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開局十四五】湖北:九省通衢一體化握指成拳 中國光谷孵化全球產業創新高地

      2022-01-16 20:48:0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編者按: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回望2021年,走進2022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的趕考之路,“十四五”開局的首考,中國各地交出怎樣的答卷?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有何亮點?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有哪些結構性、局部性的問題需要關注?各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哪些新招硬招實招?央廣網特推出“開局十四五”系列報道,觀路徑,看成效,多角度聚焦開局之年新氣象、新思考。

        央廣網武漢1月16日消息2021年,英雄的湖北,浴火重生,再創輝煌!

        這一年,外交部為湖北舉辦全球特別推介活動,現場一部10分2秒震撼宣傳大片宣告湖北浴火歸來,來自155個國家駐華使館、21個國際組織駐華機構的275位駐華大使、外交官、國際組織代表等共同見證,刷爆全球朋友圈。

        這一年,首屆中國(武漢)文化旅游博覽會、世界大健康博覽會、2021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等重大活動相繼在武漢舉行,國際國內再次聚焦湖北。

        復元氣、補損失,湖北不負眾望,交出疫后重振關鍵之年的亮眼答卷。

        ——2021年前三季度,湖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34731.56億元,比2020年同期增長18.7%,經濟總量全國第8,增速領跑全國。

        ——啟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打造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策源地。

        ——支持112個重點成長型產業集群擴規提質,激發縣域經濟新動能。

        探尋湖北疫后重振密碼,“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一主引領

        武漢攜手8城聚能成環實現1+8>9

        湖北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提出“一主引領、兩翼驅動、全域協同”區域發展布局。

        其中“一主”不再局限于武漢一座城市,而是發揮武漢龍頭引領作用,加快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輻射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談到武漢,就不得不提到中國光谷。這里不僅是湖北“光芯屏端網”以及生命健康兩大萬億級產業集群的重要承載地,更是湖北的創新高地。

        目前,光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突破3100家,是激發湖北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位于光谷的武漢TCL華星光電是一家面板生產企業,作為湖北打造“光芯屏端網”萬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的支柱企業,擁有多個國內領先、世界一流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是面板生產行業的“巨頭”。

        武漢TCL華星光電之所以能夠成為面板生產“巨頭”,離不開持續的創新與研發。而作為湖北人才高地的光谷擁有42所高等院校與56個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院所,集聚的人才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在產研結合的發展模式下,武漢TCL華星光電每月能生產各種型號顯示面板十余萬塊,而這些產品均被輸送至產業鏈下游的各大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極大提高了我國在中小尺寸顯示器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國產化水平。

        如何發揮光谷輻射帶動作用?2021年2月,湖北正式啟動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建設,打造世界級科技產業創新策源地、武漢“兩個中心”建設核心承載區、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先行區、湖北省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聯新顯示無塵車間內,工人正趕制訂單 (央廣網發 周巍 攝)

        切割、裂片、功能測試、水洗……位于湖北黃石的湖北聯新顯示科技有限公司5G觸控顯示項目車間流水線上一片繁忙,平均每天有2萬片觸摸屏、蓋板及顯示模組從這里下線,其中觸摸屏供給小米、華為等電子產品龍頭企業,而蓋板、顯示模組等則供給武漢TCL華星廣電、天馬微電子等面板“巨頭”。

        “我們從簽約到投產,僅用了幾個月。正是看中了黃石加速融入光谷科創大走廊的獨特優勢。”聯新顯示行政總監夏聯宇對企業沖刺業績目標信心滿滿。

        這只是以武漢強大資源集聚、功能服務能力帶動城市圈產業同鏈的一個縮影。

        在鄂州,葛店開發區187家規上企業中,有130多家與武漢有產業鏈協作關系;在黃岡,新招引億元以上武漢產業項目31個、總投資218.56億元;在咸寧,承接武漢產業轉移項目41個,合同投資總額59.17億元。

