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聚力補短板、強弱項,讓“三農”更強更美更富

      2021-03-19 13:21:00
      來源:作者: 蔣和勝 劉勝林 中國日報網
      字號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都明確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發展至今,我國城鎮化率超過了60%,以5G技術為標志的數字技術領先全球,可以說新型城鎮化、工業化、信息化均取得了長足進步,唯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存在明顯短板。到2035年,要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就必須聚力農業農村“補短板”、“強弱項”,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關于“三農”問題的“強、美、富”三大目標,2020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新提法是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從“農業強”到“農業高質高效”,從“農村美”到“鄉村宜居宜業”,從“農民富”到“農民富裕富足”,說明我國“十四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目標指向更加精準,發展內涵更加明晰,著力點更加聚焦。

        農業“高質高效”與糧食安全: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農業“高質高效”,是具有因果關系的“一體兩面”,即只有實現農業“高質”,才能實現農業“高效”。而要實現農業“高質”,就要實現現代農業產業、生產、經營三大體系的高質。

        首先,實現農業產業的高質,應以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背景下農業發展“穩底盤”地位更加凸顯為契機,以“特色化、規模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為方向,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為引擎,以優質農產品品牌打造為關鍵,以現代農業科技為支撐,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為市場提供綠色優質農產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實現農業生產的高質,應緊跟第四次工業革命浪潮,以“機械化、信息化、節水化”為目標,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加快建設智慧農業和數字鄉村,加快發展節水高效農業。

        最后,實現農業經營的高質,應以“組織化、機制化”為準繩,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合理有效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

        需要強調的是,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是產業“高質高效”的前提和基礎。

        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突出強調了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嚴禁耕地“非糧化”“非農化”現象。政府工作報告中則提到:“強化國家經濟安全保障,實施糧食、能源資源、金融安全戰略”。可以看出,對于如何保障糧食安全,國家的思路非常明確,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向單位耕地面積、向農業科學技術要更多糧食。“十四五”時期,高標準農田建設、育種技術創新或將成為農業工作重點。

        鄉村“宜居宜業”與鄉村建設:讓人才能干事、干成事

        經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幸福美麗鄉村建設、生態宜居鄉村建設等系列鄉村建設運動,我國廣大鄉村地區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毋庸諱言,與“虹吸能力”更強的城鎮相比,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活配套建設仍然滯后,公共服務水平不高,農民增收后勁不足。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就提出了“人是生產力中最革命、最活躍的因素”的鮮明觀點。因此,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必須要有勞動力愿意留在農村、流入農村。

        要做到這一點,鄉村建設首先要在“宜居”上發力,讓鄉村基礎設施更完備,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更均衡,城鄉收入更平等。“十四五”規劃中,首次提出鄉村建設行動,意味著國家將在鄉村“宜居”上發力,著力彌補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短板,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向實質公平發展。

        鄉村建設還要在“宜業”上發力。從長遠來看,要將人才長久留在鄉村、服務鄉村、繁榮鄉村,就必須厚植農業創新創業土壤,讓人才擁有能干事、干成事的平等機會。

        農民“富裕富足”與集體經濟:農民穩定增收的保障

        根據十九屆三中全會確立的2035年遠景目標,到2035年,我國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那么,如何讓農民實現“富裕富足”?

        我國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由工資性收入、轉移性收入、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構成。其中,工資性收入是農民收入主要來源,也就是外出務工收入。但未來,農民收入潛力應該在經營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

        要激活農民財產性收入的潛力,應該以土地和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為制度前提,“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民”(簡稱“三變”)為實施路徑,盤活集體經濟為關鍵。我國各地涌現出集體經濟發展的典范村,已經證明創新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民穩定增收的關鍵。

        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將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成為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基礎。

        (蔣和勝,四川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導、經濟研究所所長;劉勝林,成都文理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張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米奇777四色精品人人爽|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免费少妇荡乳情欲视频| 黄+色+性+人免费| 国产精品成年片在线观看| a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xxxx狂喷水喷水| 免费一级毛片无毒不卡| 美女扒开尿囗给男人玩的动图| 国产免费小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xxxx狂喷水喷水|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综合网| 99久久99这里只有免费费精品| 日本三级黄色网址|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草草|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真实的国产乱xxxx在线| 动漫美女人物被黄漫小说|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麻豆成91| peeasian人体| 巨龙征母全文王雪琴笔趣阁|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欧美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导航| 九九影视理伦片| 国产精品jvid在线观看| xvideos永久免费入口| 日本黄色动画片|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不卡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日韩欧美| 美女精品永久福利在线| 国产三级日产三级韩国三级|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国产美女视频网站|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 国内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美女高潮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