方向,從而更好地發揮潛能。

        “通識教育和拔尖人才培養是相互關聯的”

        采訪中,一些高校的基礎理科人才培養項目負責人表示,有些理科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偏得厲害”;有些同學知識面廣、文理兼備,但批判性思維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還有所欠缺;還有的同學自信心不足、主動規劃自我的能力較弱。對此,專家表示,有必要加強通識教育。

        “通識教育怎么和專業教育真正融合?我想,通識為本,并不是說通識課的學時數要遠遠超過專業課。在專業課教學中,教師要有通識教育的理念。批判性思維、邏輯推理、表達溝通能力等,既是專業課程中可以包含的,也與通識教育有密切關系。”朱邦芬說。

        “通識教育和拔尖人才培養是相互關聯的。根深才能葉茂。在厚通識的基礎上,拔尖人才才能茁壯成長。”四川大學校長李言榮說。南開大學伯苓學院副院長段文斌也認為:“某一學科專業領域的領軍人才培養,與學生自身個體的全面發展并非矛盾,而是相得益彰。習得立志修身、習得理論實踐、習得強健身心、習得審美創美、習得交流合作,是我們對‘拔尖計劃’畢業生的要求。”該學院推出語言、文學與文化導論、哲學系列講座等人文社科類通識課程,提升拔尖學生的人文素養。

        一些理科學生表示,通識教育的學習讓自己獲益匪淺。“剛進入萃英學院時,我以為學院只重視我們的專業學習。后來發現,這種擔心是多余的。”蘭州大學萃英學院2019級化學萃英班學生馬科星說,學院設立了通識課程和綜合素質課程體系,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和視野。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要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人文情懷、世界胸懷,促進學生中西融匯、古今貫通、文理滲透,汲取人類文明精華,形成整體的知識觀和智慧的生活觀。

        同時,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育科學道德、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提升溝通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造就敢闖會創、敢為天下先的青年英才。

      [責任編輯:孫海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综合九九亚洲一区| 可以免费看黄的网站| 55夜色66夜色国产精品视频|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88| 国产人妖ts在线观看网站| 4hu四虎永久地址| 天天综合天天添夜夜添狠狠添|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商场真空露出在线观看| 99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美图| 岛国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 琪琪女色窝窝777777| 午夜精品视频任你躁| 永久看日本大片免费35分钟|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www|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躁综合| 欧美亚洲国产精品久久高清| 可以看的黄色国产毛片在线电影| 野花日本免费观看高清电影8|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色多多视频在线|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出白浆| 99re热这里只有精品18| 无码专区狠狠躁躁天天躁|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欧美老少乱配| 免费一级片在线| 精品人妻无码区在线视频| 又粗又长又硬太爽了视频快来| 肉伦禁忌小说小可的奶水| 国产乡下三级全黄三级| 1024国产视频| 国产网址在线观看| 丝袜女警花被捆绑调教| 欧美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 亚洲欧美国产精品专区久久| 波少野结衣色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