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無名英雄有“家”了

      2021-04-05 15:3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浙江寧海萬人尋訪無名烈士墓、千人“結對認親”——

        無名英雄有“家”了

        光明日報記者 曾毅 光明日報通訊員 干杉杉

        “我們愿意當無名烈士的親人,每年都去祭奠他們,真正讓烈士他鄉變故鄉。”4月2日,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烈士陵園,志愿者們鄭重許下諾言。

        半個多月前,寧海發起“為無名烈士尋親”活動,招募志愿者尋訪散落在各處的無名烈士墓。一支“尋親隊”迅速集結,分赴鄉鎮村落,截至目前,已尋訪到5處墓葬,收集了20位無名烈士的事跡。隨著活動的深入,共有上萬名寧海人陸續加入“尋親隊”,千余人志愿加入“親人團”,一起尋訪英雄足跡、傳播英雄故事、守護烈士英魂。

         親歷者:不僅默默緬懷著,還傾其所有守護著

        寧海縣大佳何鎮大佳何村老街的一處廊檐下,總是坐著一位名叫馬能勝的90歲老人。只要路過的人與他耐心攀談上兩句,就會聽到一個驚心動魄的英雄故事。

        寧海解放前夕,解放軍一支小分隊乘坐的帆船因故擱淺在大佳何鎮的一處淺灘。天亮后,這支隊伍不幸遭遇了敵軍。這一仗從天亮打到了黃昏,直到戰士們彈盡糧絕后被俘。

        “他們被綁著押到了我們村的老街上,坐在臺階上緊緊挨著,身上不停地流著血。”馬能勝在老街住了一輩子,當年的情形歷歷在目。“一共8個人,有男有女,都是二十幾歲的年紀。”村民們不忍心,偷偷地給他們送吃送喝。后來,戰士們都被殺害了。他們的遺體被幾位好心村民葬在了溪邊樹林之中。40年后,鎮政府組織整理了這些遺骨,移到山上建墓立碑,供人憑吊。

        對馬能勝來說,這段經歷刻骨銘心。七十多年來,他總是對著后輩們嘮叨:“可惜啊,犧牲的戰士們沒有留下姓名,埋在了這里,遠方的家人該多難過,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直到半年前,本地的民俗研究者何曉道拜訪了他。

        “我從小到大無數次聽老人們講起這段故事。”何曉道花了半年時間,走訪了數個村莊,找到了30多位曾親歷這段歷史的老人,最后將故事寫進了文章中。

        3月下旬,寧海發起“為無名烈士尋親”活動,越來越多的親歷者浮出水面。人們發現,無數個日夜里,這群樸實的人不僅默默緬懷著,還傾其所有守護著。其中,就有胡陳鄉大賴村的96歲老黨員尤洪章。

        1951年7月,一伙土匪出沒在胡陳鄉附近。作為一名民兵,尤洪章也參與了那場戰斗。“我躲在草叢里,看到土匪經過,點了下人數,是44個。解放軍立馬發起了進攻,一直打到晚上。”尤洪章說,最后,解放軍打跑了土匪,把戰死的戰士抬下山安葬了。

        “他們都是為了村莊的和平犧牲的。”從那些戰士永遠留在大賴村的那一刻起,尤洪章就成了守墓人。每逢過年過節,他都不忘到墓地拔拔草。想起那些肩并肩的戰友,還會止不住地流淚。尤其是清明節,他會提前一個星期就打電話給在外經商的兒子,讓他帶著老婆孩子早點回來上山祭奠、獻上哀思。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段歷史,尤洪章不僅帶領著村民在這里祭掃,還當起了義務講解員。幾十年來,他向每一位來訪者講述解放軍戰士不屈不撓的革命故事。“有這么多人關心、愛護他們,他們在地下一定會有所安慰。”尤洪章說。

        傳承者:我們活著的人都是烈士的親人

        通往強蛟鎮峽山村革命烈士陵園的山路,王成恕已經走了五十多年。陵園中心有座墓穴,里面長眠著4位不知道姓名、年齡、籍貫的烈士。墓前矗立著一塊高約3米的赭紅色石碑,上面刻著百來字的碑文。這份碑文就是王成恕寫的。

