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書寫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的中國答卷——代表委員談科技創新

      2021-03-09 12:26: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兩會光明視角

        光明日報記者 張亞雄 崔興毅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十三五”以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決定性成就,科技實力明顯增強。

        航天事業捷報頻傳: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嫦娥五號首次完成我國月表采樣返回……

        科技成果應用加快:移動通信、新藥創制加速應用,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加速發展,關鍵元器件、基礎軟件研發應用取得積極進展……

        創新成果競相涌現:量子計算原型系統“九章”成功研制,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深潛,新一代可控核聚變研究裝置建成放電……

        一項項成就,彰顯我國科技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基礎研究領域怎樣才能實現突破?關鍵技術領域如何解決“卡脖子”問題?如何才能在前沿科技領域實現“換道超車”?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為進一步加快我國科技強國建設步伐匯聚力量。

        基礎領域:強化原始創新的技術積累

        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有委員提出,近年來我國雖然在量子信息等領域涌現出若干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成果,但也在部分關鍵領域存在“卡脖子”技術問題,究其根本還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

        “相對科學原發國家而言,我們的積累還不夠!敝袊茖W院院士、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長劉忠范委員指出,原始創新來自基礎研究,而我國真正特別關注基礎研究也就是過去二三十年的事,相對而言時間還比較短。真正的原始創新工作需要長期的積淀。這是我國目前創新成果較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以我所從事的通信行業為例,5G是關系數字經濟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技術,打牢基礎元器件、基礎工藝、關鍵基礎材料等基礎至關重要!敝袊撏óa品中心總經理張云勇委員表示,亟須在高端傳感器、人工智能、光通信器件、半導體和微電子等領域強化基礎研究積累,特別是企業、高校等創新主體要加強與國內外基礎領域科研交流與合作。

        原始創新非朝夕之功,需要久久為功。

        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基礎研究占全社會研發總經費的比重首次超過6%,“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對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增長了1倍?萍疾坎块L王志剛表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在物質科學、量子科學、納米科學、生命科學等方面都取得了一批重大原創成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健全穩定支持機制,大幅增加投入,中央本級基礎研究支出增長10.6%。

        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空學院教授王立峰代表看來,人才是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的關鍵,是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耙哟髮炐闱嗄耆瞬诺目蒲袉又С至Χ龋∪晟魄嗄耆瞬趴蒲匈Y助體系,加快提升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戰略視野、把握科學前沿和領導重大創新活動的能力,加快培養造就下一代科學家!

        “基礎前沿研究是講明天、將來的事,離不開創新主體的參與!奔讯伎萍技瘓F董事長劉偉委員深深感到,只有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創新驅動發展之路,企業創新的脈動才會澎湃強勁!斑@就需要加大原始積累和基礎研究投入,建議加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在非定向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鼓勵在科技領先企業參與基礎研究,更要保持耐心和定力,以更加包容的態度看待基礎研究的發展。”劉偉委員說。

        關鍵領域:打破亦步亦趨的路徑依賴

        近年來,我國在若干戰略必爭領域實現“后發先至”,關鍵核心“卡脖子”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疫情防控科研攻關讓科技界經歷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考”,更加凸顯了培育建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關鍵核心技術并非高不可攀!睆V州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王筱虹代表表示,我國擁有巨大的市場需求和強大制度優勢,只要我們繼續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堅定不移地走自主創新之路,就一定能夠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把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企業出榜、全球揭榜”“需求張榜、在線揭榜”“任務定榜、掛帥揭榜”……江蘇省科技廳廳長王秦代表表示,數據顯示,我國15.1%的領跑技術分布在江蘇,特別是納米科技、超級計算、生物醫藥、物聯網等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和重大產品創新水平位居國際前列。過去一年,面對突破“卡脖子”瓶頸的迫切需求,江蘇積極探索新型項目組織方式,取得較明顯成效。

        “卡脖子”技術多是綜合性技術,實現其突破需要系統性和綜合性的研發組織模式。在創新聯合體中,領軍企業必不可少。

        “黨的十九大后,習近平總書記首次赴基層考察,來到江蘇徐州,調研第一站就深入徐工集團。這讓我們倍感振奮!毙旃ぜ瘓F科技質量部部長閆麗娟代表告訴記者,徐工集團牢記囑托,強化自主創新,“十三五”期間所攻破的關鍵技術中,20%都是“卡脖子”技術,取得了如電控箱技術,包括超長臂的壽命設計技術等關鍵突破,取得國際專利81件,完成4項國際標準的制修訂,真正擁有了技術話語權。

        前沿領域:加快產業重構的“換道超車”

        如何讓科技成果有效落地,也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委員關心的事。他說,近年來,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在很多領域已跨入世界前列,在納米、化學、材料、量子等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論文數、被引用數、專利申請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核心技術短缺情況尚未根本改變。

        “主要原因是科技創新鏈不完整!壁w宇亮委員分析,科技創新鏈一般包括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產品開發等;A研究的科研論文發表、專利申請是高?蒲性核氖虑椋a品開發是產業企業的事情,“相比而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很薄弱,很多基礎研究成果無法轉化落地”。

        “要實現前沿領域的產業升級重構,我覺得關鍵的一點是要促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和新產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鼓勵其在不同產業和應用場景的先行先試,加快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眲ノ瘑T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委員建議,可以從政策層面鼓勵企業直接投入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利用企業較靈活的資助方式,激發創新活力。建議制定相關各方在成果轉讓、股權分配等多種形式下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機制,充分利用技術市場和資本市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5G技術是信息科技升級換代的創新引擎,是新基建引領新發展的戰略基礎。截至目前,我國建成并開通的5G基站已達71萬座,連接用戶數超過1.6億。但張云勇委員表示,當前5G應用推廣依然面臨著民生示范不足的問題,高鐵運輸就是這方面的典型案例。

        張云勇委員今年提交了一份關于5G上高鐵的提案,建議以北京為中心,圍繞京張、京雄等高鐵名片線路,實施5G高鐵“上車”方案,并進一步向京滬、京廣等重要高鐵運營線路復制推廣。“這需要盤活全球基礎科研資源,共同加大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攻關力度。”張云勇委員說。

        “要想在產業優勢領域精耕細作,搞出更多獨門絕技,就要支持本土科技企業的發展,推進核心設備和技術的國產化進程!睂Υ,劉偉委員建議,在科技創新場景應用領域進一步擴大內需,提高產業鏈的自主化水平。

        《光明日報》( 2021年03月09日 01版)

      [責任編輯:李丹]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二三四视频日本高清| 亚洲第一成年人网站| 久久亚洲sm情趣捆绑调教| xxxx日本黄色| 日韩av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男人女人真曰批视频大全免费观看| 啦啦啦手机在线中文观看| 麻豆波多野结衣| 国产福利拍拍拍| 80s国产成年女人毛片| 大地资源在线资源免费观看| 一区五十路在线中出|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观看app| 久久午夜福利电影| 日韩欧美色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再在线观看网站| 色九月亚洲综合网| 国产内射爽爽大片视频社区在线| jizz中文字幕|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欧美蜜桃臀在线观看一区| 人妻少妇精品中文字幕AV蜜桃| 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91网站在线看| 夜夜高潮夜夜爽夜夜爱爱| www.91av| 引诱亲女乱小说完整版18|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波霸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不卡老阿姨| 香蕉狠狠再啪线视频|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欧美黑人bbbbbbbbb|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 4444在线网站| 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97se色综合一区二区二区| 在线天堂中文新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