        從單打獨斗到協同發展,“研發在武漢、制造在城市圈;頭部在武漢、鏈條在城市圈;融資在武漢、投資在城市圈;主鏈在武漢、配套在城市圈”的一體化發展格局加速形成。

        同城化發展,交通“硬聯通”是基礎。“斷頭路”“瓶頸路”打通工作加速推進;武漢軌道交通首次延伸至鄂州;漢孝市域鐵路框架協議成功簽署……武漢城市圈“一小時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正在變成現實。

        武漢城市圈通辦綜合窗口 (央廣網發 劉建康 攝)

        改善群眾的生活,則是同城化發展的落腳點。九城106項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醫療服務“跨城共享”、住房消費“互認互貸”……“圈內”居民獲得感越來越強。

        當前,黃石、鄂州、黃岡等鄂東三市,依托武漢這個“龍頭”,主動融入、深度融合;孝感、咸寧作為武漢城市圈南北兩大門戶,打造武漢的“新外延”“后花園”;武漢城市圈西翼的仙桃、天門、潛江堅定百強進位、縣域標桿的發展目標,以小板塊實現大發展。

        2021年前三季度,武漢城市圈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1萬億元,同比增長18.9%,用全省三分之一的國土面積、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創造了全省近三分之二的地區生產總值。

        2021年12月9日,國家發改委網站刊文推介武漢城市圈典型做法,稱贊其為打造湖北高質量發展主引擎,為長江中游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兩翼驅動

        兩大城市群握指成拳激發新動能

        俯瞰荊楚大地,在武漢城市圈之外,還有南、北兩大城市列陣——“襄十隨神”城市群、“宜荊荊恩”城市群,正齊頭并進發展。

        作為省域副中心城市,襄陽、宜昌如何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助力周邊城市群一體化發展?自身實力及區位優勢是基礎,便利的交通則是紐帶。

        襄陽加開寧波鐵海聯運班列服務“襄十隨神” (央廣網發 魏婷 攝)

        隨著漢十、鄭萬高鐵及浩吉鐵路(原蒙華鐵路)三大國家干線鐵路相繼開通,襄陽重塑交通樞紐地位。在“襄十隨神”城市群一體化發展逐步推進下,襄陽的交通帶動作用越來越強,十堰、隨州、神農架等地可以同等享受襄陽便捷的外向物流大通道。

        “2021年全年作業量比2020年增加45%。”寧波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襄陽分公司業務經理魏婷介紹,截至目前,約有來自“襄十隨神”城市群的40家企業工廠與該公司建立穩定合作關系,通過襄陽—寧波港鐵海聯運解決貨物出口問題。

        沿江高鐵宜昌北站呼之欲出;三峽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進入收尾階段;207國道荊門段全部、荊州段部分路段擴寬改造完成……隨著城際和區域內“斷頭路”不斷打通,“宜荊荊60分鐘交通圈”“中心城區30分鐘通勤圈”也正在形成,“宜荊荊恩”城市群越變越“小”。

        “現在207國道修起來了,往返荊門、荊州跑業務更加方便了”從事建材生意的王君成告訴記者,由于業務需要,經常駕車往返荊州、荊門兩市,自從207國道荊門、荊州段施工階段性完成后,往返兩地所需時長縮減了40%。

        區域協同,需要充分挖掘、放大區域優勢。在助推兩大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方面,襄陽、宜昌正以建設區域性科創中心為抓手,分工明確,各揚所長。

        宜昌重點瞄準綠色化工、生物醫藥、先進裝備制造、清潔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大中項目快速落地。

        2021年12月4日,寧德時代邦普一體化新能源產業項目在宜昌高新區白洋工業園開工,這一單體投資約320億元的項目,從簽約到開工只用了52天,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湖北速度。

