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wǎng)移動版

      新華全媒+|這支隊伍打勝仗,靠的是“補丁鍋”“被面旗”……

      2021-07-05 09:09:00
      來源:新華網(wǎng)
      字號

        新華社太原7月3日電(記者劉翔霄 原勛)百年奮斗征程,足跡不計其數(shù)。一口“千瘡百孔”的行軍鍋,一件應(yīng)急渡河用的“土工具”,一面質(zhì)地“特別”的戰(zhàn)地獎旗……

        它們訴說著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銘刻著永不磨滅的精神。

        行軍鍋上17枚特殊的“獎?wù)隆?/strong>

        一口打著十七個鐵補丁的行軍鍋,是八路軍太行紀(jì)念館最為引人注目的展陳之一。

        長征期間,紅軍炊事班戰(zhàn)士除了背糧食,還要隨身攜帶各種炊事用具,每個人負(fù)重達三四十公斤。過草地時,上級下命令輕裝前進,炊事班戰(zhàn)士將隨身攜帶的盆盆罐罐減了不少,唯獨舍不得這口行軍鍋——就算沒米下鍋,還可以用它給大家燒點熱水喝。

        過草地時,前面的炊事兵倒下了,后面的炊事兵來不及掩埋戰(zhàn)友的遺體,只能強忍悲痛,背起這口鍋繼續(xù)前進。

        八路軍太行紀(jì)念館展陳的行軍鍋,打了17個補丁。(視頻截圖)

        “長征結(jié)束后,很多炊事班戰(zhàn)士都犧牲了,那口鍋就成了炊事兵心中最珍視的東西。”八路軍太行紀(jì)念館館長史永平說。

        抗戰(zhàn)爆發(fā)后,中國共產(chǎn)黨領(lǐng)導(dǎo)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開赴華北抗日戰(zhàn)場。這口行軍鍋也跟著來到了太行根據(jù)地。

        1938年,八路軍對日軍展開反“九路圍攻”。山西武鄉(xiāng)縣王家峪村村民李煥蘭的丈夫當(dāng)年參加了八路軍擔(dān)架隊,一次,他在搶救傷員時,發(fā)現(xiàn)了一位渾身是血、傷勢嚴(yán)重的八路軍炊事班長。奄奄一息之際,炊事班長仍緊緊地抱著一口行軍鍋不肯放手。他說,這口鍋很重要,曾跟隨他爬雪山、過草地,煮草根、煮皮帶,救活了不少戰(zhàn)友,也給他擋了不少子彈,他實在不忍心把它丟掉……希望李煥蘭的丈夫幫他把這口鍋保存下來。

        李煥蘭的丈夫含淚答應(yīng)了老班長的請求,把它拿回了王家峪。

        后來,八路軍總部進駐王家峪,李煥蘭又把這口鍋送回,供戰(zhàn)士們繼續(xù)使用。

        20世紀(jì)80年代,這口曾立下“汗馬功勞”的鍋被捐贈給八路軍太行紀(jì)念館。史永平說,這口鐵鍋上的補丁足足有17個之多,就像17枚特殊的“獎?wù)隆薄?/p>

        泛黃的“羊皮浮筒”

        山西石樓縣,紅軍東征紀(jì)念館。國家一級革命文物——一件泛黃的羊皮浮筒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1936年。

        “當(dāng)時,閻錫山的部隊把渡船扣押在黃河?xùn)|岸,紅軍沒有工具,渡河就成了一大難題。”山西紅軍東征紀(jì)念館館長劉劍說,于是紅軍采取了老辦法——到黃河邊走訪、發(fā)動群眾,請群眾出謀獻策。

        有群眾提議,把羊皮剝下來做浮筒,夾在腋下,就能過河。為了幫助紅軍渡河,群眾紛紛把家里藏的、沒有被閻錫山部隊沒收的浮筒捐了出來,有些老百姓甚至把自己家的羊也牽來了。沒過幾天,就做成了幾百只浮筒,這些浮筒是石樓民眾助軍渡河的“功臣”。

