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中國臺灣網移動版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 丹心映紅六盤山——夜宿單家集探尋“紅色密碼”

      2021-02-11 16: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銀川2月10日電 題:丹心映紅六盤山——夜宿單家集探尋“紅色密碼”

        新華社記者任瑋

        夜幕降臨,六盤山腳下,喧鬧了一天的單家集漸漸安靜。

        村里一座年代久遠的農家小院送走最后一批參觀學習的游客,歸于一片漆黑。

        “嚓!”——劃一根火柴,點亮廂房炕桌上的油燈,土坯墻、炕上破舊的羊毛氈和遍布彈孔的破門板逐漸清晰起來。時光仿佛回到了80多年前的那個夜晚。

        還是這盞油燈,曾為一位特殊的“客人”點亮。

        這是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途經單家集時,與宗教人士促膝夜談的房屋(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1935年至1936年間,紅軍長征曾三次經過寧夏西吉縣興隆鎮的這個回族聚居村——單家集,在這里留下了不少紅色足跡和革命故事,“單家集夜話”就是其中之一。

        “‘單家集夜話’講的是1935年毛主席帶領中央紅軍經過這里,夜宿單家集的故事。”西吉縣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園講解員李靖說,當晚,毛主席與當地的一位宗教人士促膝夜談,他講解了黨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張,對方介紹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兩人相談甚歡,留下了“單家集夜話”的長征佳話。

        這段歷史在《中共寧夏黨史大事記》中也有記載:1935年10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陜甘支隊(中央紅軍)一縱隊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行動,當晚宿營于單家集,并參觀了清真寺。

        “毛主席就住在農戶張春德家。農戶想讓首長睡個好覺,把土炕燒得很熱,后來又怕炕太熱首長睡不慣,找了一副門板墊在羊毛氈下。”從小聽老人們講革命故事的單家集單南村黨支部書記單云,講起那段歷史熟稔于心。

        火熱的土炕代表了百姓對紅軍的一片熱誠之心。

        單家集單南村黨支部書記單云(右)介紹毛主席帶領中央紅軍途經單家集的歷史(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1942年出版的《紅軍長征記》中有一段單家集群眾迎接紅軍的描述,文中寫道:夾道群眾笑嘻嘻地提壺送水,迎面而來,向我們慰問說“同志們,今日走哪里來,辛苦了,喝開水”“你們是幫助窮漢謀利益的,喝點開水不要錢”。

        這樣熱烈歡迎的場景,換作一個多月前,還是另一番景象。1935年8月15日,由程子華任軍長、吳煥先任政委的紅二十五軍第一次來到單家集,看到的是一幅“跑紅軍”的場景——老百姓跑的跑、藏的藏,躲在家里關門閉戶,街道上冷冷清清。

        “那個年代老百姓常受國民黨軍隊和土匪征糧逼款,又恨又怕。一聽說紅軍要來,也不知是什么隊伍,村民們都怕得不行,有些人干脆跑進山里躲起來。”單云說。

        為了不驚擾村民,紅二十五軍不敲門、不進院,戰士們晚間就睡在街上。他們向百姓講黨和紅軍的政策、紀律,抗日救國的意義以及所經之處不拉夫、不收糧、不征款的政策和黨的民族團結、民族平等的方針,解除了群眾顧慮,穩定了人心。

        “紅二十五軍模范執行黨的民族政策和群眾紀律,戰士們在休整期間不僅把駐地院子和街頭巷尾打掃得干干凈凈,還幫老百姓挑水、看病。”李靖說,紅軍的言行贏得了百姓的信任和贊揚,他們盛贊紅軍是“仁義之師”。

        后來,紅二十五軍送給單家集村一塊錦匾,上書“回漢兄弟親如一家”。部隊離開時,村民們還在街旁擺上茶水、糕餅,為紅軍送行、帶路。

        “仁義之師”的良好印象,讓老百姓看到由毛澤東率領的中央紅軍時,熱情相待。從“跑紅軍”到“迎紅軍”的轉變,也成為民心所向的最好見證。

        在單家集,老一輩相傳的革命故事里總有這樣一句話:“這樣的隊伍是得民心的,將來要得天下呢!”

        這是群眾對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革命隊伍最樸素也最深刻的理解。

        

        這是1935年10月毛主席率領中央紅軍途經單家集時住宿的小院(1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這是1935年紅二十五軍送給單家集村的錦匾(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盧鷹 攝

        1935年8月到1936年10月底,西吉縣的多個鄉鎮留下了紅軍足跡,他們宣傳革命,發動群眾,擴紅建政,同各族群眾建立了無比深厚的情誼。他們不僅在這里播下紅色火種,還留下了致富“法寶”。

        興隆鎮副鎮長趙強介紹,紅軍途經興隆鎮時,教會了老百姓用特產馬鈴薯制作粉條。80多年來,當地群眾不斷傳承、改良技藝,以興隆鎮粉絲、粉條、粉皮為代表的“三粉”產業如今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春節前夕,恒盛工貿扶貧車間的“三粉”無菌生產線上,工人們正忙著趕工最后一批年貨訂單。“年前這陣子最忙,我們一天最多能掙200元,比平時多100多元。”單家集單北村建檔立卡戶馬海者說,在廠里打工,既有一份穩定的收入,又能照顧殘疾的丈夫和正在上學的孩子,她很滿意。

        大力推動草畜產業、特色喜涼蔬菜、“三粉”加工和商貿物流等產業發展,單家集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脫貧致富路。

        曾經的“旱碼頭”建起西北最大的村級活畜交易市場,目前年交易肉牛約20萬頭,交易額近40億元。2021年,村里還引進龍頭企業建設年屠宰量10萬頭的標準化屠宰場,做好肉牛分割加工、冷鏈物流等配套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

        “我們村的牛產業現在可‘牛氣’了!”單家集單南村村民單志義說,村民養牛、種青貯玉米、建腌草池、貸款買牛都有各種扶持政策,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攢勁”。

        歲月變遷中,單家集的農家小院作為毛主席夜宿舊址被很好地保留下來,門板上的20多處彈孔至今清晰可見。那是毛主席和紅軍離開單家集后,國民黨飛機投下的7枚炮彈爆炸留下的痕跡。

        這座普通而又不平凡的農家小院見證了一場跨越時空的傳承:80多年前,共產黨領導紅軍翻越長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此后中國革命從勝利走向勝利。

        80多年后,六盤山腳下,各級黨委和政府帶領各族群眾打贏脫貧攻堅戰,再次踐行了“為人民謀幸福”的未改初心。

      [責任編輯:王思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色福利小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哦哦哦用力视频在线观看| 黑人猛男大战俄罗斯白妞|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亲密爱人在线观看韩剧完整版免费| 被按摩的人妻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国产亚洲| 久久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精品一二三四区| 国产一级理论免费版| 黄色三级免费看| 国产欧美在线视频免费| jizzjizz视频| 桃花直播下载免费观看| 十九岁日本电影免费完整版观看| 被窝影院午夜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bt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 久久av高潮av无码av喷吹|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 一区二区三区内射美女毛片| 成全高清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欧美金发大战黑人wideo| 人妻蜜と1~4中文字幕月野定规| 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二区| 午夜老司机在线观看免费| 久草视频福利资源站| 日韩精品视频观看| 向日葵视频app免费下载| 久久久久久久久人体|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 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98 |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 |