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他們來了,小康夢圓了

      2021-07-15 08:42:00
      來源:求是網
      字號

        山戀著海/海戀著山/心與心相連/多長的路途都不再遙遠;

        山戀著海/海戀著山/手與手相牽/最美麗的夢用愛一起圓……

        一曲《山海戀》唱出了閩寧兩省區人民的心聲。

        1996年,黨中央作出東部比較發達的13個省市結對幫扶西部10個省區的戰略部署,其中福建省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確定為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關系。

        從此,一批批堅定不移跟黨走、接續奮斗勇擔當的扶貧工作者,從八閩大地向寧夏匯集。

        “我們一定得幫呀”

        寧夏是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革命老區、欠發達地區,全區22個縣(市、區)中有9個貧困縣,主要集中在西海固地區。都說西海固“苦瘠甲天下”,究竟“苦瘠”到什么程度?時任福建省政府辦公廳黨組成員、省扶貧辦主任的林月嬋決定帶隊到寧夏走一趟。

        “那時候,閩寧兩省區之間,既不通直達火車,也沒有飛機航班,坐汽車至少要走3天。”1997年3月,林月嬋一行抵達西海固地區。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眼前的荒蕪貧瘠還是讓他們震驚:教室沒有門,老師在沙地上用樹枝教學生寫字;孩子們光著腳丫,穿著補丁摞補丁但仍然能看得見肉的褲子,刺骨的寒風吹打著裸露在外的胳膊;馬鈴薯賣不出去,農民們整夜排隊守候在加工廠門口;崎嶇不平的山路上,拉水的人和毛驢走得顫顫巍巍、小心翼翼……

        這樣的貧困景象,深深刺痛了林月嬋一行的心。林月嬋說:“我做扶貧工作很多年,去過的窮地方也很多,但第一次去寧夏,還是對這里的貧困落后感到十分驚訝。我去鄉親們的家里,揭開鍋蓋看,里面只有馬鈴薯。家里碗不夠,便在土灶臺上挖幾個窟窿當碗用,孩子們圍在灶臺邊吃飯。我回到福建之后,就把看到的情況如實地匯報給領導。領導說,我們一定得幫呀。”

        1997年4月,習近平同志到寧夏銀川市參加閩寧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并深入西海固地區進行調研。如何破解西海固“一方水土養活不好一方人”的難題?習近平同志提議,以銀川市永寧縣玉泉營開發區黃羊灘吊莊移民點為主體,設立一個以福建、寧夏兩省區簡稱命名的移民開發區——閩寧村,將西海固的部分貧困群眾搬遷到這里。他斷言,這片“干沙灘”將來一定會變為“金沙灘”。

        當年不到8000人的閩寧村,如今發展為常住居民超過6萬人的閩寧鎮,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搬遷之初的不足500元躍升到2020年的14961元。借助東部發達地區優勢,以產業發展、企業參與持續帶動農民脫貧致富——閩寧鎮從“干沙灘”到“金沙灘”的傳奇故事,是閩寧扶貧協作的生動縮影。

        “不能給福建人丟臉、不能給寧夏人丟臉”

        要斷窮根,必須興產業。

        1997年閩寧扶貧協作第二次聯席會議,將菌草技術列為閩寧扶貧協作項目。時任福建農業大學菌草研究所所長的林占熺和工作隊員們跋涉千里,帶著6箱菌草草種,來到固原市彭陽縣推廣菌草技術。彭陽縣冬天滴水成冰,晝夜溫差大,林占熺擔心影響食用菌生長,便建了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廢棄的窯洞栽培食用菌。他和工作隊員常常住在菇棚里,夜間起來檢查菇房的溫度變化。半年后,用作物秸稈栽培香菇、平菇、雙孢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但當地農民大多半信半疑。林占熺選了27個示范戶,手把手教他們種蘑菇,這些農戶當年的收入翻了一番還多。

        林占熺珍藏著一張照片,畫面上是1999年10月2日,他的團隊在閩寧鎮成功種植菌草后進行測產。他仍清楚地記得,當時測產的結果是畝產鮮草10噸以上,是當地青貯玉米產量的兩三倍,當地一位老人為此興奮地編了一段順口溜:“菌草,菌草,閩寧草,幸福草,還是共產黨好,還是社會主義好。”

        “全國十大農民女狀元”、福建莆田市華林蔬菜基地有限公司創辦人林水英,在西吉縣投資3億元建設2萬畝蔬菜基地,因受泥石流災害影響,一度損失幾百萬元,但她毫不氣餒:“閩商不能給福建人丟臉、不能給寧夏人丟臉。我干不動了,兒子接著干!”終于,六盤山下的這個蔬菜基地叫響全國。