        紅軍東征紀(jì)念館內(nèi)展陳的國家一級革命文物——羊皮浮筒。(紅軍東征紀(jì)念館供圖)

        1936年2月20日晚8時,東征紅軍開始渡河作戰(zhàn)。石樓縣老船工任永忠撐的船比較大,一次能載百余人。他冒著生命危險,多次往返運送紅軍。抵岸后的紅軍迅速向敵人發(fā)起進攻,打開缺口。

        送紅軍過河后,任永忠又送兒女參加了紅軍,然后自己把船賣掉,到陜西參加了革命。

        當(dāng)時正值寒冬,又是夜間,黃河上有大塊的冰凌塊,渡河難度很大。幸有任永忠、白汝耀、許茂前、喬永生等老船工軍民一心,才保證了紅軍戰(zhàn)士安全渡河。

        “當(dāng)時山西很多進步青年跟著紅軍到了陜北,沒過多久就參加了紅軍。”劉劍說,東征紅軍在山西擴軍8000子弟,當(dāng)時涌現(xiàn)出了許多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事跡。

        一面特別的獎旗

        步入太原解放紀(jì)念館,人們總會在一面獎旗前駐足良久。

        “戰(zhàn)爭年代,物資匱乏。為了支援人民軍隊打勝仗,老百姓紛紛有力出力,捐款捐物。”太原解放紀(jì)念館講解員曹艾潔說,這面紅底白邊的旗,是獎給在解放太原戰(zhàn)役中作戰(zhàn)勇猛的一支部隊的,旗面卻是用老百姓捐的被子面做成的。

        太原市陽曲縣店子底村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攻打太原的支前模范村。當(dāng)時,從各地匯聚來的戰(zhàn)斗物資等源源不斷地匯聚至此,并從這里輸送到前線。

        太原解放紀(jì)念館展陳的一面獎旗,旗面是用被子面做成。(太原解放紀(jì)念館供圖)

        “當(dāng)年,老百姓紛紛把家里的門板抬了出來,五里長的通道都是用門板等搭建成的工事。”店子底村原黨支部書記黃根明說,整個村里男女老少齊上陣,人們騰出窯洞、大炕,積極支援前線。

        “一位炊事班長給了我爺爺一雙靴子,他說,老鄉(xiāng),把這個給你,我們要進城了。第二天,6個伙夫回來后,在炕上不說話。那一晚犧牲了130個人,是一場慘烈的戰(zhàn)斗。”

        店子底村90歲老人李合林的丈夫當(dāng)年在前線抬擔(dān)架,她和公公婆婆先后照料了二十多位解放軍傷員。“那都是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小伙子,我把雞蛋攢起來,給戰(zhàn)士們做成了一碗碗的雞蛋湯。”李合林說。

        太原戰(zhàn)役持續(xù)6個多月,共有24萬群眾參與支前,動用畜力5萬多頭,門板50萬塊……

        “這些留存下來的歷史實物,無不體現(xiàn)了這支人民軍隊的戰(zhàn)斗力、生命力,體現(xiàn)了民心所向。”山西省檔案館副館長、研究員巨文輝說。

      [責(zé)任編輯:李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色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影片免费在线观看| 李老汉在船上大战雨婷|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avaaddamshdxxx| 成年无码av片完整版|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一本一道|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天堂|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aaaaaa级特色特黄的毛片| 成人3d黄动漫无尽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人妻精品一区蜜桃| 日韩精品亚洲一级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图片小说网站| 精品久久亚洲中文无码|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拍|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亚洲| 放荡的闷骚娇妻h交换3p|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五六区| 欧美性最猛xxxx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你懂的|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小说|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中文无线乱码二三四区|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无码| 91freevideos精品|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 99久久一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打开腿给医生检查黄文| 久久国产欧美日韩精品免费| 日韩经典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亚| 最近免费中文在线视频| 乱人伦xxxx国语对白|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古装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