        襄陽重點聚焦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關鍵材料、基礎材料和前沿材料,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新材料創新極;打造“襄十隨神”汽車產業創新引領區、漢江生態經濟帶“雙碳”科技創新應用先行區和“北部列陣”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2021年12月5日,游客在神農架國際滑雪場挑戰冰雪(央廣網發 稅浪 攝)

        此外,文旅產業是“宜荊荊恩”的共同優勢,具備一體化發展的良好基礎,四市州正在規劃整合旅游景點和線路,著力打造“一線串珠”的旅游線路產品,實現由“一線游”向“一片游”深度轉化。

        全域協同

        縣域經濟活力迸發構建新增長極

        如果將湖北比作一只展翅欲飛的鳳凰,武漢城市圈是鳳首,“襄十隨神”“宜荊荊恩”兩大城市群則是兩翼,而縣域經濟就是軀干與羽毛。

        實現高質量發展,短板弱項在縣域,動能活力在縣域,優勢后勁也在縣域。

        湖北省“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因地制宜打造“一縣一品”“一業一品”,形成100個特色鮮明、集中度高、關聯性強、競爭力強的塊狀產業集群,實現塊狀經濟在全省星羅棋布;建設一批經濟強縣,推進“百強進位、百強沖刺、百強儲備”。

        小龍蝦去殼流水線(央廣網發 潛江市委宣傳部供圖)

        洗凈、烹飪、去殼、包裝……日前,潛江市交投萊克小龍蝦加工車間的流水線上,一只只小龍蝦正隨著全自動加工設備的運轉“變身”成為一盒盒美味。這里每年有數萬噸小龍蝦經過加工后“走上”美食愛好者們的餐桌。

        潛江市擁有小龍蝦加工企業16家,年加工能力達35萬噸以上。在諸多小龍蝦加工企業中,交投萊克、華山科技、寶龍水產、柳伍水產等4家企業是小龍蝦加工企業的“主力軍”,分別獲得對美、歐、日本、韓國等國外市場水產食品自營出口權,讓“潛江龍蝦”從湖北“游向”世界。

        “‘蝦稻共作’模式下每年可以收一季水稻、兩季小龍蝦,現在小龍蝦已然成為了村民致富的‘掌中寶’。”說起小龍蝦養殖,潛江市熊口鎮趙腦村村支書、“綠途蝦稻共作”合作社理事長趙常洪贊不絕口。

        當前,潛江市共建成 “蝦稻共作”基地85萬畝,形成了一條從產業源頭到終端的完整產業鏈,“蝦—稻”綜合產值已達到520億元,從業人數超過20萬人。

        既在“有中生優”下功夫,也在“無中生有”做文章。

        2021年12月23日,已步入深冬的潛江寒風凜冽,而位于潛江王場鎮的微電子材料產業園中卻“熱火朝天”,晶瑞(湖北)微電子材料一期項目、鼎龍光電半導體關鍵材料、湖北興訓半導體電子材料循環利用項目、北旭電子等新材料項目正加緊建設。不久后,一條連接潛江與武漢的微電子材料產業鏈即將在這里成型。

        “這里建成投產后,我們自主生產的雙氧水等超純電子材料將有效緩解武漢芯片產業的‘卡脖子’困境。”看著有序施工的項目,晶瑞(湖北)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兵的言語中難掩興奮之情。

        潛江市瞄準武漢“光芯屏端網”戰略發展機遇,主動對接配套產業鏈,將發展新化工新材料產業作為縣域產業的主要發展方向,加速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

        在沖刺全國縣域經濟50強賽道上,湖北的另一名“種子選手”宜都市,精細化工、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和食品加工等六大產業集群發展欣欣向榮,已初步形成了以宜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所轄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化工園、雙創園、高新技術示范園“一區四園”的發展格局。

        宜都市東陽光磷酸奧司他韋制劑車間(央廣網發 徐磊 攝)

        此外,宜都市將目光瞄向了化工產業轉型與新能源新材料產業。

        隨著東陽光低碳高端電池鋁箔項目落戶,興發集團電池關鍵材料項目開工建設,宜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群呼之欲出。不久的將來,又將形成一條頭部在武漢,尾部在宜都的全產業鏈。