        32年前,18歲的黃添進懷揣借來的3000元錢,到寧夏銀川從事食品加工。從蹬著三輪車沿街叫賣糕點的商販,到寧夏知名食品企業的掌舵人,黃添進和許多“敢拼會贏”的閩商用最火熱的青春歲月筑夢寧夏。如今,黃添進的兩個女兒都成了家,她們的愛人都是寧夏本地人。寧夏,成了黃添進的第二故鄉。

        25年來,福建11批180余名掛職干部接力奮斗,2000余名支教支醫支農工作隊員、專家院士、西部計劃志愿者等無私奉獻,從八閩大地匯聚到寧夏西海固貧困地區,篳路藍縷、矢志不渝,真情投入、真心付出,與寧夏人民一起創造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閩寧模式”,為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作出了貢獻。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來了

        躬身為橋,連接山海,“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動人事跡,像火種一樣播撒在寧夏大地,鑄就了感人至深的“閩寧情緣”。

        2008年9月26日,寧夏隆德縣鳳嶺鄉于河村,準備前往江西省九江職業技術學院讀書的王巧琳懇求父親王學忠:“資助我上學的李丹老師因白血病入院治療已8個月了,我到學校報到前,想先去福州看看她。”王學忠答應得很干脆:“去,去一下對著呢,讓你媽賣麥子給你湊路費。”

        2001年,王學忠在給莊稼施肥時滑進深溝,摔傷了腰椎和腿,長期臥床,生活起居都靠妻子李霞協助。一次,李霞因過度勞累一頭栽倒在地里。聞訊趕回家的王巧琳捧著媽媽皴裂發青的手嚎啕大哭,“不念了,我不念書了。”

        就在王巧琳一家最艱難的時候,福州第十八中學的支教老師李丹伸出了援手。“當時李老師在隆德二中承擔初一年級3個班的歷史教學任務,已經資助了一位初中學生。她從我這得知王巧琳的情況后,決定每月資助巧琳80元生活費。”時任隆德二中德育處主任的李瞿鷺回憶,“學生們不稱李丹為老師,都叫她‘姐姐’。2007年李丹支教期滿回福州第十八中學工作,不久后查出得了白血病”。

        2008年9月29日,王巧琳撥通電話告訴李瞿鷺老師:“明天,我要坐火車去看李丹老師。”李瞿鷺沉默了一會,說:“李丹老師去世了……”悲痛不已的王巧琳趕到福州時,李丹已經火化。王巧琳隨李丹父母前往公墓,一起安葬李丹的骨灰。

        據李丹日記,她每月都從自己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改善學生生活。母親周玉英寄給她的肉松、烤魚片全被她分給了學生。李家也并不富裕,李丹到寧夏支教時,周玉英已經下崗十多年。李丹去世后,她的父親李圣康繼續資助王巧琳讀完了大學。

        畢業后,王巧琳多次前往福州看望李圣康夫婦。2014年王巧琳結婚前,帶著未婚夫來到李家,老兩口拿出早早準備好的一枚黃金戒指、一個鱷魚皮箱送給她。按福州習俗,閨女出嫁時都是這樣置備。王巧琳每隔一周都會通過手機與李圣康、周玉英視頻,每次去福州“回娘家”都會抱抱周玉英,甜甜地叫一聲“媽”。

        李丹走了,但更多的“李丹”來了。25年來,福建各地1100余名優秀教師和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支教團200余名優秀學子來到西海固中小學支教。

        西海固的群眾,對“福建”格外親近——“福建”,是那個總來家里串門子的干部,說話帶著南方口音,眼中滿是關切;“福建”,是那位教娃娃讀書的老師,看著身材瘦小,吃起苦來卻毫不含糊;“福建”,是那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治好了許多人的病……

        山海情未了,回蕩天地間。2020年7月3日,中共中央宣傳部發布了“閩寧對口扶貧協作援寧群體”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噜噜噜在线视频| 在线va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乱在线观看完整版视频|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高清| 案件小说2阿龟婚俗验身| 嘿嘿嘿视频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网站视频www区| 天堂а√在线地址中文在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精品哟哟哟国产在线不卡| 国产午夜一级鲁丝片| 色综合67194| 好爽好紧好大的免费视频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波多野结衣中文无毒不卡|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用力免费| 韩国护士hd高清xxxx| 国产污片在线观看| ssni-436|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 美团外卖猛男男同38分钟| 国产乱子伦视频大全| 91精品成人福利在线播放| 女人是男人的未来视频|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日本最新免费二区| 久久综合久久鬼| 浮生陌笔趣阁免费阅读| 国产一卡二卡≡卡四卡免费乱码 |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国产又大又粗又长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αv天堂无码| 娇小体积女大战两黑鬼|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韩国三级大全久久网站| 国产真实乱子伦xxxx仙踪| nxgx.com| 巨肉超污巨黄h文小短文| 久久精品国产久精国产一老狼 | 在线观看无码AV网站永久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