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在教育強國征程中砥礪前行 青年人出彩機會更多了

      2021-06-23 09:09: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在教育強國征程中砥礪前行

        本報記者 李 丹

        回望來路,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革命取得勝利,與黨對教育的重視密不可分。教育讓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更廣泛傳播,也為黨的事業培養出大批合格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我們在邁向教育強國的征程中不斷前行。

        4月19日,清華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清華大學考察時強調,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國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我國高等教育要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心懷“國之大者”,把握大勢,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為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貢獻力量。

        100年來,中國共產黨秉持“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始終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些根本問題,探索出適合我國基本國情的教育發展道路。中國教育百年來始終堅守育人方向,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戰略部署,我們在邁向教育強國的征程中砥礪前行。

        黨的教育工作從未中斷

        100多年前,上海吳淞江岸的小沙渡是輕紡工業的集中地,聚集了大量產業工人。這里地處公共租界和華界的交界地,廣大工人階級遭受著帝國主義列強、封建軍閥和官僚買辦的壓迫。

        1920年,小沙渡的勞工們有了自己的學校——勞動補習學校。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大會討論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決議》指出,“學校的基本方針是提高工人的覺悟,使他們認識到成立工會的必要。”1922年,小沙渡日資紗廠工人孫良惠光榮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轉為黨員,成為上海紡織工人中第一個中國共產黨黨員。

        那時的教育是革命斗爭的武器。工人教育、農民教育、干部教育,在中國大地以星火燎原之勢不斷拓展。在北方有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在南方有滬西小沙渡補習學校,廣東有海豐農民學校,長沙有農村教育補習班……通過教育,一批批工農群眾逐步擺脫舊的傳統思想,接受進步思想和革命理論,投身革命洪流之中。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黨的教育工作從未中斷過。盡管條件艱苦,中共蘇區中央局依然創辦了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列寧小學等一批學校,通過教育努力掃除文盲,也為黨的事業培養了大批高級干部。墻上刷層黃土做黑板,墨炭做粉筆;鄂豫皖省委宣傳部長、蘇維埃文化委員會主席成仿吾親自編寫教材;毛澤東、任弼時、董必武、朱德、鄧穎超等擔任教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講授馬列主義思想,宣傳革命道理。

        回望來路,中國共產黨能夠領導革命取得勝利,與黨對教育的重視密不可分。通過教育,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更廣泛傳播,黨的革命路線方針政策為群眾廣泛接受。同時,教育也為黨的事業培養出大批合格人才。在黨的領導下,中國教育也才能夠從初創到建起來、大起來再到強起來,為邁向教育強國不懈努力,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突出貢獻。

        基礎教育質量實現跨越

        30多年前,一張“大眼睛”照片成為希望工程的“名片”,照片上那個叫蘇明娟的小女孩那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震撼了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

        1989年10月30日,共青團中央、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了以改善貧困地區基礎教育設施、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兒童為使命的希望工程。截至2019年,全國希望工程累計接受捐款161億元,資助家庭困難學生617.02萬名,援建希望小學超2萬所。

        1990年5月19日,全國第一所希望小學——金寨縣希望小學正式落成。這所學校的前身南溪小學,占地不到5000平方米,教職工不足10人,如今已有兩個校區,占地約3.6萬平方米,教職工100余人,美術、音樂、體育、科學探究等功能室一應俱全,書法、美術、葫蘆絲等興趣小組豐富多彩,還實現了校園網絡全覆蓋。

        如今,照片上那個小姑娘蘇明娟順利完成學業,成了一名金融從業者。2018年6月,她成立了“蘇明娟助學基金”,繼續將愛與希望傳遞下去。

        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在提升基礎教育質量上實現跨越。

        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頒布實施,賦予普通人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到本世紀初,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兩基”目標得以實現。到2006年“兩免一補”政策施行,教育公平的模樣逐漸清晰。

        今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脫貧攻堅路上,教育起了極大的作用:精準施策,補齊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短板,實現了20多萬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動態清零,確保“不讓一個貧困家庭孩子失學輟學”。

        從基本均衡到優質均衡,從教育機會公平到追求有質量的教育公平,構成了新時期中國基礎教育的主旋律。

        學前教育“入園難”“入園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城鎮擠”、“鄉村弱”、“大班額”,普通高中存在素質教育實施不全面、唯分數唯升學率評價教育質量等突出問題,猶如制約當前教育質量發展的“婁山關”“臘子口”,亟須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解決。