        2021年8月4日,賽迪顧問縣域經濟研究中心編制的《2021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正式發布,湖北仙桃、宜都、大冶、潛江、棗陽、漢川、枝江等7地上榜。

        放眼湖北全省,赤壁打造赤壁青磚茶區域公用品牌,全產業鏈年產值突破100億元;京山做強“一袋米”,打造百億產業集群……2021年,荊楚各地齊發力,打好特色牌、優勢仗,縣域產業集群多點開花、新增長極加速構建,為湖北建成支點、走在前列、譜寫新篇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同頻共振

        鄂湘贛攜手挺起長江經濟帶“龍腰”

        武漢未來科技城 (央廣網發 資料圖)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提出:推動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加快武漢、長株潭都市圈建設,打造全國重要增長極。攜手湖南、江西協同發展,促進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湖北責任重大。

        2021年5月23日,共同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三省常務副省長聯席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為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協同發展謀定了線路圖。

        長江中游城市群位于長江經濟帶“龍腰”,涵蓋了湖北、湖南、江西3省31市,包含了武漢城市圈、環長株潭城市群、環鄱陽湖城市群,是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之一。2020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約9.4萬億元,約占全國比例為9.3%,是長江經濟帶最活躍、最具潛力的區域之一。

        在武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鄒薇看來,從當前長江中游城市群運行總體情況來看,發展不充分不平衡、體制機制不暢、省會城市對周邊城市輻射帶動作用不強等問題還較為突出,尚處于以城市間產業聯系度為單一支撐的初級發展階段。

        2021年9月27日,長江中游三省旅游消費大聯動在黃鶴樓公園啟動(央廣網發 柯皓 攝)

        長江中游城市群該如何高質量發展,又該如何共同發力?2021年9月10日,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武漢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化協同發展加快綠色崛起——長江中游三省戰略合作總體構想》,同時簽署了《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長江中游三省省會城市深化合作方案》等六個合作文件,為三省協同按下“快進鍵”,開啟發展新局面。

        隨后,“推進長江中游三省協同發展聯合辦公室”在武漢正式掛牌,三省工作人員開啟日常辦公;鄂湘贛成立旅游聯盟并發布旅游一卡通實施方案……

        未來,三省還將在基礎設施、產業創新等多方面深入合作,并建立人才“共認共享公用”的協作機制。湖北、湖南、江西正堅持同題共答、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共同走出一條優勢互補、共享機遇、共促發展的新路子。

        2022年已來,湖北正滿懷信心、意氣風發踏上新的趕考路,奮力譜寫新篇章。

        總策劃:張軍 于鋒

        總監制:伍剛 夏凌云

        統籌:陶玉德

        記者:張卓 張迪 朱娜

        編審:張偉 孔明

        視頻:朱娜

      [責任編輯:王思羽]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免费不卡| 国产成人AV综合色| 中文全彩漫画爆乳|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啊灬啊灬别停啊灬用力啊在线观看 |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美女被无套进入| 国产小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4480新热播影院| 成年性羞羞视频免费观看无限| 亚洲毛片在线免费观看| 福利视频999|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看片软件| 中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αv |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 а√在线地址最新版|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日韩欧美aⅴ综合网站发布|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村妇真湿夹得我好爽| 国产在线19禁免费观看国产| 亚洲精品福利你懂|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av一区乱码| 日本暴力喉深到呕吐hd| 五月激情婷婷网| 久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浮力国产第一页| 成年无码av片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 粗大挺进朋友孕妇| 啊轻点灬大ji巴黑人太粗| 成人羞羞视频网站| 国产污视频在线观看| yy6080理aa级伦大片一级毛片| 大学生美女特级毛片| jizz国产在线观看|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综合部|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观看看另类 | 被义子侵犯的漂亮人妻中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