        1968年,兩位熱心的峽山村村民帶頭,將以前犧牲在附近的無名烈士遺骸遷至此地集中合葬。作為村里為數不多的文化人、當時的村小校長,王成恕寫了碑文。從那之后,王成恕踏上了漫漫守護路。每逢清明,他都會帶著師生祭掃,年年不輟。

        從熱心村民到王成恕,再到村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歲月變遷中,守護這座墓已經成為整個峽山村的默契。1997年,考慮到石碑破舊,峽山人開始四處籌集資金修繕。鎮里的少先隊員每人每星期節約1元錢,半年時間就累積了9000多元;鎮里的機械廠、塑料廠和縣里的設備廠各自拿出了數千元……最后,這座陵園在大家的努力下修繕一新,被鎮政府命名為“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17年,寧海縣民政部門又撥款近10萬元,擴大了陵園。

        “最好的紀念就是傳承,讓烈士精神在人們的心中永遠活下來。”強蛟中心小學90后教師金雪葵說。2017年,她接過了王成恕的接力棒,成為每年清明祭掃無名烈士墓的主要組織者。現在,她又申請加入了“親人團”,帶領學生們守護這座墓地。“祭奠英烈忠魂、傳承紅色基因,能夠讓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將來通過自己的力量為社會作貢獻。”

        這些天,岔路鎮兆岸村村民王乘紅帶著志愿者奔波在寧海各個村莊,尋找無名烈士墓,搶救搜集烈士資料。“我一聽說要組建‘尋親隊’,立馬就報名了。”王乘紅激動地表示。來自軍人家庭的他做退伍老兵送溫暖活動已經有七八年。早年間,他就從一名退役軍人口中得知寧海埋葬著許多無名烈士。“戰爭時期,寧海就有上萬人投身戰場,目前全縣有名可查的烈士只有148人,無名烈士不計其數。有了‘尋親隊’,送他們回家的愿望說不定能夠實現!”

        峽山村、井欄村、小青村……“為無名烈士尋親”活動啟動半個多月來,志愿者先后踏遍10多個鄉鎮,共尋訪到5處墓葬,收集到20位無名烈士的事跡。

        志愿者還在峽山村烈士遺骨里發現了一枚刻著“孫范章”名字的私章,還有兩枚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的紀念章。“目前只有這一點點線索。”王乘紅說,未來的路很難,大部分烈士的身份很有可能找不到,但“尋親隊”不會放棄,除了實地尋找線索,還會借助網絡與全國各地的信息群進行實時分享。

        “烈士們的功績不會因他們無名而消失。”寧海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章偉銀說,寧海黨史學習教育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接下來將通過立碑、立傳、宣講等行動,把英雄事跡整理成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內容,成立革命故事宣講團,把無名英烈的事跡傳播到基層。“要讓人們知道,正因為有了這群人,才有后來者的幸福生活,我們活著的人都是他們的親人,寧海就是他們的家。”

        《光明日報》( 2021年04月05日 01版)

      [責任編輯:張亞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h网站| 曰批全过程免费视频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色视频线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自拍视频| а√天堂中文最新版地址|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 国产精品拍拍拍|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高潮|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拔播拔播华人永久免费|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精品| 欧美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最近中文字幕mv2018免费看| 亚洲国产精彩中文乱码av| 爱看精品福利视频观看| 免费吃奶摸下激烈免费视频| 美女扒开屁股给男人看无遮挡| 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播放|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性xxxfreexxxx性欧美| 九九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特黄特黄一级高清免费大片| 午夜男女爽爽影院网站| 老师让我她我爽了好久动漫|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 达达兔欧美午夜国产亚洲|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 黄在线观看在线播放720p| 国产拍拍拍无码视频免费| 五月开心激情网| 国产精品jizz在线观看网站| eeuss影院免费92242部| 嫩草影院在线入口| 一本加勒比hezyo东京re高清| 成人免费毛片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