        義務教育階段免試就近入學被寫入義務教育法,成為法理要求。2019年,24個大城市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比例達到98.6%;課后“三點半”問題成為不少家長的焦慮。教育部積極推動中小學建立彈性離校制度,鼓勵學校積極開展課后服務工作,不斷提高課后服務覆蓋面。

        投入是衡量教育優先發展的一大重要指標,更是評價一個國家、一個地區教育事業是否優先發展的重要標尺。1993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到2000年末達到4%的目標寫入了當年發布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從此,我國公共教育經費撥款有了數量上的政策依據。

        1993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2.46%,2005年占2.82%,2006年占3.01%,2011年占3.93%……2012年,教育界等待20年之久的“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的4%”這一目標終于實現。這一年,中央財政教育支出計劃3781億元,地方預算教育支出17800億元,總支出超過2萬億元。到2019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首次突破4萬億元,年均增長8.2%;占GDP比例為4.04%,連續第八年保持在4%以上。

        青年人出彩機會更多了

        1977年10月,一條令人振奮的消息傳遍祖國各地,讓一群群知識青年為之歡呼雀躍。不久前,國家決定恢復已經停止10年的全國高等院校招生考試,以統一考試、擇優錄取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570萬考生從田間地頭、山林工廠走進考場,最終27萬人被錄取,從此改變了命運。

        199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達159.68萬人,同比增長47.4%。到2002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320.5萬人,我國高等教育邁入大眾化階段。從2006年起,高等教育開始轉向重質量的發展階段。

        從上世紀80年代初參加高考時“100個人里只有4個人能讀到大學”,到高等教育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今天,改革開放讓高等教育向更多人敞開大門。其中,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的定向招生專項計劃讓寒門學子踏入高等學府。

        對于家庭困難的學生來說,入學只是第一步。他們能順利完成學業,離不開學生資助體系。1993年起,高等院校中逐漸建立起國家獎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基金、校內獎助學金、學費減免等“獎助貸勤工助學”的混合資助體系。各高校還設立“綠色通道”,為家庭經濟困難新生優先辦理入學手續。

        歷史和現實表明,一個國家的強盛總是伴隨著教育的強盛。我國一直重視高等教育,從1995年11月啟動的“211工程”到后來實施的“985工程”,我國一直在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不懈努力。如今,“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雙一流”建設被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彰顯黨中央對這一工作的高度重視。

        不僅是那些踏入高等學府的年輕學子,更多有志青年通過職業教育擺脫了貧困。“培養一名技工、致富一個家庭”,脫貧攻堅實踐表明,職業教育因其實用性強、與就業聯系緊密等特點,成為見效最快、成效顯著的扶貧方式。2019年,教育部印發《關于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提出更好發揮職業教育在攻克深度貧困地區堡壘中的突擊作用。

        2019年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高職擴招100萬”。職業教育不僅成為應屆畢業生的選擇,還向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和新型職業農民打開機會之門。這項政策猶如催化劑,促使職業教育與社會重新對接,職業教育作為一種教育類型的特點更加鮮明。

        “1+X”證書制度試點、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雙師型”教師隊伍……我國的職業教育領域正在集中力量破除體制障礙、領域界限、政策壁壘,下大力氣打通職業教育改革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未來,職業教育將成為向上專科、本科層次高等教育,向下融入義務教育,注重職業啟蒙教育,產教深度融合,職業學校教育和職業培訓并重,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初級、中級、高級職業教育有效銜接,體現終身學習理念的完善體系。

        李 丹

      [責任編輯:楊永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日橹狠狠爱欧美超碰| 西西人体444rt高清大胆| 好吊色青青青国产在线观看|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专区| 16女性下面无遮挡免费| 好男人影视社区www在线观看| 久久久国产99久久国产一| 案件小说h阿龟h全文阅读| 嘟嘟嘟www在线观看免费高清| 四虎永久在线日韩精品观看| 国内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三区三区不卡|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久久国产免费福利永久| 日韩精品欧美视频|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爽| 精品1州区2区3区4区产品乱码|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国产精品人在线视| 黑人巨鞭大战丰满老妇|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jizz国产在线播放| 最新国产三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高清| 欧美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线精品| 波多野结衣四虎|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78 | 明星造梦一区二区|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欧美变态口味重另类在线视频| 再深点灬再大点灬舒服| 美女的尿口免费看软件| 国产乱偷国产偷高清| 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香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无码福利在线看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